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英 ,賈 悅 ,戴莉敏 ,劉 媛
(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 a.內(nèi)分泌科;b.護理部,江蘇 鎮(zhèn)江 212001)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空巢化的加速[1],近年來多項研究顯示空巢家庭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粘怖夏晏悄虿』颊哂捎诓慌c子女同住或缺少親人的監(jiān)督和提醒,不能有效地遵循醫(yī)囑,依從性差,容易錯服或漏服藥物;不能正確注射胰島素;不能規(guī)范飲食、運動治療及定期監(jiān)測血糖,造成自我管理行為降低,院外的血糖控制情況不理想。如何提高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能力已成為近年來國內(nèi)外專家和學者研究的重點。目前,國內(nèi)對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關注和研究大多集中在對患者的院內(nèi)教育及其社區(qū)的延續(xù)性護理,而忽略了評估過渡期患者的知識需求、能力和掌握程度?;仞伣虒W是通過讓患者用自己的語言復述醫(yī)護人員教育的內(nèi)容,以評估其理解能力、動手能力的教學策略[2]。過渡期護理是指患者處于疾病診療和康復階段,護士為確保過渡期間護理工作的延續(xù)與協(xié)調(diào)而采取相應的護理行為[3]。健康賦權是通過開發(fā)和利用患者能力與知識,培養(yǎng)信心,提升自我意識感和自我效能感,從而控制疾病、管理生活和促進健康的過程[4]。本研究探討回饋教學對過渡期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為進一步提高出院后患者健康行為的依從性及改善生活質(zhì)量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某三級甲等醫(yī)院治療的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WHO診斷標準[5];(2)年齡>60 歲,住院時間≥10 d;(3)獨居或夫婦共同居住、無子女或子女看望頻率≤1次/周;(4)知情同意參加研究;(5)愿意接受隨訪和配合回饋教育;(6)能進行正常語言交流,獨立回答調(diào)查員的詢問。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的軀體性疾病,如腦卒中、心肌梗死、惡性腫瘤等;(2)語言表達不清者;(3)患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4)存在智力及認知障礙;(5)不合作者;(6)入選前參加其他臨床試驗可能影響試驗結果者。根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選取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186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94例與對照組92例。對照組男32例,女60 例;年齡(66.52±5.4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或中專16例,大專21例,本科及以上40例;婚姻狀況:未婚6例,已婚78例,其他(分居、離婚、喪偶)8例;居住情況:獨居52例,與配偶共同居住40例;家人看望頻率:每周1次10例,半月1次21例,每月1次19例,1月以上42例;出院治療方案:飲食運動治療32例,飲食運動+口服藥治療25例,飲食運動+口服藥+胰島素治療35例。觀察組男 30 例,女 64 例;年齡(64.63±4.3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或中專18例,大專15例,本科及以上41例;婚姻狀況:未婚4例,已婚82例,其他(分居、離婚、喪偶)8例;居住情況:獨居56例,與配偶共同居住38例;家人看望頻率:每周1次15例,半月1次19例,每月1次20例,1月以上40例;出院治療方案:飲食運動治療30例,飲食運動+口服藥治療32例,飲食運動+口服藥+胰島素治療32例。2組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居住情況、家人看望頻率及治療方案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糖尿病常規(guī)健康教育,住院期間周一至周五下午14:00-15:00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授課與咨詢指導,每次10~15 min。內(nèi)容主要包括糖尿病飲食、運動、降糖藥物、并發(fā)癥的監(jiān)測、下肢血管病變和糖尿病足等相關知識;授課結束后播放糖尿病廚房小灶、健康運動操、胰島素注射、血糖監(jiān)測流程等小視頻。出院時予常規(guī)出院指導。
1.2.2 觀察組 在糖尿病常規(guī)健康教育基礎上,基于回饋教學理論的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方法如下。
1.2.2.1 成立醫(yī)護協(xié)作團隊 醫(yī)護協(xié)作團隊共有成員8名,包括:糖尿病專科護士4名,內(nèi)分泌科主管醫(yī)生2名,營養(yǎng)師1名,心理咨詢師1名。主要職責:糖尿病專科護士負責觀察組過渡期回饋教學干預、評估和問卷、量表的調(diào)查;制作回饋教學手冊;提供家訪和電話隨訪;負責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主管醫(yī)生、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擔任過渡期回饋教學的顧問;參與回饋教學干預和護理評估;負責回饋教學手冊審核及執(zhí)行監(jiān)督;提供復診、營養(yǎng)和心理支持指導。醫(yī)護協(xié)作團隊成員均經(jīng)過回饋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及技巧的培訓。在研究過程中,糖尿病??谱o士為專職護士獨立于病房排班之外,能確保有時間和精力完成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過渡期回饋教學干預和跟蹤隨訪管理。
