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坤
社科文閱讀不同于文學類文本閱讀,沒有文學文本那么多的文學想象,社科文閱讀實實在在,讀懂即理解。既然社科文有如此“實”的特點,閱讀社科文就要以“實”對“實”。
首先,搞清楚寫作對象,一般情況下,文題即寫作對象,如《簡筆與繁筆》、《說數(shù)》、《南州六月荔枝丹》??催@篇文章的題目《談書寫規(guī)范的文化傳承》,寫作對象也是一目了然,即書寫規(guī)范的文化傳承。圍繞“書寫規(guī)范的文化傳承”這一對象,快速整體把握文章寫作思路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寫作思路?不妨嘗試以下方法。
第一步,圈劃每段的關鍵詞句,注意“語言信息標”,為的是盡快勾連,理解每段的段意。具體操作如下:第一段句子的功能意義指向非常清楚,“書法之‘法,是指書寫的規(guī)范,是對書法藝術規(guī)律的認識和總結。書寫的規(guī)范是書法藝術規(guī)律的外在表現(xiàn)”,“書寫的規(guī)范”兩次出現(xiàn),并且以“是”字標志的判斷句呈現(xiàn),根據(jù)語法知識,可以斷定這是典型的概念闡釋句,所以第一段其實是在闡釋書法規(guī)范的概念。再看第二段,借助關聯(lián)詞“既……也……”,而且“體現(xiàn)”一詞兩次出現(xiàn),基本可以明確本段在談書寫的規(guī)范的體現(xiàn)。第三段緊承第二段“書寫的規(guī)范既體現(xiàn)在正體字的確立上”這一點展開對“正體字”的概念及其意義的闡釋。第四段順承第三段“正體字”總說常用字正體的傳承,并引出下文第五、六段的“常用字正體的確立與推行的通常方式”。其中有非常有指向性的指示代詞“這樣”,指代詞的指代內容通常在所在句的前面,但這里的指代意卻在后面。借助“語言信息標”“一是”,很容易判斷第五段是寫第一種確立與推行的方式:官方的認定。以時間順序,按“周秦漢唐”的朝代順序談四種常用字正體大篆、小篆、隸書和楷書的確立與推廣歷程。同樣方法,借助“語言信息標”“二是”,第六段是寫常用字正體的第二種確立與推廣方式:通過制度。借助段首句,第七段是談各種書體書寫秩序的規(guī)范的體現(xiàn),其中出現(xiàn)三個關鍵詞“筆法”、“結字”、“章法”,再看本段落內部的結構層次,先總后分,先總說三個體現(xiàn)“筆法”、“結字”、“章法”,再分說“筆法”、“結字”、“章法”。第八段緊承第七段,抓關鍵詞“表現(xiàn)”、“體現(xiàn)”,談書法的筆法、結字、章法的注意事項?!皶ㄋ鶑娬{的筆法、結字、章法無一不表現(xiàn)出對書寫秩序的構建與遵循,是書法藝術自覺意識的體現(xiàn)……在一篇書法作品中,如果有一處書寫失范會導致書法作品的局部秩序被打亂而成為敗筆?!边@一部分文字結構上構成總分關系,并和第七段有“筆法”對“筆法”、“結字”對“結字”、“章法”對“章法”的內容上的對應關系?!皶鴮懼刃蛞苑〞鵀檩d體得以完美呈現(xiàn)。法書乃書法作品之楷模,……文字形體的規(guī)范和書法藝術的審美在法書中得到圓融的結合。”這部分是對本段內容的補充說明,談法書這一書法作品的楷模的形體規(guī)范和藝術審美的融合。
第二步,借助“語言信息標”,理清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先從大的語義層來看,第一、二段都提到同一個關鍵詞“書寫的規(guī)范”,這兩段內容是同一語義層,即書寫的規(guī)范的概念及其體現(xiàn)。第三至八段是一個大的語義層,圍繞“正體字”展開闡述,即正體字的概念、意義、確立方式以及各種書體書寫秩序的構建。再從小的語義層來看,第一段談書寫的規(guī)范的概念,第二段談書寫的規(guī)范的體現(xiàn),第三至第六段談正體字的概念、意義及其確立方式。第七至第八段談各種書體書寫秩序的構建這一書寫的規(guī)范的體現(xiàn)。
第三步,在以上兩步的基礎上整合信息,尤其是在分清層次的語義層基礎上,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墩剷鴮懸?guī)范的文化傳承》的主要內容是書寫的規(guī)范的概念及其體現(xiàn),正體字的概念、意義及其確立方式以及各種書體書寫秩序的構建。
以上所談主要基于高效閱讀的特點而言。雖然有現(xiàn)實功利性的應試因素在內,但社科文閱讀重思路、講方法也的確重要。當然,我們不能為了閱讀而閱讀。在理解文章內容的時候,不要遺棄文章蘊含的人文養(yǎng)料,提取文章的人文思想,涵養(yǎng)自己的精神,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正所謂“語義理解與精神建構齊飛,語文知識共語文能力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