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沙
(杭州市余杭區(qū)臨平第五中學 浙江杭州 311100)
數(shù)學課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它沒有語文課的精彩文字,沒有英語課的新穎,也沒有科學課的上達天文下到地理;它只有幾個簡單的阿拉伯數(shù)字、點、線、面、體,可就是這些簡單的東西外加了一些數(shù)學符號,就組成了我們復雜的代數(shù)和幾何。浙教版的數(shù)學教材,每堂課不僅知識點多,練習題也多,在40分鐘的一堂課上是很難全部完成。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讓基礎較差、又排斥數(shù)學的孩子們喜歡上數(shù)學并學而有效呢?
了解學生是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學生真正的心理狀態(tài),教學才具有針對性,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分別找了成績處于好、中、差的一些同學,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不喜歡數(shù)學這一現(xiàn)象,甚至是討厭。不喜歡數(shù)學的原因也有很多:1.基礎較差,學習起來很吃力,干脆放棄;2.數(shù)學課太乏味,老師不停地說,上課總是不由自主地開小差;3.家長老師總是催著學習,較大量的習題讓他們望而生怯;4.不懂得該如何學習數(shù)學。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進入初中,學習的內(nèi)容強度都增大,教師乏味的教學、家長的過高期望,讓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采取消極態(tài)度。許多學生不愿學數(shù)學,關鍵是他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不濃。學生對他們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就會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但是興趣的產(chǎn)生和強化都離不開我們教師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能激發(fā)學習動機與興趣的教學環(huán)境,減輕學生心理負擔,讓學生有放松的時間,使身心愉悅,以增強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
1.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學時采用能吸引注意力的各種方法,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在《平行線》的教學中,要證明兩條直線平行,有三種方法: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很多的題目這三種方法都可以證明,所以每道例題在講解時,用了其中一種方法,我都會加上一句,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證明了?這個時候往往大部分同學都會集中注意力,開始找尋其他的解法。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加上好奇心的驅使,學習興趣自然倍增了。
2.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絲毫引不起學生的注意,長久以往還會抑制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身心舒暢地投入學習,形成師生互動、彼此接納的教學心理氣氛,進而調動他們的成就動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學中,主要是講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頂角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對于這一性質,學生是很容易掌握的。如果這堂課改成簡單的教師講述,學生記住,那么這個知識點只需幾分鐘就可以落實,但結果可能學生還是一知半解。所以最后采用的是讓學生自己畫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然后通過折疊實驗法,相互討論,學生自己可以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很多特點,從中歸納出它的性質。通過親身經(jīng)歷,整堂課都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總結,把40分鐘的課堂從教師手中交到學生手里,教師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實踐探究。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無拘束,真正讓學生“肆無忌憚”地學習。
3.穿插適當?shù)念}外話,喚回學生注意力
有句話叫:磨刀不負砍柴工。一堂課40分鐘,學生很難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率,上課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走神、犯困等現(xiàn)象。當班中出現(xiàn)多數(shù)同學開始恍惚,那么停下上課,講幾句笑話、說幾個故事,看似浪費了幾分鐘,可最后的效果往往勝于40分鐘滿滿的教學。如果只有個別同學,那么可以因人而異,站起來回答一個問題,或者提醒他開小差了。整堂課,有緊有松,師生之間恰當?shù)母星榻涣?,喚回學生可能離開的心,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喜歡上老師,也讓學生愛上數(shù)學。
1.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對每一位老師來講,提高40分鐘教學效率是關鍵。要達到高效課堂這一目的,我可以以問題為整堂課的線索,將整堂課用問題的形式串聯(lián)起來,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2.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而整堂課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先展示教學目標,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nèi)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關鍵,我們可以通過模型、幾何畫板、希沃授課助手等各種較為直觀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大腦,抓住學生的視線與注意力,使每一位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將所學內(nèi)容在大腦中刻下深刻的印象,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3.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使每位學生都動起來。教師引導學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學生最大程度地投入到你的教學中。課堂上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中下層的學生,他(她)需要你及時的幫助,因此在巡視時,當他們遇到問題時,我們就要給他們及時的輔導;當他們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時,哪怕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我們也要肯定并鼓勵。
