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方面的飛速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小學教育的教學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觀。這些都給當前的小學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加上當前社會發(fā)展下,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逐漸養(yǎng)成了較為嬌慣的習性,畢竟將四個老人和孩子父母的愛都集中到一個孩子的身上,溺愛似乎也成了理所應當?shù)氖虑椋欢惨驗檫@個問題,我國的青少年在學校中會出現(xiàn)不服從管教的情況,這時候如果學生的父母能夠明白事理還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倘若遇到過分寵溺孩子且不明事理的父母,更是給小學生的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困難。
一、認準小學生的教育方向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當中,班主任這個角色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后給予一定的疏導和教育,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從本質上來說并沒有什么作用,最多也只是段時間的“壓制”一下,說是最下下策的班主任管理也不為過。實際上班主任應當做的是通過榜樣的樹立來培養(yǎng)小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方式,只有從最基礎的方向上保證其正確性,才能保證在后續(xù)的學生管理上做到準確,防患于未然。
二、通過日記或周記了解學生
在小學生的教育上,班主任可以聯(lián)合語文老師來培養(yǎng)小學生寫日記或是周記,來記錄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如果班主任本人就是小學語文老師,操作起來就更為簡單。文字是用來抒發(fā)情感的,班主任可以通過閱讀學生的日記或是周記來感受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習慣。這種了解學生的方式既能不露痕跡的完成,又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不失為是一箭雙雕的好辦法。
三、放低姿態(tài)和學生平等交流
在傳統(tǒng)小學教育當中,很多時候老師會抱著嚴師出高徒的心態(tài)去對學生進行管理,更有些老師認為不茍言笑才應當是為人師表應有的姿態(tài),卻不知這種方式只會拉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逐漸被學生所排斥。在日常教學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越是平易近人的老師越是容易受學生的歡迎,所以想要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去獲取信息,放低姿態(tài)后以一個平易近人的方式去和學生接觸效果要好更多。
在學生的管理當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委婉、含蓄的方式和小學生去進行溝通,小學生因為其年齡的問題,很多都不具備自律能力,尤其是當前社會的少年,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后,在學校大多也是我行我素,這就需要班主任通過溝通去了解學生這種我行我素的背后想表達的是什么,有的學生搗亂也只是認為自己缺乏關注,想要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罷了,并不是什么需要上綱上線的大問題,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學生的內(nèi)心,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四、和學生成為朋友
在日常教學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更能接受自己所認可、喜歡的老師所給出的指導,如果是更進一步把老師當做朋友來看待,更是不留余地的去執(zhí)行老師所吩咐的事情。基于這點,小學班主任就可以通過日記或是周記和與學生平等交流所得來的“情報”,對學生投其所好,讓學生能夠認可、喜歡自己,甚至是把自己當成朋友,這樣在以后再對學生進行教導的時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還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于班主任所教授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是一舉兩得的舉措。
總結:在當前新課改下,小學班主任所應當做的就是在保證學生個性的同時,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這樣做既能保證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又能保證學生不會在發(fā)展時走上歪路。希望筆者的淺見能夠引來其他小學班主任的共同探討,將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給其他小學班主任,為我國小學教育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