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職業(yè)學校教師從事了十八年的體育教學工作,但因為身體的原因改教普通話(自身持有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證書,擁有多年普通話培訓經(jīng)驗),在教學過程中遇見新問題和挑戰(zhàn)。教了普通話課后意識到教體育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室內(nèi)課和室外課的教學差別真的很大。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普通話;朗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063-01
普通話課程是中職旅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學生通過一年的普通話學習必須要獲得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級乙等的證書,這并非易事,教學壓力不小。第一年教普通話課,我使出了自己的洪荒之力,課課讓學生讀和練,可單一簡單的教學方式直接導致學生上課疲乏,提不起精神,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也是異常煩悶,壓力很大,透不過氣來。這樣教下去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嗎,學生能夠完成教學目標嗎?這一連串的問題不停地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困擾著我,讓我不得不靜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我找到前輩請教普通話教學好的方法,也找到了自己教學中的問題所在。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我有了一套新思路,并將其應用在普通話教學當中。
第二天上課,我宣布新的要求:“第一,請學生自由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3-5人;第二,以小組為單位,排名前三名期終考試免考”,剛說到這兒,全班嘩然,都急不可耐地想知道如何能免考。我又接著說:“第三,遲到1次,小組扣1分;第四,每課進行朗讀或說話的PK,學生做評委,錯誤率在10個以下加1分……”我一口氣講完要求,學生也聽得聚精會神。接下去的課程,學生學習狀態(tài)明顯好了很多,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都十分踴躍。到了小組PK環(huán)節(jié),學生準備時特別積極,爭相請教老師,態(tài)度十分謙虛。上臺PK時,每組又派出最強陣容,說的人投入,聽的人專心,課堂學習氣氛非常熱烈,有時為了一個字的發(fā)音爭論得面紅耳赤。我看在眼里,樂在心中,這種熱烈的學習氣氛不正是我追求的嗎?初步的教學目標終于達到了!
朗讀作品這個單元教完以后,在教授命題說話單元時,我又遇到了難題。學生編排命題說話內(nèi)容時總是不知說些什么,總是覺得命題說話這三分鐘特別長。我也按照書里的提示多次提點他們,甚至以身說法,但仍然收效甚微。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一個關于思維導圖的帖子,突然眼前一亮!受此帖啟發(fā),我打算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命題說話的教學之中。于是在上課時,我將命題說話的題目(我喜歡的職業(yè))寫在黑板中間,讓學生大膽想象,然后到黑板上給命題添分支、寫關鍵詞。沒想到此舉一出,班上學生異常活躍,平常最內(nèi)向的女生也在分支上寫了“編劇”二字,還接著寫了“穿越”“皇帝”“后宮佳麗”等字樣,其他學生還沒有等到她寫完,就開始熱議起來,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在兩分鐘的熱議之后,我再次提出了要求,準備三分鐘,圍繞黑板分支上的任一職業(yè)準備一分鐘命題說話,說滿一分鐘的小組加1分。學生積極準備,踴躍舉手作答,出乎意外的是大部分學生都很輕松地說滿了一分鐘。接著我狠狠地夸了上臺說話的學生,同時啟發(fā)別的學生,其實命題說話就是這么簡單,抓住分支和關鍵詞,發(fā)散思維,不愁說不滿三分鐘,學生也頻頻點頭。
兩次“思變”,給我的普通話教學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活力,讓我和學生都嘗到了甜頭,不免更耐人尋味,讓我反思。
首先,教師不論年齡,都應該努力成為反思型教師,遇到問題,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應思變,積極思考采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教齡較長的老師不要做躺在功勞簿上的老教師,而要有空杯心態(tài),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樣才能繼續(xù)前行。
其次,要因材施教,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認識不夠,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也不高,教師不要高估考證對學生學習普通話的作用,而要結合學情,發(fā)揮學生團隊的作用,運用適當?shù)姆绞絹砑ぐl(fā)他們學習的熱情以及學習的持久性。
最后,命題說話是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最后一項,占40分,是分值最高的一項,也是最難掌握的一項。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較弱,知識碎片化程度較大,準備三分鐘的命題說話內(nèi)容確實較難。思維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教師采用思維導圖正好能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便于他們鏈接好碎片化的內(nèi)容,巧妙地解決教學難點。教師授之以漁,引入思維導圖的概念,啟發(fā)學生活學活用,更有利于他們掌握這種方法,為日后工作和學習奠定基礎。
經(jīng)過一年的普通話教學,我深深地感覺到學生和我自己的成長,也感覺到在教育之路上自己永遠是一個新手,思變才是自己教學的立身之本,自己以后還會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