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君
[摘 要] 德育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和靈魂。當前在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引導學生做人、如何面對和教育問題學生、如何處理好學習與手機的關系等問題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面對的。學校手機風波隨處可見,高中生使用手機利弊相間。一方面,手機可以作為溝通交流的工具和學生學習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很容易讓學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負面引導,從而對他們的學習和思想產生不良的影響。
[關鍵詞] 手機;高中教育;教育策略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長期修煉和提高,教育更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真誠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只有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果教育方式不當,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一、學校手機使用現(xiàn)狀
小崔是高二文科班學生。她在高一時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不認真。進入高二,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她特別喜歡玩手機游戲,我沒收過她三部手機。我和她談過心,當提到她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帶病打工時,小崔同學不禁潸然淚下。她告訴我她要徹底告別手機,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父母和社會。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了她,并和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幾天后,我無意中又發(fā)現(xiàn)她在宿舍里偷偷地玩手機。
其實,像小崔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問題學生是教育教學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特殊情況。我校大多數(shù)學生長于農村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且忙于農活和打工,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受到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該生自控力比較差,沉迷于手機游戲,其后來的叛逆行為是進入青春期的一種表現(xiàn)。作為負責任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國許多學校都不允許學生在校內攜帶手機。在初次發(fā)現(xiàn)學生的手機時,就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妥善處理。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問清手機的來源以及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向家長講明學校的規(guī)定,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老師主動進行真誠的溝通和交流,而不能簡單地一收了事。
二、精化教育方式
1.了解學生個性,走進學生內心
高中生好多是獨生子女,由于各自的家庭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自身素質等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行為必須具有差異性和針對性,堅決不能搞千篇一律的“一刀切”。在平時要多觀察多交流,詳細掌握學生的個性,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當前,學生“手機成癮”問題有其深刻而復雜的社會原因,單純簡單地進行“沒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反而會激化矛盾。
2.堅持循序漸進,修煉育人藝術
教育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在師生的地位平等的前提下才能產生最大教育效果。在這次事件中,我深感自己教育的藝術性還很欠缺,處理問題簡單化,遇到問題不夠冷靜,讓自己陷入沒有退路的尷尬境地。教育是一門塑造人的藝術,不能急功近利,更需要耐心、持久和方法。對學生表現(xiàn)的反復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學生的教育轉化要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
3.堅持謹言慎行,做學生良師益友
高中生的心智還不夠完善和成熟,這就要求教師起到一個正確引導的作用,以身作則,兌現(xiàn)承諾,不能開空頭支票,更不能失信于學生,要樹立教師的威信。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主動親近學生,真正走進學生心里。
三、優(yōu)化教育策略
1.正面疏導
教師主動俯下身子承認錯誤,經常主動與學生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細致地和學生討論和交流,增強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樣,教師由被動處理變?yōu)橹鲃咏涣?,學生從反感叛逆變?yōu)槔硇院妥允?,原先緊張激烈的師生關系逐漸變得和諧融洽。
2.正面激勵
高中生大多處于后青春期,喜歡表現(xiàn)并渴望自己被教師和同學認可。教師應該因勢利導,多看到學生的長處,對于學生表現(xiàn)出的閃光點應該及時地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己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從而達到激勵和引導的目的。
3.心理減壓
在班級營造和諧寬松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4.合力幫扶
通過家訪互通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增進互信。同宿舍的舍友和小組同學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共同進步。
教師積極引導,談心幫助,正面激勵,同伴互助監(jiān)督,真正與學生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手機只是幫助自己學習的工具而非玩具,學生“玩”手機現(xiàn)象就會大為減少。
參考文獻:
[1]秦朝倫.淺析當前高中德育困境及其解決方案——兼論如何豐厚高中德育教育土壤[J].學理論,2013(5):245-246.
[2]劉瓊蔚.高中生校園手機使用現(xiàn)狀及管理對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甘肅永昌縣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