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雙紅
(西安一四一醫(yī)院內四科,陜西 西安 710089)
臨床研究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臨床研究
趙雙紅
(西安一四一醫(yī)院內四科,陜西 西安 71008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特點。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分析。結果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長,收縮壓更高、尿蛋白量更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比例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正確區(qū)分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對臨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糖尿病腎??;診斷;臨床研究
根據我國大型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為10.8%,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仍在不斷升高。而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趨勢。2010年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關系密切,且相互影響。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發(fā)生風險增加2.6倍。在發(fā)達國家,糖尿病已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病因,美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年齡>20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39.7%合并慢性腎臟病。在我國住院患者糖尿病回顧性研究表明,有52.25%的患者合并腎臟損害。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腎臟病理具有較大的異質性,在臨床工作中,具體可分為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兩種。兩者的發(fā)病機制截然不同,故在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方面亦有一定差異,在治療方案的制定上,更有原則性的不同。
正確區(qū)分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的不同類型,不僅有利于幫助我們對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腎活檢指針的把握,更加能規(guī)范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診療工作,改善該類患者的臨床預后?,F就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51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分析。
1.1 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確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排除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已接受腎替代治療的患者。
1.2 臨床資料 收集患者一般情況,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性別、年齡、BMI、糖尿病病程、血壓、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清白蛋白、血脂、尿潛血、尿蛋白定量等情況,腎小球濾過率根據國際通用MDRD公式計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由眼科醫(yī)師會診查看眼底鏡確診。
1.3 病理資料 糖腎組患者病理表現主要為結節(jié)樣腎小球硬化,可見k-w結節(jié),非糖腎組患者病理資料見表1。(所有病理資料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西京醫(yī)院/唐都醫(yī)院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共有51例患者入組研究。其中糖尿病腎病患者為20例,非糖尿病腎病患者為30例,復雜性病變患者1例。在所有研究對象中,男性為32例,占總數的62.7%。平均年齡(歲):(50.8±15.2)(30-74)。平均BMI:(24.1±3.2)kg/m2,糖尿病病程(月):(90.2±42.5)(12-144)。平均糖化血紅蛋白(%):(8.4±2.1)。
2.2 臨床指標 糖尿病腎病組與非糖尿病腎病組在性別、年齡、BMI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非糖尿病腎病組比較,糖尿病腎病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長,收縮壓更高,尿蛋白量更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比例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非糖尿病腎病組中,尿潛血比例更高。在糖化血紅蛋白、血紅蛋白、血脂、血清白蛋白、eGFR等方面,兩組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2)。
表1 非糖腎組和復雜性病變患者腎病理比較
表2 糖尿病腎病與非糖尿病腎病組臨床指標的比較(Mean±SD)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在臨床上越來越多見,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在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及預后方面均有本質的差異,正確區(qū)分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對臨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1]。在既往文獻[2,3]報道中,非糖尿病腎病在所有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中檢出率為8%-81%不等。
在本研究中,非糖尿病腎病的患病率為58.8%,所得結論與既往文獻報道基本一致。在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時間更長,尿蛋白定量更高,這與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有關。我們知道,糖尿病腎病的演變是由微量白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直至腎功異常、腎功衰竭的變化過程。而蛋白尿的產生與腎小球濾過率有直接關系。
在非糖尿病腎病中,包括腎小球疾病和非腎小球疾病,故此分析由于非腎小球疾病的參與影響,導致非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較糖尿病腎病患者更低。結合本研究結果,分析在臨床工作中,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單純大量蛋白尿,或以大量蛋白尿伴隨腎小球濾過率減低的情況較非糖尿病腎病患者更高。同時根據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的機理推測,單純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而不伴有尿蛋白的情況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較少發(fā)生。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腎病同為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重要表現。在既往的大多數觀點中,認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糖尿病腎病的篩查和診斷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
在本研究的結果中,我們亦看到在糖尿病腎病組較非糖尿病腎病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例數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仍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并非是完全相關的,也就是說,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并不都一定合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在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也并不一定都能診斷為糖尿病腎病。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我們認為除了腎活檢資料外,仍有很多臨床指標對非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例如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我們仍建議患者積極進行腎活檢病理檢查:(1)2型糖尿病病史時間短(不足5年);(2)不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3)合并有尿潛血陽性;(4)腎功能進展較快;(5)有其他腎損害的系統(tǒng)表現證據。
[1]楊枝, 肖魏華, 王麗娜, 等.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慢性腎臟病相關因素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5(8): 893-897.
[2]林秀雯. 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慢性腎臟疾病的危險因素分析[J]. 臨床醫(yī)學, 2016, 36(3): 9-11.
[3]貢明賢, 莫英曼, 彭杰. 2型糖尿病病人腎病危險因素分析[J]. 貴州醫(yī)藥, 2005, 29(5): 4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