潘玉琴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qū)人民醫(yī)院,青海 海東 810799)
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有不斷升高的趨勢,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重癥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是冠狀動脈缺氧、缺血造成的心肌壞死,嚴重者會導致休克、猝死等,很嚴重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患者搶救需要及時,搶救時間和搶救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能夠提高搶救效果,為了搶救時間能夠縮短,臨床上目前多采用的護理方式是全程優(yōu)化護理[1]?,F(xiàn)以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對象進行分析,探討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引入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所產(chǎn)生的效果,探究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的臨床意義,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來我院搶救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比組。其中,對比組男16例,女8例,年齡44~76歲,平均(59.19±3.91)歲,發(fā)病時間0.5~9 h,平均(4.31±0.41)h;研究組男17例,女7例,年齡43~77歲,p平均(59.69±3.31)歲,發(fā)病時間0.5~8 h,平均(4.17±0.29)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比組采用常規(guī)急診護理干預;研究組則采用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1.2.1 常規(guī)急救護理方法
常規(guī)護理方法包括開通綠色通道、急救前評估(完成要求在2 min內)、無固定模式急診搶救、建立靜脈通路、化驗血液樣本、急診時常規(guī)護理干預等。
1.2.2 全程優(yōu)化護理方法
首先患者的接診措施應當優(yōu)化,在患者轉運過程中現(xiàn)場急救人員應定時把患者的急救車當前位置和病情變化報告給急診值班室,根據(jù)急救車位置分診護理人員需要提前2 min就位,對患者進行轉運時需要聽見急救車警笛聲時就要立即將平車推到急救中心門前,并且需要快速將其轉移到搶救室或急診室內。如患者是自行前往就醫(yī)或在家屬帶領時也應該立即用平車將患者推往相應科室,同時需要委派一名護理人員通知醫(yī)生進行急救[2]。
其次,如果患者顯示較為嚴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病癥,此時需要先將患者轉移到急診室內診斷病情,對患者呼吸、面色進行觀察要求在30 s內,并詢問患者的基本資料包含胸痛程度、服藥種類、服藥時間、以及既往病史等,然后為患者開展心電圖檢查要求在30 s內,不需要等待醫(yī)生下達心電圖檢查的指令,并初步判斷患者的病情要求在最短時間內。
第三,初步評估好病情結束之后,進行檢查應采用參與者、確定手術時間、手術方向、手術責任的制度。在患者進入急救室必須提供氧氣護理并且在2 min內,并測定患者的血氧濃度和血壓且在3 min內,需建立靜脈通路在5 min內,由另外一名護理人員在這一過程中同時為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測,供醫(yī)生判斷病情。介入治療急救是急性心肌梗死所采取的一般方式,進行穿刺選擇的是右側股動脈,在左側上肢靜脈建立靜脈通路。如果患者在此時出現(xiàn)心力衰竭情況,護理人員必須開展心肺復蘇在患者右側,并給氧采用氣管插管,保障患者的供氧[3]。
第四,在搶救患者結束后,需要進行交接,要通知重癥監(jiān)護室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在知情同意書上需要由家屬簽字,必須由雙方護理人員共同在轉接手續(xù)上簽字?;颊叩念^部在轉移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好,頭部兩側可用雙手扶持,患者的呼吸、面色變化需要密切觀察,不可產(chǎn)生顛簸、穩(wěn)定是推動平床時所要注意的事項。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急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比組,同時心肌梗死復發(fā)率研究組為8.33%(2/24)、對比組20.83%(5/24),兩者相比較,研究組明顯低于對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急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表(±s)
表1 兩組患者急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表(±s)
小組名稱 n 急救時間(min) 住院時間(d)研究組 24 40.06±5.41 9.88±2.13對比組 24 65.69±7.41 12.71±2.52 P值 - 0.0000 0.0000 t值 - 19.7119 5.958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病后搶救時間是最寶貴的,延誤每分每秒都會嚴重的影響其急救效果,因此爭分奪秒是搶救工作所必須的。優(yōu)先搶救、綠色通道雖然傳統(tǒng)的急救護理也采取,但仍然消耗較長的時間。而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處理是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原有時間基礎上進行的,在急救中心門口必須有接診護理人員等候急救車,在患者到達的同時將其轉運到急救室或急診室內,搶救前病情評估對于病情較重患者應控制總時間1 min以內,最長不得超過80 s?;颊咴谶M入急救室內后,還需要的一些手段是立即開展給氧、建立靜脈通路、介入治療等手段,這樣患者的生命健康才能夠進一步保證[4]。
[1] 李 穎,藺 蘭.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3):252-253.
[2] 董琴娟.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14(18):108-109.
[3] 楊兆華.觀察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實施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30(17):125-126.
[4] 張連榮,劉 娟,等.情景模擬定位協(xié)助搶救心跳呼吸驟?;颊叩难芯縖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1):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