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飛
2018年是智能電動汽車開始量產上市的一年,在蔚來ES8宣布量產后,奇點汽車iS6也進入上市量產倒計時。最近,《汽車周刊》智媒體獨家探訪奇點汽車總部,與創(chuàng)始人沈海寅面對面深入交流,沈海寅放言iS6是50萬的品質,100萬的智能系統(tǒng),但是價格在20萬與30萬之間。
《汽車周刊》獲悉,奇點汽車位于總部的體驗店即將開業(yè),iS6也將在2018年年初宣布上市量產,奇點汽車還將推出兩款新車型,兩款新車可能在安徽銅陵基地量產,于2019年上市。
2018年進入實質銷售階段
《汽車周刊》:iS6即將上市,目前做了哪些準備?
沈海寅:在此之前,我們主要任務是研發(fā),2018年奇點汽車即將進入實質銷售階段,要建銷售渠道,建好銷售團隊,陸續(xù)會有一些體驗店的開業(yè)。
目前,總部樓下體驗店也基本裝修完工,很快就會開業(yè),2018年要在各地建體驗店,目標大概是十幾家,主要是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iS6已有1萬左右預訂
《汽車周刊》:明年iS6是否能在新工廠量產?
沈海寅:安徽基地完工預計在2018年底,安裝設備調試好預計在2019年。我們的第一輛車iS6不會在安徽工廠生產,而是找了一個合作伙伴代工。那么,安徽工廠生產的將是第二輛車。安徽工廠產能設計分兩期,第一期是5萬輛,第二期是15萬輛。
《汽車周刊》:目前的預訂情況如何?
沈海寅:2017年4月,我們做了一次發(fā)布,在發(fā)布會與上海車展之間,開放了一次預售,當時有接近1萬個訂單,可見大家對我們的產品本身很有信心。這一萬個訂單,大部分的陌生客流,我認為主要是出于對我們這款車的喜歡和認可,被我們這款車所吸引。
50萬的配置,100萬的智能系統(tǒng)
《汽車周刊》:奇點iS6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沈海寅:用一句話總結,我認為奇點iS6是20多萬的價格,50萬的配置,100萬的智能系統(tǒng)。
《汽車周刊》:為什么這么說?
沈海寅:奇點是全新智能架構。智能汽車與傳統(tǒng)汽車的區(qū)別就好比是智能手機與功能手機的區(qū)別。傳統(tǒng)汽車都是功能汽車,所有功能都定義好了,研發(fā)后上市,用戶是沒有任何機會來增加功能的。
智能汽車本身就是一個平臺,我們稱之為可成長的汽車。汽車硬件足夠完善,汽車交付給用戶之后,可以通過軟件的升級來增加更豐富的功能。普通的車有20個功能,我們的汽車可能有200個。比如雨量傳感器,傳統(tǒng)汽車為雨刮服務,而智能汽車可以傳遞到車窗實現(xiàn)自動關窗,傳遞到導航可以改變路徑,避開立交積水路段。比如剎車踏板,當我們踩下的時候,傳統(tǒng)汽車的剎車輸出率是唯一的,當智能汽車和剎車系統(tǒng)的供應商合作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給出三個參數(shù)曲線,晴天一個、小雨一個、暴雨一個,會使行駛更安全。
奇點汽車采用了英偉達的最新自動芯片NVIDIA?DRIVE?PX2,配備8顆攝像頭(1顆雙目)、12顆超聲波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1個激光雷達預留位,屬于當前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其計算能力均達到了L3和L4之間的水平。
奇點是一輛懂你的智能車。當你登錄自己的ID后,你所有的駕駛習慣與數(shù)據(jù)都會存儲在云服務器上,當你換另外一輛奇點汽車,用你的ID登錄上去,這輛車就會按你的習慣來設置溫度、座椅、音樂等。
