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蔡麗飛,曹學軍,倪娜,詹驊
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足部健康調查分析①
楊平1,2,蔡麗飛1,2,曹學軍1,2,倪娜3,詹驊4
目的探討智力障礙運動員的足部健康特點。方法2015年5月11日至17日,第六屆全國特奧會運動員中的779名納入研究。采用健美雙足檢查表對運動員的下肢及足部進行評估。結果特奧運動員常見足部問題有扁平足(左側52.2%,右側51.7%)、過度旋前(左側56.1%,右側56.9%)、胼胝(44.7%)、錯誤的修剪趾甲(46.6%)、嵌甲(21.1%)、疊趾(6.8%)等。結論特奧會運動員的足部存在結構、功能、趾甲、皮膚問題,可能與智力障礙有關系。
智力障礙;特奧會;健美雙足;足科
智力障礙(intellectual disability)也稱精神發(fā)育遲滯,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發(fā)育性障礙[1],也是引起智力殘疾的主要因素。智力障礙者的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明顯受限[1-3]。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我國目前有智力殘疾554萬人,占殘疾人總數的6.68%[4]。6~14歲學齡殘疾兒童246萬,其中智力殘疾兒童76萬[5]。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Special Olympics,簡稱“特奧會”)是專門為8歲以上智力障礙兒童和成年人開展的非盈利性國際運動訓練和比賽,參賽運動員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低于75,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適應性技能缺陷[6]。
特奧運動員健康計劃(healthy athletes)始于1997年,旨在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健康篩查和康復治療。目前能提供的檢查有7項,即明亮眼睛(opening eyes)、健康微笑(special smiles)、靈敏聽力(healthy hearing)、健美雙足(fit feet)、提升營養(yǎng)(health promotion)、趣味健身(fun fitness)和健康檢查(MedFest,sports physical exam),分別針對視力、口腔、聽力、足部、營養(yǎng)、物理治療和一般身體狀況進行檢查[7-8]。
健美雙足項目是在美國足科運動醫(y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odiatric Sports Medicine)和國際足科醫(yī)生聯盟(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diatrists)的幫助下建立的[9],始于2003年世界夏季特奧會[7-10]。截止2014年,全世界已有106,000名運動員參加該項目的檢查[7]。我國特奧運動始于1987年3月[11],迄今為止一共舉辦六屆,共有6823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在國內,運動員健康計劃始于2010年第五屆全國特奧會,而健美雙足計劃也于此屆特奧會開始成為國內特奧運動員健康計劃的一個新增項目[12]。
健美雙足檢查內容包括鞋襪檢查、足部皮膚/趾甲/肌肉骨骼/步態(tài)檢查[10]。所有檢查完成后,醫(yī)生針對檢查結果對運動員、家長或教練進行足部護理的宣傳教育,需要進一步治療的運動員給出治療方案或建議轉介至相關醫(yī)生及護理人員。本文通過對鞋襪檢查以外的部分數據進行討論分析,研究國內智力障礙運動員的足部健康特點。
收集2015年5月11日至17日在四川綿陽舉辦的全國第六屆特奧會期間參加健康計劃中健美雙足篩查的779名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11名,女性268名;年齡9.4~47.7歲,平均19.11歲。運動員智力障礙原因不明。
采用國際特奧會官方的健美雙足檢查表(Fit Feet Heatlthy Athletes Screening Form,Fit Feet HAS)對運動員下肢及足部進行靜態(tài)生物力學和結構檢查,基本步態(tài)分析,皮膚、趾甲、腳趾和足的檢查。篩查者為綿陽當地醫(yī)院的康復醫(yī)生,具有一定臨床經驗,在比賽開始前經過特奧會健美雙足專家統(tǒng)一培訓,熟悉篩查流程和操作。
1.2.1靜態(tài)生物力學和結構檢查
1.2.1.1關節(jié)活動范圍
包括雙側踝關節(jié)、跖趾關節(jié)、距下關節(jié)、跗骨間關節(jié),檢查結果分為正常、增大、降低;膝關節(jié)的檢查結果為正常、內翻、外翻、屈曲、反張。檢查不使用任何測量工具,檢查者根據經驗給出結果。
