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想象力的發(fā)展。繪本精簡的文字和精美的畫面適合聽障兒童的語言特點。給聽障兒童選擇適宜的繪本,給予有效的語言輸入刺激,讓聽障兒童的語言及表達能力逐步提高,盡早讓聽障兒童回歸主流社會。
[關鍵詞]聽障兒童;繪本閱讀;個別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55-01
繪本是運用簡短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畫共同展現(xiàn)一個故事,表達特定的情感和主題的書。至今關于繪本眾說紛紜,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進入21世紀,繪本閱讀已經(jīng)成為全球時尚。繪本可以說是兒童閱讀的啟蒙源,有的繪本連一個文字也沒有,它也可以說出完整的故事或主題。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讀物,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其理解和表達能力。繪本閱讀在幼兒期發(fā)展語言獲得口語奠定了物質基礎。繪本中運用精煉的文字來構筑故事,符合聽障兒童的語言習慣,讓聽障兒童在快樂有趣的學習中理解語言及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繪本運用圖畫來講故事的方式,將繪畫藝術帶到聽障兒童的面前,用淺顯易懂的畫面讓聽障兒童懂得深邃的道理。語言的形成依賴于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要培養(yǎng)聽障兒童說話,首先要提供大量的自然且有意義的口語輸入。經(jīng)過教學的嘗試與運用,在個別化教學中運用繪本閱讀方式,就像是開啟聽障兒童語言學習的魔幻鑰匙。
一、聽障兒童語言運用發(fā)面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差
健聽兒童從出生前就開始聆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不斷積累習得語言。聽障兒童由于自身聽力的影響,難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通過聽覺獲得語言,這就降低了聽障兒童交往的積極性,進而妨礙其語言的發(fā)展。結合日常教學經(jīng)驗,聽障兒童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差,不能進行問答交流,只會鸚鵡學舌:有些聽障兒童能背兒歌,也能復述長句子,但在生活中不能與人正常交流。例如,孩子會說“謝謝”“不用謝”,但當別人對他說“謝謝”時,他不會說“不用謝”,而是機械地模仿“謝謝”。
(二)掌握語言死板,不靈活
很多被確診的聽力障礙兒童的交往范圍很狹窄,學習語言多在于康復中心和家庭之間,學習到的語言不知怎樣運用。
(三)缺乏交流的積極性
很多聽障兒童的交流很被動,康復老師讓他說什么或者問他什么,他才作出回應。
二、如何在教學中運用繪本
(一)選擇適宜的繪本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聽障兒童的特點選擇句子簡短、畫面精美的繪本,也可以讓孩子家長參與選擇,因為家長是康復的關鍵。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聽障兒童的特點選擇句子簡短、畫面精美的繪本。
(二)運用正確的繪本閱讀教學
英國作家羅杰.弗里曼說:聽障兒童被確診的平均年齡為20個月,這些孩子盡管從小接觸人們說話,但這種接觸對他們的語言發(fā)展起不了什么作用。2~3歲還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理解語言的內容和意義。所以聽障兒童的康復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搶救工程。盡早對聽障兒童進行干預訓練,孩子就能盡早回歸主流社會。在個別化教學訓練中給聽障兒童選擇適合的繪本,給予有效的語言輸入刺激。提高聽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的形成依賴于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要培養(yǎng)聽障兒童理解說話的內容和意義,首先要提供大量自然且有意義的口語輸入。結合教學實踐證明,繪本對于兒童,特別是聽障兒童的語言發(fā)展、全面發(fā)展都有不能小覷的意義和影響。如何在個別化教學中開展繪本閱讀呢?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聽力障礙妨礙了聽障兒童聽覺能力的發(fā)展。隨著使用助聽設備和進行康復訓練之后,聽力障礙兒童的聽覺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培養(yǎng)聽障兒童的聆聽習慣是獲得語言、進行自然交流、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基礎。當我們進行繪本閱讀時對孩子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
繪本閱讀要重視聽障兒童對繪本內容的理解。當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就能夠很容易建立起語言和意義的聯(lián)系。對于聽說等各方面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結合畫面說出故事內容。理解繪本上的畫面與文字的意義,因為聽障兒童語言的特殊性,需要經(jīng)過多次重復,讓孩子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lián)系。鼓勵孩子用肢體語言、繪畫等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繪本故事的理解。
比如,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這本書,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充滿想象力的畫面很有趣味性,呼應爸爸性格中的剛強和柔軟、聰明和笨拙等這些特質,把爸爸刻畫得極富人性、可愛又逗趣。很適合聽障兒童的語言習慣和感官體驗,從而喜歡上這個故事。當孩子真正理解故事傳達的意義時,也會對這些文字產生興趣,會去模仿、重復,語言和理解能力也因此會產生很大的進步。
家長和老師應該給聽障兒童多讀繪本,因為感情的關聯(lián)能讓孩子對繪本產生興趣,愛上繪本。家長親切的聲音是無可取代的,老師和孩子長期建立的感情也是不可替代的。給孩子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這樣對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有很大的幫助。講故事時老師、家長的語速、節(jié)奏、等待等細節(jié)都會對繪本閱讀的效果產生影響。
個別化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回歸主流社會,與人溝通??菰锏慕虒W和生硬的說教都不利于孩子的康復。繪本閱讀對于孩子而言,就是一種游戲和娛樂。主動親近孩子和關心孩子,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