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證人出庭難一直是當今司法中的一大難題,證人不愿出庭作證一方面會使得證據(jù)鏈條得不到很好的鏈接,不利于查明案件真相;另一方面也使得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保障.要想解決證人出庭難問題,首先應當從刑事訴訟制度方面下手,落實解決好相關的保障問題,完善證人保護機制及補償機制。結合社會制度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各方面綜合考慮,才能更好地解決證人出庭難的問題。
【關鍵詞】:出庭作證;作證義務;作證補償;證人保護
一、證人出庭制度的必要性
控辯雙方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在進行刑事訴訟活動時都應當在法庭上進行,隨著我國審判中心主義的建立與健全、落實與發(fā)展,法庭審判越來越成為司法活動的中心,而在庭審活動中要想更好地保障人權,查明案件的事實真相,則必須要落實好證據(jù)制度,其中證人出庭作證便是其中的主要一環(huán)。控辯雙方當事人為了更好地查明案件真相保護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一定程度上賦予控辯雙方合法的辯論權,而更好地行使辯論權的前提便是有更好的證據(jù)制度的保障,因此便要更好地落實證人出庭制度。
二、證人出庭制度的重點工作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尤其是當今錯綜復雜的利益體系下,存在許多無法預知的利益糾葛,因此導致影響證人使得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許多證人因為害怕打擊報復,所以寧愿將與自己無關的事情高高掛起,以防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又比如出庭作證勢必會耽誤現(xiàn)有的工作時間,導致工作不能夠很好地完成進而影響證人自己的事業(yè)進展;再比如我國的司法資源還存在一定的短缺現(xiàn)象,沒有辦法很好的滿足證人出庭作證的各方面的需要,此外還基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國民有著不愿當面作證的傳統(tǒng)的心理因素。在此我們僅僅討論關于證人的保護制度.目前來講,我國法律制度對證人保護制度的不足,證人作證后受到打擊報復等一系列不法侵害的情況較為常見,是導致證人不愿出庭作證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完善證人以及其近親屬的相關保護是當今的重點內(nèi)容和工作。
(一)在保護的主體方面:各個司法機關的分工不明確,職責過于籠統(tǒng),容易導致責任的互相推脫,爭權諉責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各個司法機關以及司法人員的積極性不高,依法辦事能力不強,職業(yè)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因此今后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各個司法機關職權明確上面,理清各個司法機關相應的職責,加強監(jiān)督制度,堅決杜絕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xiàn)象.
(二)在保護程序方面:明確證人保護的申請條件,使人們清晰地知道自己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同時落實好申請之后應當如何保護的程序,當面臨不法侵害時,有什么好的應急保護相關權利的預案以及如何采取措施等,都應當作出明確而具體地規(guī)定.
(三)在賠償方面:當出庭作證的證人由于出庭作證而遭受到一定的合法權益的損失時,相關的司法機關應當盡可能給予全面地賠償或者補償,據(jù)此以填補證人自己為了維護國家司法制度卻受到不應有的損害的心理落差.
三、證人保護方面的措施
(一)具體的安全保護措施
相關的司法機關可以在受理相關證人的申請后,一方面可以指派專門的保安人員為證人及其近親屬提供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方面的保護;另一方面法院也可以簽發(fā)書面的禁令,禁止特殊人員接近證人及其近親屬;還可以盡最大的可能為證人及其親屬提供臨時的安全住所等等.
(二)作證的經(jīng)濟補償權
證人的經(jīng)濟補償權是指證人因為出庭作證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或多或少地損失,而要想完善證人的出庭制度,相關司法機關就必須要保證證人都能夠獲得足額甚至是超額的補償.
(三)嚴格的刑罰保護
對于較為惡劣的刑事案件,打擊報復存在的幾率很大,而對于哪些因為出庭作證而受到一定的打擊報復或者是受到相關行為人的威脅、恐嚇等造成證人人身、財產(chǎn)損失的行為,或者是對于那些應當嚴格保守秘密但是采取保密措施存在缺陷的行為,應當結合刑法的相關制度規(guī)定嚴格的法律制裁措施。比如可以分別以泄露國家秘密罪、妨礙司法罪、打擊報復證人罪等罪名從重處罰。
從我國現(xiàn)在的司法制度以及司法現(xiàn)狀來看,我國目前刑事案件中證人的保護制度的完善,將會成為一個系統(tǒng)而且長久的過程,鑒于證人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證人屢遭侵害的現(xiàn)狀等方面的考量,刑事訴訟中證人保護制度已經(jīng)成為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雖然目前我國新頒布施行的《刑事訴訟法》自完善證人出庭制度以及證人的相關保護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更為系統(tǒng)和較為全面的規(guī)定,但在司法實踐中的需求還存在一些不足,距離完善的證人出庭作證制度還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的立法經(jīng)驗和相關的司法實踐,結合我國證人保護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些許構想,以推動我國證人出庭作證的保護制度能更好發(fā)展。但是,證人出庭作證的保護制度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隨著司法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地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光中.刑事訴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2]孫長永.偵查程序與人權[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
[3]潘維大,劉文琦.英美法導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任祥慧(1996.01—),女,山東淄博人,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