1.2.1.2足部結構(foot structure)檢查
靜止站立時有無高弓足,扁平足,跖骨內收,脛骨內翻,跟骨外翻、內翻或正常。
1.2.2基本步態(tài)分析
檢查內容包括基本的步態(tài)評估:正常、過度旋前、過度旋后、前足內收、前足外展和足跟是否過早離地。
1.2.3皮膚、趾甲、腳趾和足部骨骼的檢查
檢查皮膚有無下列現象:正常、胼胝、跖疣、水泡、浸漬(maceration)、撕裂、發(fā)紅、潮濕、干燥、有異味、潰瘍、丘疹(papules)、痣(nevus)、疹(rash)、軟組織腫塊(soft tissue mass)、雞眼。
檢查趾甲有無以下現象:正常、錯誤的修剪趾甲、血腫、病變、褪色、劈裂、變厚、發(fā)黃、發(fā)黑、發(fā)白、水泡、易碎、嵌甲。
檢查腳趾和足部骨骼有無以下現象:正常、疊趾、爪形趾、跖骨過短、拇囊炎、小趾囊炎(tailor's bunion)、拇指僵直/活動受限、神經痛、外生骨疣、槌狀趾、止點性跟腱炎/跟骨后上突增生與跟腱滑囊炎(haglunds)。
所有檢查數據由篩查醫(yī)生記錄在Fit Feet HAS中,在檢查當天由兩名志愿者將原始數據錄入電腦并上傳到美國特奧會總部。統(tǒng)計數據由美國特奧會總部提供。
踝關節(jié):左側正常96.1%,右側正常96%。跖趾關節(jié):左側正常98.3%,右側正常97.8%。距下關節(jié):左側正常98.3%,右側正常96.8%。跗骨間關節(jié):左側正常98.1%,右側正常97.2%。膝關節(jié):左側正常95%,右側正常94.7%,其余所占比例依次是外翻>內翻>反張/屈曲。見表1。
表1 運動員關節(jié)活動范圍[n(%)]
左側扁平足52.2%;右側扁平足51.7%。左側跟骨外翻25.8%,正常61.2%;右側跟骨外翻27%,正常59.3%。見表2。
表2 運動員足部結構[n(%)]
左側過度旋前56.1%,正常步態(tài)占33.2%,其余按由大到小為前足外展>過度旋后>前足內收>足跟過早離地。右側過度旋前56.9%,正常32.3%,其余按由大到小同左側。見表3。
表3 運動員基本步態(tài)分析[n(%)]
胼胝44.7%,正常38.1%,浸漬12.8%,潮濕10.8%。見表4。
錯誤的剪趾甲46.6%,正常25.9%,嵌甲21.1%,變厚18.6%。見表5。
足部骨骼正常54.2%,疊趾、爪形趾、跖骨過短、拇囊炎、槌狀趾、拇強直、小趾囊炎所占的比例依次減小。見表6。
表4 運動員足部皮膚檢查結果[n(%)]
表5 運動員趾甲檢查結果[n(%)]
表6 運動員腳趾和足部骨骼檢查結果[n(%)]
3.1.1參加篩查的運動員
參加第六屆特奧會的運動員共計1034名,來自全國35個代表團,有成都和綿陽兩個賽區(qū)。成都賽區(qū)主要進行游泳和輪滑項目,健康計劃中不包括健美雙足篩查。綿陽賽區(qū)進行田徑、舉重、乒乓球、羽毛球、滾球、籃球項目[13],健康計劃包含健美雙足篩查。健康計劃項目為運動員自愿參加。本次篩查結果僅反映綿陽賽區(qū)的部分運動員足部健康情況。
3.1.2篩查者因素
在歐美等國家,健美雙足的篩查是由足病醫(yī)生(podiatrist)和足病學專業(yè)的學生完成,即使這樣,對篩查項目的判斷結果也因人而異[8]。在我國,篩查者由有一定臨床經驗的康復醫(yī)生或臨床醫(yī)生、治療師組成,每個人對足部知識的了解程度、檢查操作熟練程度不同,對癥狀的判斷標準也不相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篩查結果。國際特奧會健美雙足項目篩查中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7]。
3.1.3篩查項目的標準定義
健美雙足使用手冊(Fit Feet Manual)對表格中的檢查內容沒有給出標準的定義或界定范圍[10]。如在檢查關節(jié)活動范圍中,對“增大、減小、正?!睕]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標準,檢查時不使用任何檢查工具,所以檢查者在對運動員進行篩查時,只能依靠經驗進行粗略評估,檢查結果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對最后的篩查結果有一定影響。另外,基本步態(tài)分析的檢查項目中,對過度旋前、過度旋后也沒有給出一個判斷標準[7-8],完全依靠檢查者經驗進行判定,結果存在主觀性。
3.2.1關節(jié)活動范圍
通常認為膝關節(jié)伸直狀態(tài)下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如果小于5°~10°即為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受限[14],文獻上認為跖趾關節(jié)背伸77°為正常[15]。此次調查顯示,95%以上的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跖趾關節(jié)、跗骨間關節(jié)活動范圍正常。在美國特奧運動員中,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正常的占78.9%,跖趾關節(jié)正常占91.1%[7]。
