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海洋大學 馬金
基于文獻計量可視化的高校保密工作研究現狀分析
文/上海海洋大學 馬金
本文基于文獻計量可視化方法,從文獻歷年發(fā)文數量變化、文獻主要發(fā)文機構分布、主要作者、主要期刊源統(tǒng)計等方面,對近幾十年來高校保密工作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研究展望。
高校;保密;文獻計量
在高校努力建成世界和國內一流水平大學的愿景下,高效保密工作也隨之推進和發(fā)展。近年來,國內學者在高校保密工作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為高校保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決策參考。文獻是研究課題現狀重要的總結來源,在總結某一研究方向動態(tài)的研究方法中,文獻計量的方法是可視化研究主題現狀的有效方法,在自然科學研究主題文獻綜述中應用廣泛,但在人文科學尤其高教研究領域應用較少。本文以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重慶維普)為基礎數據來源,通過研究高校保密研究領域文獻的數量、質量等特征,為高校保密工作者進一步開展高校保密研究提供參考。
以“題名=保密并且題名=高校”為檢索條件在中國知網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重慶維普)兩大主流數據庫中檢索文獻,時間選擇為1989年至2016年,匹配設置為模糊匹配,在中國知網數據庫共檢索出226個結果,在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重慶維普)共檢索出279條記錄,檢索時間為2017年9月12日。本文以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重慶維普)的檢索記錄為文獻計量源,聚焦“高校保密”主題,從文獻歷年發(fā)文數量變化、文獻主要發(fā)文機構分布、主要作者、主要期刊源統(tǒng)計等方面,對近幾十年來高校保密工作進行研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一)年間發(fā)文數量分布。1989至2006年,標題中含保密和高校的每年文獻數量較少,年均3.4篇;2007至2016年,文獻數量有明顯增加,年均文獻數量達到21.7篇。2007至2016年年均文獻數量是1989至2006年年均文獻數量的6.4倍(見圖1)。
圖1 1989至2016年發(fā)文數量分布
(二)主要發(fā)文機構和作者分析。1989至2016年,文獻數量在2篇以上的高校有20所,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3所高校的文獻數量達到8篇(見圖2)。以發(fā)文3篇及以上者為高產作者,可以看出,在高校保密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數量較少,發(fā)文量在4篇及以上者僅有7人(見表1),絕大多數研究人員僅發(fā)表過1篇相關論文,研究人員比較分散。高產作者的主要研究主題以科研保密和保密風險為多,保密教育也有少量涉及(見表1)。
圖2 主要發(fā)文機構統(tǒng)計
表1 主要發(fā)文作者和研究主題
(三)期刊分析。1989至2016年,相關論文主要刊載于《保密工作》《辦公室業(yè)務》《保密科學與技術》《中國高??萍肌返扔嘘P保密和辦公室工作相關的期刊中,上述四種期刊共刊載40篇論文,占據所有期刊刊載論文總數的14.3%(見圖3)。
圖3 主要期刊發(fā)文量統(tǒng)計
通過對檢索論文發(fā)文年度的分析,可以了解高校保密工作研究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從檢索論文年間的數量分布可以看出,高校保密研究的論文數量呈連續(xù)、整體遞增的趨勢,并在2007年進入快速增長階段。論文的作者分布能反映某類研究的集中程度。從研究結果看出,在高校保密研究領域高產作者數量較少,研究人員比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或者研究團體。作者機構的分析能夠清晰地了解相關研究的主體分布,高校保密工作研究的高產作者主體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為主要代表,這或與高校為軍工類高校有關。對論文期刊的分布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論文的研究陣地以及研究水平。研究發(fā)現,《保密工作》《辦公室業(yè)務》《保密科學技術》等與高校行政辦公密切相關的期刊為該類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載體,從文獻載體和知識傳播等層面促進了高校保密研究工作的發(fā)展。高校保密工作的研究主題以科研保密、保密管理居多,并涵蓋保密教育、涉密風險等很多方面,研究方法也不僅限于制度層面和經驗積累,有作者也把“神經網略”“機器學習”等在自然科學研究中應用較多的方法引入到高校保密工作風險的預測研究當中,豐富了該研究領域的研究方法。
根據文獻計量和閱讀,筆者認為,高校保密工作應做到如下幾點:1.進一步健全或優(yōu)化學校保密組織結構和工作制度,認真落實保密責任制。2.繼續(xù)加大保密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培訓,可將保密教育作為高校各黨支部會議的學習主題,切實增強教職工的保密意識。3.加強網絡保密管理,嚴格遵守“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的工作原則,定期開展網絡保密自查和自評工作。4.加強涉密人員各保密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做好崗前審查、在崗培訓、離崗脫密管理,經常關心涉密人員的工作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保密人員業(yè)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建立保密工作長效機制。
[1]袁潤,李飛.基于文獻計量的泛在圖書館研究現狀分析[J].圖書情報研究,2015(03):61-65.
[2]韓志兵,李艷,吳介軍等.基于神經網絡的高校涉密項目風險預測[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1(08):32-34.
[3]韓志兵,李艷,平原等.基于多主體系統(tǒng)的高校保密項目管理建模[J].微處理機,2011(0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