1.2.2.2 制作自我管理手冊 糖尿病??谱o士根據(j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點制作了圖文并茂的 《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回饋教學自我管理手冊》,手冊分成3個部分,第1部分是卡通圖片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運動、藥物、并發(fā)癥預防、胰島素注射、血糖監(jiān)測等健康教育處方,供患者查閱。第2部分是以文字為主的自我管理日記。日記內(nèi)容為:血糖、血壓、血脂、體質(zhì)量指數(shù)等指標的監(jiān)測時間及數(shù)值;藥物名稱、劑量及方法;進餐時間、飲食種類及量;運動時間、方式及強度;睡眠、情緒狀況等。第3部分是醫(yī)護人員需記錄的回饋教學內(nèi)容,分別是患者具體目標、回饋情況、現(xiàn)存問題、評價效果等。
1.2.2.3 回饋教學干預方法 醫(yī)護協(xié)作團隊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以回饋教學理論為指導,擬定患者健康賦權干預方案,出院前1周實施過渡期干預措施。具體步驟包括:(1)評估教育,對患者居家自護知識和態(tài)度、依從性及實際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及問卷、量表的調(diào)查,通過客觀系統(tǒng)的資料收集,確認患者存在問題及影響因素,制訂個體化教學目標和具體計劃。糖尿病??谱o士根據(jù)計劃講解和演示糖尿病居家自護知識,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給予詳盡解答,幫助患者制定居家的飲食運動護理目標,并告知其意義和重要性。(2)信息回饋,糖尿病專科護士對教育內(nèi)容針對性提問,請患者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糖尿病飲食、運動等相關知識,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演示胰島素注射、血糖監(jiān)測流程,如:出院后您的糖尿病飲食安排;胰島素注射的部位及輪換方法等。對患者回答演示正確的給予肯定和鼓勵;對患者回答或演示有誤差時,及時給予面對面、手把手的糾正,耐心分析直至患者理解,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自我照護的能力。(3)效果評價,出院前1 d進行一對一交流,聽取患者想法,關注患者境況,如家庭關系、疾病病程等,給予心理上的鼓舞和支持,激發(fā)其自信、肯定自我賦權的能力。再次評估患者復述健康知識的正確性和健康技能掌握程度,將出現(xiàn)的問題記錄在《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回饋教育手冊》上,作為下次跟蹤隨訪的重點,并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共同制定出院后的健康目標;登記的聯(lián)絡方式,并關注糖尿病甜蜜護航微信公眾號,告知參與回饋教學干預的專職護士及責任醫(yī)生的多種聯(lián)系途徑。(4)跟蹤管理,患者出院后1周內(nèi)糖尿病??谱o士進行電話隨訪,重點詢問疾病的恢復情況、解答患者疑問、提醒門診隨訪時間,每次5~10 min;出院后3個月時進行一對一門診隨訪,隨訪時評估患者血糖、血壓、血脂、體質(zhì)量指數(shù)等指標及用藥依從性、堅持運動、堅持科學飲食等認知情況,并對自我行為改變進行評價,每次20~30 min。根據(jù)評估結果與患者共同制訂下一步自我管理方案和預約下一次隨訪時間。
1.2.3 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與干預3個月時評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賦權狀況,并記錄血糖代謝指標。
1.2.3.1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動問卷(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 由 Toobert等[6]針對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編制。內(nèi)容包括:飲食自我管理、運動自我管理、遵醫(yī)囑用藥、自我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及吸煙情況6個維度,共13個條目,除最后1項吸煙條目外,主要詢問患者在過去7 d內(nèi)從事以上活動的天數(shù),并以此天數(shù)作為該條目的分數(shù)。計算每個維度條目的平均分作為該維度的得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越好??偟梅肿罡叻譃?5分,單項最高分為7分。評價標準:總分>23分,單項>5.6分為好;總分 17~23分,單項 5.6~4.2 分為一般;總分<17分,單項<4.2分為差。而吸煙維度則統(tǒng)計吸煙人數(shù)及每日吸煙量,不計算得分。孫勝男等[7]將該量表進行漢化,并請專家對漢化后的量表進行評定,內(nèi)容效度指數(shù)為1.000,本研究中測得量表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52。
1.2.3.2 糖尿病賦權過程量表 (Chinese Diabetes Empowerment Process Scale,C-DEPS) 由臺灣學者Chen[8]在糖尿病賦權增能量表(Diabetes Empowerment Scale)以及糖尿病賦權增能量表的簡化版(Diabetes Empowerment Scale-SF)的基礎上,進行翻譯修訂而成的糖尿病賦權過程量表。從互動參與、提升意識、提供信息和開放式交流4個方面來測量衛(wèi)生保健者對患者賦權以及與患者互動合作的過程。該量表共包括信念和態(tài)度(6個條目)、知識和能力(7個條目)、支持和資源(5個條目)、行動和表現(xiàn)(4個條目)等4個因子共22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從“完全知道、部分知道、有點知道、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分別計5~1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賦權能力越強。本研究中測得該量表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59。
