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全方面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音樂作為一門有涵養(yǎng)的藝術學科,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扮演著的越來越重的角色。因此教學方式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從原來單純的理論學科,漸漸開始時走出課堂,注重音樂實踐。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加深他們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對我國未來的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音樂實踐活動;音樂教學;作用;策略
音樂實踐活動的展開使得音樂教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學生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不僅僅提高了他們對音樂的認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同時也促進了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本文主要介紹音樂實踐活動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進行音樂教學活動。
一:音樂實踐活動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音樂是一門神奇的藝術,他可以通過簡單的旋律表達強烈的情感,讓人們在旋律中體會到思想情感的變化起伏。音樂可以傳達多種多樣的情感,愛情、友情、強烈的愛國情感都可以輕易地撥動人的心弦。音樂可以反映現實,顯示當代的社會風貌,表達社會文化。而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音樂中所包含的各種情感,不僅能加強對音樂的理解,更有對人生的感悟。因此音樂實踐活動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是多樣化的【1】。
(一)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創(chuàng)造力
音樂實踐活動的展開可以讓學生對音樂的了解更加深入、透徹,體會音樂的魅力。學生深入到音樂中,身心放松,可以獲得很多靈感,開發(fā)想像力,提升創(chuàng)造力。音樂實踐活動需要很多人集體參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與定位。每個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體會人物情感,體會音樂魅力,所得到的感悟都是不同的。這對于他們思想靈感的迸發(fā)都有著積極的,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心
在我們的音樂實踐教學中,會接觸到很多的民族歌曲。民族歌曲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振奮人心。例如眾所周知的《黃河大合唱》,高亢的嗓音,氣勢磅礴的歌詞,讓人從心底感到振奮;又如《我們的祖國》等等多種贊歌,簡單的旋律表達出了濃濃的情感,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演唱這種歌曲,愛國之情油然而生。而這種感覺是只有音樂才能帶給我們的,并且也可以通過音樂一直傳承下去【2】。
(三)增強學生的團結力和凝聚力
這也是音樂的一種神奇的力量,他能夠將一個團體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就像之前說過的《黃河大合唱》,需要集體的配合與協(xié)作。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同時也會加強集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四)使教師質量不斷提升
音樂實踐活動是多變的,出現的狀況有時也是不可預測的,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備課,提前了解各個學生的狀況并提出指導意見。學生的表現反過來同樣也可以促進教師的進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會使得音樂教學更加順利,更加高效。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五)增添學生的生活樂趣,豐富課外活動
經常開展音樂時間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給枯燥的學習生活增添樂趣,豐富課外活動。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學生身心放松,舒緩課堂的疲憊。課外實踐活動可以打開學生課堂中固有的思維模式,讓他們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又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從中可以感悟到更多。實踐活動的開展也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感受音樂的魅力。而音樂表演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舞臺表現力,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從緊張局促不敢表演到輕松自如鎮(zhèn)定自若的演出這種變化,也是令人驕傲和自豪的。這種變化會使學生更加的熱愛音樂,熱愛表現,更加的開朗,更加有自信,對生活也會充滿熱情,這對于學習和生活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3】。
二:如何進行音樂教學活動
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熱愛越大,對音樂的熱情越盛,就越會促使音樂實踐課程更加完善,也會促進音樂教學的發(fā)展。音樂實踐活動中,教師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在學生的音樂發(fā)展中起著指導作用。
(一)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在音樂實踐教學中是一個不可缺少、至關重要的角色。教師要做好指導作用,學生才能更好的融入到音樂實踐當中來。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以及舞臺表現力都是不同的,要保證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對老師的要求也就相對比較高。需要教師提前了解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提前做好備課,針對學生會出現的不同的問題提前做好相應的解決措施或者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在實踐課程開展過程中,做好指導工作,引導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產生對音樂的興趣,最終都能夠自信大膽的進行音樂表演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音樂實踐教學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音樂實踐活動需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任何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否則難以進行下去。我們所看到的音樂表演都是動作、語言和旋律的結合,任何一個單一的個體都不能稱之為音樂,因此教師要安排課堂理論教學與音樂實踐教學交叉進行。讓學生在對音樂知識有一定基礎的了解之后再針對性的進行實踐活動,這樣的做法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好的感悟音樂。正如我們學習的語言課程,要將聽、說、讀、寫相結合,又如繪畫課程追求線條、色彩的統(tǒng)一,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有將音樂課堂教學與音樂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對音樂的了解才會更加透徹、深刻,才會形成自己的想法,對音樂的學習也是事半功倍的【4】。
(三)在音樂實踐教學中應注重技術訓練
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基本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技術訓練。一場完美的舞臺表演,必須要以堅實的唱功為基礎。因此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應該首先著重于技術的訓練。技術的訓練至關重要,學生如果不能通過練習提高自己的技術,那么他們也很難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美。學生是通過唱功來體會音樂的魅力,體會音樂的情感。好的唱功能夠將歌曲的情感表達的更加淋漓盡致,給人以一場聽覺盛宴,讓聽眾能夠進入到音樂表達的情境當中,一起體驗音樂的魅力,這也是將技術訓練作為音樂教學實踐課程基礎的原因之一。例如,一個優(yōu)秀的游泳者,他一定是有非常堅實的游泳技術,才能熟練地在水中變換各種方式,自由自在的游泳。如果他的技術是有限的,那么它在水中一定也是有局限的,也不會有勇氣和信心做出高難度的動作。音樂的道理也是同樣的,只有具備了扎實的技能,才會有底氣,那么在舞臺上的表現也會更加自如,傳達給觀眾的也會使更加飽滿的情感。技術穩(wěn)固并不能說舞臺表現一定完美,但要想要呈現一個完美的舞臺表演,堅實的基本技術一定是前提條件【5】。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在我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重生活的品質,對音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音樂時間活動的開展使得音樂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快,越來越高品質。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對音樂的不同見解也在促進著音樂的發(fā)展。音樂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意義,音樂實踐活動也讓學生們的凝聚力越來越強,對音樂的熱愛越來越強,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越來越強。因此音樂時間活動在音樂教學中扮演者越來越重的角色,會促進音樂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戴曉敏. 簡析音樂實踐活動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 才智,2015,23:209.
[2]湛頻潔. 音樂實踐活動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和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08,03:149-150.
[3]蘇紫紅. 音樂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
[4]魏丹嬌,陳志敏. 簡析高校音樂教學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作用[J]. 大眾文藝,2010,21:288.
[5]雷濤,宋志玉. 淺談律動活動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 現代交際,2013,11:147.
作者簡介:林楦濠(1984.05—),男,漢族,碩士研究生,籍貫:廣東韶關,研究方向:音樂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