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玲
為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我國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實行新課改,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動態(tài)生成教學作為新課改內容之一,重在實現(xiàn)學生由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這一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強調學生為課堂中心,教師為課堂指導者,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成數(shù)學思維、邏輯性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一、改變教學理念,營造動態(tài)生成課堂環(huán)境
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以及數(shù)學思維是動態(tài)生成教學課堂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要求學生能積極響應課堂,跟隨教師授課節(jié)奏,主動思考、分析,踴躍回答問題,在課堂上敢于表現(xiàn)自我.這一系列良好能力和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師長期以來潛移默化的引導以及學生的配合.因此,教師能夠端正教學理念,正確認識職能所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長期以來,我國課堂教育方式多為填鴨式教學,即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課堂參與感不強,這就很容易造成課堂出現(xiàn)教師獨霸課堂現(xiàn)象,常常是教師講臺上講解得津津樂道,學生講臺下聽得迷迷糊糊,思維開小差.新課改下,教師仍舊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扮演課堂組織者和學生指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現(xiàn)的平臺.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考慮問題,即主張師生間“平視”,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大膽思考,主動發(fā)言.
二、更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
新課改施行后,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課堂中師生互動、學生間互動的重要性,由以往的填鴨式轉換為提問式教學,即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做出回答,對提高教學質量產生了一定成效,但是同時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課堂中的提問的深度過于淺顯,如問題過分集中與概念性和對錯性提問,問題的淺顯不可避免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數(shù)學學習懈怠.所以,有技術含量的提問是動態(tài)課堂需要的.教師在講解知識內容后,整理歸納知識點,提煉出當堂課知識的重點、難點,挑選出包含相應知識點的具有一定難度系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提問,一方面,學生對于有難度的問題都躍躍欲試,激發(fā)學生挑戰(zhàn)心理,吸引注意力融入課堂學習;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對具有難度系數(shù)問題的思考,數(shù)學思維得以鍛煉,思維深度得到擴展,整體提高數(shù)學的學習素養(yǎng).不僅教師要善于提問,更要讓學生學會主動提問.回答問題是能力的體現(xiàn),同樣善于提問也是能力的體現(xiàn).提問本就是一種向別人展現(xiàn)自我薄弱的一個行為,需要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礙,但是學生通過提問,能都表現(xiàn)對自我的認識和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制訂相應教學策略.采用寬容與鼓勵的態(tài)度面對提問的學生,切忌打斷學生提問或者輕視學生的問題.
例如,證明兩個奇數(shù)的平方之差能被8整除,提問,如何運用轉化思想進行證明,接著留給學生3分鐘思考交流時間,學生回答:“設兩個奇數(shù),2n+1,2n-1,因為(2n-1)2-(2n+1)2=-8n,所以可以被整除.”大部分學生持同意態(tài)度,對持有異議的學生,教師進一步提問:“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呢?”一步步將問題推進,循循善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yǎng).
三、加強交流溝通,構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不僅是動態(tài)生成課堂教學順利推行的基本條件,也是使學生學習成效事半功倍的有利因素,學生能以課堂主體的身份,積極參與課堂,大膽地思考,能將自身的想法和疑惑表達出來,既要敢想,也要敢說,甚至還要敢于提出質疑.教師不僅將達成教學指標當作教學目標,還要重視并長期致力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和習慣等的培養(yǎng).課堂既是教師講解傳授知識的過程,亦是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思維碰撞的過程.在動態(tài)生成教學過程中,教學要學會善用動態(tài)生成教學資源,寬容對待學生回答問題時給出的錯誤答案,認識到資源的可用性與價值性再加以合理的使用,將這些錯誤的回答當作反面教材資源,及時指正學生理解知識的偏差之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學生更多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如讓學生參與課件的制作.傳統(tǒng)的教學中,通常是教師自行準備授課課件,由于課堂講解,學生則是一旁聽講.動態(tài)生成教學中,嘗試讓學生參與課件的制作,并抽取學生在課堂上做課件講解,或是利用課件,穿插更多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間的語言交流思維碰撞,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因式分解”一課時,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教師出題,將式子-25a2+36b2進行因式分解,此類型的因式分解為學生常出錯的類型,教師趁勢利用學生生成的錯誤答案“(-5a+6b)(-5a-6b)”“(5a+6b)(5a-6b)”“(-5a-6b)(5a+6b)”作為反面教學素材,進行反面教學,指導學生分析錯誤,循循善誘尋找出正確答案,加深學生印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中學數(shù)學教學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一味追求速率而囫圇吞棗.動態(tài)生成課堂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順利推行,需要教師堅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育理念,堅持師生平等和諧關系的維系,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互相配合,共同進步,最終達成學習目標和教學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