有一個實驗很能體現(xiàn)競爭與合作意識:有一個瓶子,里面有6個連著線的乒乓球,但瓶口大小只能通過一個乒乓球?,F(xiàn)在有兩個小組,每組6個成員,每人拿一根線,口哨一響,就把乒乓球往外提,哪個小組最快把乒乓球拿出,哪個小組獲勝。這個實驗要學生有競爭與合作能力,6個組員相互合作,按序提出乒乓球,但又要和另一個小組競爭。
1.在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與合作能力。在數(shù)學學習當中,一個具有積極向上的良好氣氛的班集體,會促使其成員奮發(fā)上進、不甘落后;而如果班上多數(shù)人都消極怠惰,那么即使少數(shù)同學想要好好學習,也會因為難以抗拒壓力和誘惑而最終陷于“同流合污”的境地。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形成積極學習的集體氣氛。
一個小組的安排一般都有能力不同的學生,課堂上教師要安排一兩個點,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成績較好的幫助成績差一些的,形成一種互助的氛圍。學生中聰明者不驕傲自滿,而是繼續(xù)努力、樂于助人;思維不夠敏捷者也不自卑,而是虛心誠懇。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交往能力。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競爭能力。數(shù)學學習效果的檢測通過3個途徑來呈現(xiàn):上課回答問題、作業(yè)和單元檢測。上課的時候,教師總是希望問題一提出就有學生能夠站起來回答。而這種情況也會有,但是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同學的身上,大部分的學生還是坐在座位上毫無反應。這個時候,安排每一個大組組成一個小隊,集體搶答,不僅調動了課堂氣氛,往往全班同學都會參與進來,也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與競爭能力。
競爭與合作是一對矛盾統(tǒng)一體,兩者是互相滲透,又可以互相促進,他們的協(xié)調發(fā)展能推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在今天能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能力的提高,更為今后他們走向社會,養(yǎng)成了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
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時常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對成績差的孩子批評與指責,甚至是諷刺和挖苦,出現(xiàn)了嚴重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注意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注意教育的平等與公平,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指導和訓練,以此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1.不錯過任何一次鼓掌的機會
有些孩子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也較弱,對于一些復雜的題目根本無法解出;加上自己經(jīng)常性的犯錯,使得自信心不夠,連一些簡單的問題也不相信自己可以解答對。每堂課上都會有些簡單的答案需要同學得出,比方說讀一個題目或者一個定理,解答一個很容易的問題。這個時候我總是讓那些基礎較差的同學試試,在他們回答之后,總會跟上一句“很好”,然后轉向其他同學,問他是否正確,如果正確那么請大家為他鼓掌。看似一個很小的動作,剛開始也確實讓某些孩子覺得別扭;而之后,那些孩子確實漸漸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臉上也開始掛上笑容。
2.巧妙運用激勵語言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揣摩學生的認知過程,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肯定他的努力與付出。只要有一絲的進步教師就應該及時地給予肯定,讓學生樹立自信;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有時候一句贊美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說教和疾風驟雨般的批評都更有力量。
3.合理評價制度,巧妙利用激勵機制
自信是有個界限的,不到就是自卑,過了就是自負。學生當中這兩種類型的人都存在。對于自卑的孩子,教師應表揚為主,在課堂中巧妙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學習的欲望,讓他們的自尊需要得到滿足。
對于那些自負的孩子呢?教師如果是單純的表揚,那么可能就會演變?yōu)樽孕判牡母咚倥蛎?,可能會出現(xiàn)“別人的都是不對的,只有自己的才是正確的”的想法。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我們要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多問自己一個為什么,這道題除了這樣做,還可以怎么做?等等。班里有個孩子特別自信,我以為那差不多可以算上自負了,每次回答問題都非常積極,自己的解法從來不懷疑。指出了他的錯誤,還會狡辯一番。每次我都會加一句,你說得也很有道理,那我們再來聽聽其他同學的解法好不好?一般情況下,他還是能虛心接受,當漸漸領悟自己的錯誤的時候,也不會再爭論了。
那么現(xiàn)在是什么情景呢?課堂上不能講很多知識點,但是能夠把講到的都消化吸收;氣氛看似鬧哄哄的,可是每個學生的心都留在課堂上;下課了,老師夾著書準備離開,學生會說上一句把這題講完吧。作業(yè)沒有全部完成,但是都是自己做的;翻開作業(yè)本,各種顏色的筆跡都有,甚至還會有一些小紙條貼著,那是多次改正之后的。考試完之后,每個人都會笑容滿面,說著“我肯定比你好”;拿到成績,耷拉著腦袋,但是馬上抬起頭,下次我一定會更好。講評習題,一個個都豎著耳朵,不會認真筆記,只是把老師說的裝進腦袋,留著課后去消化。
總之,愛護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我們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特別關心,課下加強個別輔導,扶正他們已“扭曲”的心理,同齡人帶動同齡人,從而讓每個學生都擁有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的心底都有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