3.2.2足部結構
調查發(fā)現,扁平足在特奧運動員中的比例超過50%。扁平足特征包括跟骨外翻、中足塌陷(舟骨過度下降)和前足外展[16]。運動員跟骨外翻者占25%,前足外展占7.6%~8.5%,由此推斷他們的扁平足主要發(fā)生在中足。美國特奧運動員的扁平足比例為39.9%,遠遠高出正常人的2.9%~17%[8]。高弓足運動員比例遠遠低于扁平足比例,這與文獻報道的結果[7-8]一致。
3.2.3基本步態(tài)分析
在此次調查中,過度旋前所占的比例較高,這與Jenkins等[8]的調查結果接近。過度旋前在神經系統(tǒng)疾病,如唐氏綜合征、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fragile X syndrome)、Prader-Willi綜合征等疾病中較常見,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導致足踝部肌肉韌帶松弛有關[17-18]。這幾類疾病都可以引起智力障礙。
3.2.4皮膚
胼胝是特奧運動員的主要皮膚問題。橫弓塌陷、縱弓塌陷、高弓足或脂肪墊萎縮、鞋襪不合腳[22]等原因都可以引起足底或足背局部壓力過大,久而久之就會在該處形成胼胝。皮膚浸漬和潮濕的比例也較高,與國際特奧運動員的常見皮膚問題一致[7]。個人衛(wèi)生習慣、穿鞋不當是各種皮膚問題的主要原因[7-8]。
3.2.5趾甲
趾甲的正確修剪方法應為水平修剪[19-20]。在關于趾甲的所有問題中,錯誤剪趾甲比例最高,這與運動員本人或者家屬、教練不了解趾甲護理有一定關系。趾甲修剪過短、過深會導致甲溝過短,形成封閉性甲溝,趾甲兩側角被包埋于趾腹之中,修剪時容易引起疼痛或局部破潰,也可能修剪不徹底殘留甲刺。如果長時間不能修剪趾甲或殘留甲刺,就會引發(fā)嵌甲[21]。趾甲增厚在運動員中也比較常見,可能與趾甲的鈣減少、鐵增多有關[19]。
3.2.6足部骨骼
疊趾、跖骨不全、爪形趾、拇囊炎、槌狀趾、拇強直、小趾囊炎是本次特奧會運動員常見的足部骨骼問題,與國際特奧會中常見問題拇外翻、小趾囊炎和跖骨過短略有不同[7-8]。原因可能與使用的篩查表格版本不同有關。本次特奧會提供的篩查表格中,足部骨骼檢查項目未列出拇外翻。拇外翻的形成原因包括內因和外因。足部結構異常、遺傳和全身性疾病是內因,外因主要為穿鞋不當[23]。拇外翻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可形成疊趾,可影響走路姿勢、平衡,嚴重者可引起疼痛。
研究發(fā)現,智力障礙人群的健康狀況,包括足的健康狀況要比正常人群差[24]。唐氏綜合征、脆性X染色體綜合征、胎兒酒精綜合征占智力障礙原因的1/3。另外Prader-Willi綜合征、苯丙酮酸尿癥(phenylketonuria)、多發(fā)性神經纖維瘤(neurofibromatosis)、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腦癱、營養(yǎng)不良(malnutrition)等原因都可以引起智力障礙[7]。在這些原因中,唐氏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史密斯-馬吉利綜合征(Smith-Magenis syndrome)與足部異常存在密切關系[24]。唐氏綜合征人群最常見的足部問題是扁平足[25]。Prader-Willi綜合征人群的足部表現為腳偏小,小于患者身高的1/10;成人的足長小于手長[26]。史密斯-馬吉利綜合征人群的足部問題是平足、腳趾短、步行不穩(wěn)[27]。雖然特奧會參賽條件中不考慮智力障礙的原因,在此次篩查也無法得知研究對象的智力障礙原因與足部健康的關系,但調查結果可以給臨床醫(yī)生、足部矯形師提供參考,為今后進一步改善運動員足部健康打下基礎。
特奧運動員普遍存在足部健康問題,最常見的足部異常有扁平足、過度旋前、錯誤的修剪趾甲、嵌甲、胼胝、疊趾等。家長、醫(yī)務工作者、教練需要關注智力障礙人群的足部健康,將正確的足部護理方法[28-29],如皮膚、趾甲的護理方法教給每一個智力障礙運動員及其家屬,為扁平足、拇外翻、足內翻的運動員裝配合適的矯形鞋墊,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及在運動中的表現。
目前,國內專業(yè)的足部矯形師數量極少,特奧運動員很難獲得專業(yè)的足部護理指導??梢越柚鷩H特奧會資源,培養(yǎng)國內的健美雙足培訓講師,進一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醫(yī)療機構培養(yǎng)相關足部工作者,從而推動全社會對智力障礙人士足部健康的關注。
[1]鄧紅珠,鄒小兵.智力障礙臨床解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4,29(7):485-489.
