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素萍
摘 要:在中小學的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其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戰(zhàn)略性的意義。而且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要求下,初中的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地探究問題,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培養(yǎng)學生齊心協(xié)力合作學習的習慣,強化初中語文教學的效果。因此,以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或者影響其有效性的因素,積極探尋合理、可行且操作性強的教學方案來增強初中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合作學習;學習小組;有效性
對于中學生的語文課程學習來說,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近些年才提出的,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才開始實施的,雖然教學實踐較短,但是其在語文教學上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各組的學生通過組內(nèi)交流、組織討論、自主學習的形式來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目標或者互助學習的任務。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的形成,其教學意義十分重大。
一、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近幾年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就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如此大規(guī)模的應用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新課改后初中語文教學的意義。小組合作學習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說,無疑是一次教學觀念的改革,在給傳統(tǒng)的課堂注入活力的同時,也更加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揚了對學生的個性化、社會化教學,尤其是在對初中生的團隊協(xié)作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階段的學習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初中生在這一階段中思維能力在飛速發(fā)展,個人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在逐漸形成,人生價值觀、世界觀等也處于奠基時期。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角色意識,認識自我,進而對自身的定位有個基本的意識,同時幫助學生學會構(gòu)建平等、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推動個人自身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
二、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小組合作形式化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表現(xiàn)出對小組合作教學理解的偏差。雖然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教學效果一般,甚至于還不及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事實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把握好語文教學的重點,一味地講究形式化主義,反而忽視了教學的本質(zhì),繁多的花樣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課文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安排學生分小組朗讀課文,討論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如若教師的教學方法得當,教學效果理想,那么在這篇文章中,學生所學習到的就不僅是課本上的內(nèi)容了,學生還能從中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時光、勇于面對一切的道理。但如若教師的教學理念出現(xiàn)偏差,未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引領(lǐng),會讓學生的思維模式、討論重點偏離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不佳。
2.小組合作依賴性強
既然是小組合作學習,學習的主體自然是學生,學習的方式也是通過學生之間的獨立思考、共同討論、總結(jié)等來開展的,尤其是在新課改的條件下,更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雖然使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但在課堂上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為主,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學生一切聽從教師的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只是教師的另一種發(fā)揮,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主動學習能力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其實初中語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學習,在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方面是有積極的幫助的。
3.小組分組不合理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不難,難的是如何做到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小組的分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制定合理教學計劃的基本前提條件。但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和學生的長處,對于分組只是通過簡單的方式進行,例如教師為圖方便讓前后桌分組或同桌分組、按學號分組、自由結(jié)合分組等形式,這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有的小組整體學習能力較強,有的小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能力強的小組成員構(gòu)成也不一定是合理的,能力差的小組學習大多敷衍了事。
4.小組成員實際參與性不足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團結(jié)協(xié)作、信任友愛,在一起學習要能夠照顧到每一位成員的意愿,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一起努力。但是現(xiàn)在的初中語文合作學習中,其學生的依賴心理、從眾心理都較為突出,小組之間的合作程度不夠,其相互配合默契等程度也被降到極低,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
1.做好教學引導工作
雖然現(xiàn)代教育理念提倡素質(zhì)教育中學生的主導作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但是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有效的引導和啟迪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幫助遠勝于學生自己埋頭苦學,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扮演好組織者和實施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認真分析和了解學生的特點,結(jié)合課本知識和學習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組織學生開展符合班級學生的合作學習形式。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需求,隨機應變,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應用到課堂之上,以完善教學。
2.有效合理的分組
有效合理的分組能夠使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事半功倍,是高效開展教學的前提。教師在分組時,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分組,結(jié)合每位學生的基礎(chǔ)水平、發(fā)展特點、學習能力等,讓一個小組中包含不同水平的學生,幫助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依據(jù)學習成績來分組,很可能小組成員間水平相當,或者能力相同,不利于小組互助學習的開展。所以,教師在分組時,一個組的學生中既要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又要有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平衡每個小組的水平,讓能力強的學生進一步提升,能力差的學生增加其存在感,最終得到全面發(fā)展。
3.調(diào)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第一步,感興趣是主動學習的開端,在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是開展合作學習重要的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可以從以下兩點來說明:(1)在小組成員中設置一個核心人物,依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不定期進行輪換,滿足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還能提高小組的凝聚力。(2)將小組學習的內(nèi)容或語文課本知識進行優(yōu)化配置,例如,挑選課本中最有意思、最有趣、最重要的內(nèi)容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就《云南的歌會》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導入時,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云南年輕人對歌的場景,讓學生就其觀后的感想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享,暢所欲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喜歡上語文,喜歡上學習。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所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形式,在對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綜合能力的提高上的意義是重大的。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地反思、進步,讓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出應有的效用性,煥發(fā)出其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馮衛(wèi).對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高效化的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6(2):30-31.
[2]葉穎青.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有效的組織與調(diào)控[J].教育導刊,2010(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