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揚
11月3日 晴
我的媽媽不太愛吃肉,但絕對是魚的“粉絲”,瞧!
奶奶昨天送來一份紅燒魚,今天我們便用來當晚飯菜?!伴_飯啦!”媽媽迫不及待地盛好飯,哼著小曲兒向魚發(fā)起了進攻……
“你們吃呀!”好久后,媽媽才想起我和爸爸的存在。抬頭一看,哇,不知何時,魚已經(jīng)露出大半條脊骨,而媽媽的碗旁,一座小小的“魚骨山”正在慢慢增高。見這情景,我和爸爸面面相覷——只剩魚頭魚尾了,還吃個啥呀!勉強夾了幾筷子后,我便嬉皮笑臉地作了個揖:“剩下的還是留給母后大人享用吧?!?/p>
媽媽這吃魚的本領,恐怕連貓都要佩服了。她先把碩大的魚頭咬下來,把魚腦袋里的玩意兒掏了個一干二凈,還將一個完整的魚頭分解得支離破碎,再慢慢吸取那“瓊漿玉液”。最后再夾下那全是一根根大刺的魚尾,明明什么也沒有,媽媽還當個寶貝似的捧著,一遍又一遍吮吸著那蒲扇般的尾巴,就差沒嚼了吞下去。這個時候,一條不算小的魚就只剩下一堆骨頭了,連魚嘴都微張著,空洞的眼窩瞪得圓溜溜,仿佛在感嘆:“天哪,原來我這么受人喜愛!”媽媽還嫌不過癮,又叼起那光禿禿的魚脊骨,一節(jié)一節(jié)分解下來,不光要吸干凈里面的骨髓,還要把它們咬扁,嚼了又嚼,直到再也嘗不到一點兒味道才罷休。
一條魚就這么“光榮犧牲”了。吃飽的媽媽懶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嘴邊還殘留著湯汁,活像一只滿足的貓。
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小學
點 評:
媽媽吃魚的動作,寫的真是細致,傳神哦!“咬、掏、分解、吸取、夾、捧、吮吸、叼、咬扁、嚼”這一連串的動作沒有細心地觀察是寫不出來的!這哪里是媽媽,分明是貓咪啦!愛吃魚的媽媽一下子被大家印在心里啦!
指導老師:蘇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