[2]金道鵬,趙偉時,徐俊,等.智障人士足部按摩勞動技能學習的康復效果評估[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7(2):162-164.
[3]冬雪.美國智力障礙定義的演變及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1(5):34-39.
[4]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R/OL].(2009-05-08)[2017-01-10].http://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11944.htm.
[5]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R/OL].(2009-05-08)[2017-01-10].http://www.gov.cn/fwxx/cjr/content_1308391.htm
[6]吳雪萍.特殊奧林匹克運動的特性,結構和功能[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5):28-31.
[7]Jenkins DW,Cooper K,Heigh EG.Prevalence of podiatric conditions seen in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A comparison of USA data to a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J].The Foot,2015,25(1):5-11.
[8]Jenkins DW,Cooper K,O'Connor R,et al.Prevalence of podiatric conditions seen in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Structural,biomechanical and dermatological findings[J].Foot,2011,21(1):15-25.
[9]Jenkins DW,Cooper K,O'Connor R,et al.Foot-to-shoe mismatch and rates of referral in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J].J Am Podiatr Med Assoc,2012,102(3):187-197.
[10]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Athletes Fit Feet.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Athletes Fit Feet Manual[M/OL].[2017-01-10].http://media.specialolympics.org/soi/files/healthy-athletes/fit_feet_manual.pdf.
[11]余衛(wèi)平.我國特奧運動會發(fā)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2):63-66.
[12]吳燕丹,王新明,吳麗芳.社會融合視野下特奧非體育項目的價值與發(fā)展策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29(3):330-334.
[13]衛(wèi)波,李建軍,倪娜,等.第六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趣味健身”調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11):1335-1339.
[14]Valmassy RL,De Valentine SJ.Torsional and frontal plane conditions of the leg and idiopathic toewalker[M]//De Valentine SJ.Foot and Ankle Disorders in Children.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1992.
[15]Buell T,Green DR,Risser J.Measurement of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range of motion[J].J Am Podiatr Med Assoc,1988,78(9):439-448.
[16]楊平,蔡麗飛.足過度旋前對人體力線的影響及治療方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1):72-74.