比如晚上開車,好一點的車有隨動轉向的功能,方向盤轉的時候燈也能轉向,如果這時突然出現(xiàn)一個障礙物,人的反應可能來不及,最好的辦法是在方向盤轉的前兩秒鐘,大燈就已經轉了,這樣可以提前發(fā)現(xiàn)障礙物。傳統(tǒng)汽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我們車可以做到,在開導航的時候,根據(jù)行駛的速度可以計算出轉向的時間,提前兩秒提前照亮拐彎的路段,來提高行駛的安全性。
奇點是一輛注重細節(jié)與人性化設計的智能車。我本人在日本生活10多年,日本制造注重細節(jié)與人性化會慢慢滲入到思維模式當中去。
現(xiàn)在車型更新?lián)Q代很快,有的人可能兩三年就換一輛車,我們要保證iS6至少5年內不過時,可以擴展其他的應用。比如我們車上有12個USB的接口,給用戶留出更多可擴展的空間,甚至我們在行李架上都有USB接口,未來用戶可以在上面裝一個外置攝像頭,可以用來錄像,也可以安裝無人機的平臺,我不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除了可以軟件升級之外,給硬件也留下可擴展的空間。
比如我們采用了對開門的設計,早期的汽車都是對開門,被稱為死亡門,有鎖不住的時候,有磕著別的汽車的時候,現(xiàn)在鎖的技術、雷達技術能克服原來的缺點,優(yōu)點可以更好地展示出來。用對開門,用戶在安置小孩座椅或者放東西的時候比原來更順更舒服。
做為一個互聯(lián)網人跨界來造車,我們最大的特點是真正用心去了解用戶,從用戶角度去思考問題,在造車之前,我們去看用戶吐槽點,比如對一般的開門是直角會刮到衣服,我們就將直角做成曲線,其實很容易做到。
在時間、創(chuàng)新與成本中找平衡
《汽車周刊》:從互聯(lián)網轉戰(zhàn)汽車,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
沈海寅:造車對我的挑戰(zhàn)是不得不放棄很多東西。我們原來設想出理想的車有很多創(chuàng)新,因為時間、技術、成本上的各種考量,必須有一些取舍。如果退讓太多,和別的車的差異化就變小了,車會變的很中庸,我們希望能給用戶更多的個性化服務,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成本方面,比如4000人團隊與400人團隊相比,就是十倍的成本差距;比如零部件成本,比如有的用全鋁車身,工藝非常復雜,成本高。我們采用“上鋼下鋁”結構,該用鋼的時候用鋼,該用鋁的時候用鋁,該用炭纖維的時候通炭纖維,這樣既能打到我們設計目標,又能減低成本。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最重要
《汽車周刊》:iS6與ES8車型大小差不多,但是價格剛好錯開,您如何看待兩家的關系?
沈海寅:iS6與ES8不是競爭對手,奇點與蔚來至少在今天不是競爭關系。今天電動車的市場才年產70萬輛,我們不是分這70萬輛中的份額,而是如何將70萬輛的市場擴充到1000萬輛。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我們需要跑贏整個大勢,如果某一年整個新能源汽車增長70%,我們一定要超過70%的增長率。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最重要。過去20年,投房產的話,無論你買誰家房子,都會升值。我們和蔚來屬于較早的進入者,雙方都大有可為。
新的車型有兩款
《汽車周刊》:目前資金情況如何?對于下一步融資有什么樣的考慮?
沈海寅:目前我們的現(xiàn)金流很充裕。造車的成本主要在研發(fā)、工廠。我們重點主打一款,順序研發(fā),最大限度利用供應商的資源,可以節(jié)約很多研發(fā)費用。2018年汽車量產,會有現(xiàn)金流回來,資金不是問題。
目前來看,投資機構對我們很認可,畢竟將車造出來并提上量產的日程的企業(yè)不多,我們融資重點考慮在合適的階段來推進。
《汽車周刊》:在iS6上市后,是否有新的車型會推出?
沈海寅:我們會有兩款車型推出,計劃在安徽銅陵基地投產,其中一款在價格上會比iS6實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