1.2.3.3 血糖代謝指標 分別于患者干預前和干預3個月時門診復診時抽取患者靜脈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eose,F(xiàn)BG)、餐后 2 h 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及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進行檢測并記錄。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較 干預前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飲食自我管理、運動自我管理、遵醫(yī)囑用藥、自我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較(±S,分)
表1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較(±S,分)
飲食自我管理 運動自我管理 自我血糖監(jiān)測 足部護理 遵醫(yī)囑服藥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 9 4 1 7.0 1±3.2 1 2 3.1 5±3.0 1 1 2.2 3±3.6 5 1 5.3 7±3.0 6 1 2.1 4±2.0 7 1 7.0 8±1.6 7 1 3.1 6±4.2 5 1 8.7 6±3.2 7 1 6.0 5±4.3 3 1 9.0 5±1.2 3對照組 9 2 1 6.2 6±2.2 8 1 8.1 4±2.3 2 1 2.2 6±3.1 0 1 3.3 2±3.1 0 1 2.6 3±1.4 3 1 1.4 5±2.4 3 1 4.0 2±2.1 9 1 6.2 2±2.3 4 1 6.1 8±3.2 7 1 7.4 8±2.2 7 t 1.8 3 4 1 2.7 3 0 0.0 6 0 4.5 3 9 1.8 7 4 1 8.3 7 7 1.7 4 0 6.0 8 1 0.2 3 1 5.8 8 1 P 0.0 6 8 <0.0 0 1 0.9 5 2 <0.0 0 1 0.0 6 2 <0.0 0 1 0.0 8 4 <0.0 0 1 0.8 1 8 <0.0 0 1分組 n
2.2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賦權的比較 干預前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賦權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健康賦權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賦權得分的比較(±S,分)
表2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賦權得分的比較(±S,分)
信念和態(tài)度 知識和能力 支持和資源 行動和表現(xiàn) 健康賦權總分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 9 4 1 0.3 8±4.1 3 2 2.2 0±2.3 6 1 1.2 8±4.2 3 2 4.3 6±3.0 5 9.2 6±2.4 1 1 9.0 8±1.2 6 8.9 4±5.0 1 1 6.0 5±2.6 1 4 3.7 5±1 0.7 3 9 2.0 5±1 1.2 3對照組 9 2 1 0.8 5±2.5 7 1 4.5 2±2.3 2 1 1.3 2±5.1 7 1 9.3 8±4.0 1 9.1 1±2.6 7 1 7.6 8±3.2 6 9.0 8±4.4 5 1 1.1 5±3.6 2 4 4.1 8±1 2.4 2 6 7.4 8±1 2.2 7 t 0.9 3 0 2 2.3 7 6 0.1 0 1 9.5 1 8 0.4 0 2 3.8 7 8 0.2 0 1 1 0.5 7 0 0.2 5 3 1 4.2 5 1 P 0.3 5 4 <0.0 0 1 0.9 2 0 <0.0 0 1 0.6 8 8 <0.0 0 1 0.8 4 1 <0.0 0 1 0.8 0 1 <0.0 0 1分組 n
2.3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的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對照組(P<0.01),糖化血紅蛋白值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3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的比較(±S)
表3 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的比較(±S)
空腹血糖(m m o l/L) 餐后2 h血糖(m m o l/L) 糖化血紅蛋白(%)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 干預前 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 9 4 9.9 7±3.0 9 7.1 4±2.8 6 1 2.6 9±4.0 2 6.3 5±4.1 9 8.5 4±4.0 1 6.7 5±3.5 1對照組 9 2 9.8 5±3.3 1 8.4 8±3.1 6 1 2.0 9±3.6 1 1 0.9 3±4.9 7 8.6 9±3.8 0 7.8 4±3.1 4 t 0.2 5 6 3.0 3 0 1.0 7 0 6.8 0 0 0.2 6 2 2.2 3 1 P 0.7 9 8 0.0 0 3 0.2 8 6 <0.0 0 1 0.7 9 4 0.0 2 7分組 n