[17]Garber KB,Visootsak J,Warren ST.Fragile X syndrome[J].Eur J Hum Genet,2008,16(6):666-672.
[18]Shim JS,Lee SH,Seo SW,et al.The musculoskeletal manifestations of Prader-Willi syndrome[J].J Pediatr Orthop,2010,30(4):390-395.
[19]潘習,白姣姣,孫皎,等.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趾甲修剪的適宜技術研究[J].上海護理,2015,15(3):53-55.
[20]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Athletes Fit Feet.Nail Care[DB/OL].[2017-01-10].http://media.specialolympics.org/resources/health/disciplines/fitfeet/Fit-Feet-Nail-Care-Brochure.pdf.
[21]劉鳳文,韓志超,孫國榮,等.嵌趾甲病因分析與防治探討[J].現代醫(yī)學,2011,39(2):206-207.
[22]溫建民,孫衛(wèi)東,桑志成.跖骨頭下痛性胼胝治療策略[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2(8):81-82.
[23]張建中.拇外翻畸形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外科矯正[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7,28(10):16-18.
[24]Courtenay K,Murray A.Foot health and mobility in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J Policy Pract Intellec Disabil,2015,12(1):42-46.
[25]Galli M,Rigoldi C,Brunner R,et al.Joint stiffness and gait pattern evaluation 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J].Gait Posture,2008,28(3):502-506.
[26]Hudgins L,Cassidy SB.Hand and foot length in Prader-Willi syndrome[J].Am J Med Genet,1991,41(1):5-9.
[27]Spilsbury J,Mohanty K.The orthopaedic manifestations of Smith-Magenis syndrome[J].J Pediatr Orthopaed Part B,2003,12(1):22-26.
[28]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Athletes Fit Feet.General Foot Care[DB/OL].[2017-01-10].http://media.specialolympics.org/resources/health/disciplines/fitfeet/Fit-Feet-General-Foot-Care-Brochure.pdf.
[29]Special Olympics Healthy Athletes Fit Feet.Skin Care[DB/OL].[2017-01-10].http://media.specialolympics.org/resources/health/disciplines/fitfeet/Fit-Feet-Skin-Care-Brochure.pdf.
Podiatric Conditions ofAthletes in the Sixth National Special Olympics
YANG Ping1,2,CAI Li-fei1,2,CAO Xue-jun1,2,NI Na3,ZHAN Hua4
1.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 100068,China;2.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China Rehabilitation Science Institute,Beijing 100068,China;3.China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Beijing 101318,China;4.Special Olympics East-Asia,Shanghai 200040,China
YANG Ping.E-mail:yangping2005668@163.com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odiatric conditions of athlete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MethodsFrom May eleventh to 17th,2015,779 athlet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ixth National Special Olympics were enrolled partly.Their lower limbs and feet were evaluated with Fit Feet Healthy Athletes Screening Form.ResultsCommon podiatric conditions found in 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 included flat feet(52.2%in left side and 51.7%in right side),over pronation(56.1%in left side and 56.9%in right side),callus(44.7%),wrong nail cut(46.6%),ingrown nail(21.1%),and cross over toes(6.8%),etc.ConclusionSpecial Olympics athletes have podiatric structural,functional,nail and skin problems,which may relate to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Special Olympics;fit feet;podiatry
R749.93
A
1006-9771(2017)12-1476-05
[本文著錄格式]楊平,蔡麗飛,曹學軍,等.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足部健康調查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12):1476-1480.
CITED AS:Yang P,Cai LF,Cao XJ,et al.Podiatric conditions of athletes in the sixth National Special Olympics[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7,23(12):1476-1480.
1.首都醫(yī)科大學康復醫(yī)學院,北京市100068;2.中國康復科學所康復工程研究所,北京市100068;3.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北京市101318;4.國際特殊奧林匹克東亞區(qū),上海市200040。作者簡介:楊平(1983-),女,漢族,山東沂南縣人,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康復工程。E-mail:yangping2005668@163.com。
10.3969/j.issn.1006-9771.2017.12.020
2017-01-22
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