3.1 回饋教學可提高過渡期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是通過患者的行為來保持和增進自身健康一種行為,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粘怖夏晏悄虿』颊哂捎谒枷肷喜粔蛑匾?,缺乏足夠的毅力,生活上缺乏子女的督促和關注及未接受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等原因,從而導致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能力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回饋教學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飲食自我管理、運動自我管理、遵醫(yī)囑用藥、自我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回饋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與Shen等[9]、Heisler等[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回饋教學改變了以往的單向信息傳遞的教育模式[11],要求受教育者不僅僅是學習,在學習后還要有一個反饋過程,積極鼓勵受教育者參與到整個健康教育活動中,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糾正記憶和理解上的失誤,分析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影響自我管理的因素,幫助改變自身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從而提高其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12]。對過渡期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通過回饋教學干預3個月,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各因子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飲食自我管理、遵醫(yī)囑服藥,運動自我管理、自我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提示過渡期回饋教學對飲食自我管理、遵醫(yī)囑服藥,運動自我管理效果最好,而足部護理得分最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視力影響或行動不便對足部情況觀察不到位、無法自行修剪指甲及正確處理足部情況等問題,導致其足部自我護理依從性差,這也將作為今后持續(xù)研究的重點。
3.2 回饋教學可改善過渡期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賦權能力 全球老齡化推動了老年人健康賦權[4],針對我國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和慢性病化相伴隨的特點,迫切需要老年人充分發(fā)掘自身潛能,充分利用外部資源,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照護。Anderson等[13]提出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項目的賦權模式,包括識別問題、情感因素對行為的影響、設立長期目標、制定行為計劃和評價結果5個步驟,并證實了其有效性,健康賦權理論更加重視以患者為中心的自身賦權。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健康賦權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究其原因,回饋教學又稱為“后教學”[14],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必須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教育信息的理解。對未理解的信息或理解錯誤,給予反復指導教育,直到健康知識和技能的正確掌握,從而激發(fā)健康賦權的內(nèi)在潛能[4],改善健康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促進患者更好實現(xiàn)從醫(yī)院治療到家庭自我護理的安全過渡,更加有效保證和鞏固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情反復再住院的概率,真正達到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目標。
3.3 回饋教學有利于過渡期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謝指標的控制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時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對照組(P<0.01),糖化血紅蛋白值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趙振華等[15]研究報道結果一致。究其原因,過渡期回饋教學對血糖代謝管理具有一定作用,但不能確定為回饋教育的直接作用。其直接作用主要來源于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整體提高[12]。回饋教學作為一種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干預方法,從患者住院開始,包括評估、計劃、實施、評價、出院、出院后隨訪[16]等過程進行跟蹤管理,通過對教育內(nèi)容的反復學習過程,極大程度避免了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記憶力下降而造成的醫(yī)療信息獲取問題;持續(xù)的信息指導和跟蹤管理,提高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知,使健康的信念深入人心,從而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促使患者從飲食、運動、規(guī)范治療及血糖監(jiān)測方面不斷得到改善,使血糖控制得更理想[17]。
[1]魏國芳,曹梅娟.杭州市某農(nóng)村城市化社區(qū)空巢老人生活質(zhì)量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1):1-6.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1.001.
[2]Wick J Y.Checking for Comprehension: Mastering Teachback Techniques[J].Consult Pharm,2013,28(9):550-554.DOI:IO.4140/TCP.n.2013.550.
[3]Transitional Care Mode1.The Transitional Care Model[EB/OL].[2010-04-25].http://www.transitionalcare.Info/Abou-1783.htm1.
[4]楊 陽,曾鐵英.健康賦權理論在老年護理中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6):737-741.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6.022.
[5]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97-798.
[6]Toobert D J,Hampson S E,Glasgow R E.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Results from 7 Studies and Revised Scale[J].Diabetes Care,2000,23(7):943-950.DOI:https://doi.org/10.2337/diacare.23.7.943.
[7]孫勝男,趙維綱,董穎越,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29-232.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1.03.003.
[8]Chen M F,Wang R H,Cheng C P,et al.Diabetes Empowerment Process Scal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hinese Version[J].J Adv Nurs,2010,67(1):204-214.DOI:10.1111/j.1365-2648.2010.05486.x.
[9]Shen H X,Edwards H,Courtney M,et al.Peer-led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Program for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in China:Study Protocol for Aquasi-experimental Design[J].Adv Nurs,2012,68(10):2766-2777.DOI:10.1111/j.1365-2648.
[10]Heisler M,Vijan S,Makki F,et al.Diabetes Control with Reciprocal Peer Support Versus Nurse Care Management:A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10,153(8):507-515.DOI:10.7326/0003-4819-153-8-201010190-00007.
[11]黃 麗,王曉霞,張 娟.回饋教學對食管癌開胸手術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26-28.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1.005.
[12]李文麗,劉曉紅,張黎霞,等.動機性訪談對離退休干部中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6,23(21):51-5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1.051.
[13]Anderson R M,Funnell M M,Aikens J E,et al.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an Empowerment-based Self-management Consultant Intervention:Results of a Two-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atient Education,2009,1(1):3-11.DOI:10.1051/tpe/2009002.
[14]李燕飛,劉永兵,劉 柳.回授法對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糖尿病相關健康素養(yǎng)的影響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1383-1387.DOI:10376/j.issn.0254-1796.2015.11.022.
[15]趙振華,解 薇,楊青敏.同伴支持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3):356-364.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6.03.021.
[16]湯維娟,孫 菲,王毅欣,等.跨機構的連續(xù)性照護模式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1,25(3A):572-574.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1.07.003.
[17]王惠麗,梁宗樺,張 麗.2型糖尿病患者個案管理的實踐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1):53-57.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6.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