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設計發(fā)展至今,已經進入了多元的設計時代,更多的優(yōu)秀設計師開始重新審視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特質,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來引導著大眾生活和審美趨向。 中國是茶葉的起源地以及茶文化對發(fā)源地,茶葉是象征中華民族文化的商品,故對茶葉包裝設計的研究與推廣既是追求著經濟效益,又弘揚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傳統文化;茶包裝;包裝設計
一、國內外茶文化與包裝設計調查
1、外國茶包裝設計研究背景
隨著世界茶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外產品包裝的發(fā)展出各種各樣的新形式。外國的設計師們在茶包裝設計與文化推廣方面都越來越注重消費者與現代生活體驗之間的密切相連,不僅與國際市場的包裝視覺語言保持一致,使消費者對產品信息一目了然,更是在包裝上體現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元素。
各國的茶包裝因地制宜,較有特色的如:印度處于熱帶雨林地帶,木材較為豐富,故常用木材作為包裝的原材料,采用輕木為原料制作成木質包裝盒,其規(guī)格按不同的需求大致分為15克、50克和250克等,木質包裝上則會印上廣告認證信息。日本將抹茶制成粉末狀或制成膠囊,給飲用帶來極大的方便。英國常采用仿信封包裝的袋泡茶,其外包裝上印有“英國午茶”字樣和一幅溫情四溢的育嬰圖,該包裝深受婦女們歡迎。
由于木質包裝密封效果差,易受潮腐蝕,不利于茶葉的保質,而陶瓷包裝成本高且易碎,故許多茶葉公司會更加注意在茶內包裝上下功夫,彌補外包裝包裝的缺點。大部分內包裝原料用紙和錫箔,盡可能的密封,以防止外部光照和溫度、濕度影響茶葉的色、香、味,以留住茶葉原始的芳香。
2、國內茶包裝設計研究背景
中國是最早發(fā)現茶、種植茶葉、飲茶的國家,從最開始發(fā)現與利用茶葉到現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到現在,茶已是中國許多人不可缺少的飲用品。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對茶葉的包裝,隨著飲茶方式、制茶技術以及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著。不同形狀、不同時期、不同產地的茶包裝形式也各有差異。
最早的茶葉是采集新鮮茶葉在鍋中熬成羹湯食用。春秋時代,茶葉是作為蔬菜食用的,即采即用,故那時的茶葉貯藏方式是將新鮮的或者曬干的茶葉用獸皮和絲麻織物等臨時包裹。到先秦時期以后,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對喝茶開始有了講究,同時對茶的品質也有了新的要求,從而出現了專用的貯茶器皿,以保茶的品質。如包裝茶末常用的紙馕、竹器和瓷盒,包裝茶餅與茶磚的茶籠,陶、瓷、錫制成的貯茶罐等,以及包裝散茶葉的陶瓷、紫砂、錫茶罐。
3、各類茶包裝優(yōu)劣分析
如今我國的茶葉主要以袋型包裝、罐型包裝盒型包裝為主。
袋型包裝主要有復合薄膜袋和紙袋,其優(yōu)點是易印刷,防腐防潮,能很好的保護茶葉的香味,防異味。加有錫箔的符合薄膜還具有遮光性。但是由于其材質較軟,對茶葉的保護性功能較弱,防震減壓效果差,一般多用于低檔的茶葉包裝。后發(fā)展出用薄濾紙為材料的袋泡茶,喝茶時直接將茶袋泡入水中方便拿取與浸泡。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這種袋泡茶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罐型茶葉包裝主要是天地蓋的結構,有筒形和方形兩種。主要材質有金屬、陶、瓷、木、紙等。這類包裝的有點是取用方便,防壓防震性強,避光。罐型包裝的包裝工藝也比較講究,所以包裝成本較高。市面上較常見到的有一種紙復合罐裝,罐身用膠版紙、紙板鋁箔、聚乙烯等復合而成,罐子的上下蓋是金屬,有很強的保鮮效果,并且比金屬罐輕便了許多,能在不減少美感的條件下有效降低成本。
盒型茶葉包裝主要有襯袋盒裝、紙盒裝和竹(木)盒裝,包裝結構多樣,有翻蓋、天地蓋、抽屜式等多種形式,隨著包裝設計的發(fā)展,近些年來還出現來比較別致的書本式。襯袋盒包裝采用內層多為塑料薄膜層或涂有防潮涂料的紙板為材料制作,既有防潮防壓的功能,又輕便、綠色環(huán)保。竹(木)盒通常做工精細,工藝價值高,但造價較高,不環(huán)保。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經歷了悠久的歷史的沉淀、積累與洗禮,為我們的現代藝術設計創(chuàng)作帶來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在包裝設計中運用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但符合國人的審美情趣,也更能展現出中華民族自身的獨特魅力,使我們的包裝設計在國際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
1、傳統材質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我國有著長期的農耕歷史文化,傳統生產勞作材料種類繁多,用量較大的主要有木材、竹、草藤、獸骨、皮革、棉麻、絲綢、金屬、陶瓷等,這些材料也是主要的包裝材料。在對這些材質的運用中,古代手工藝人將極高的藝術審美能力與卓越的設計思維技巧結合,對包裝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創(chuàng)造出一件件極具形式美感的包裝作品。
我國的現代包裝設計中,很多優(yōu)秀設計借鑒了這些傳統材料與形式,例如包裝首飾時常常為了凸顯其做工精致,選用精致的木質漆器做外包裝;字畫常用絲綢裝裱;而陶瓷容器常用于包裝酒類、食品以及化工產品。
2、傳統圖形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圖形是設計最直觀的視覺表現形式,起著承載與傳播信息袋重要作用。采用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圖形元素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是我們將設計民族化、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手段。現在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的設計對傳統元素進行提煉,使之符合國際化審美趨勢,又不失民族特色,給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學習與借鑒元素,在包裝設計中引入傳統圖形元素是最常見的設計手法。
在中國多元化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背景之下,產生了個性迥異、種類繁多的圖形元素,在人們長期的生活勞作過程中,這些傳統的圖形元素都或多或少的被賦予了情感因素,例如代表迎祥納福、驅邪避惡、喜慶如意、長壽發(fā)財等意義的吉祥圖案,代表品行高潔的梅、蘭、竹、菊,還有從自然現象中獲得靈感的祥云紋、火紋、漩渦紋等。傳統圖形是我們最具民族特色性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品質。傳統圖形作為一種包裝設計主要的展現形式,對于提升商品的意境、表現商品的特征上有著獨特的魅力。
3、傳統色彩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是組成形式美要素中最具情感特征的一個部分,它能激發(fā)出人們對于設計作品的心理感受。
中國傳統色彩元素具有典型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具有較強的象征性和裝飾意味,能夠強烈的表達心理和情感因素。如紅色代表喜慶、熱烈、富有生命力,常用于慶祝節(jié)日、辟邪祈福;黃色代表土地和物產,常用作奢華、高貴、財富和權勢的象征。另外,受中國山水畫、水墨畫的影響,在運用傳統元素進行設計時也常常會恰當的處理留白以及圖形圖案和色彩之間相呼應。
三、結語
我國茶葉種植面積居于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的茶葉大國,更需要有良好的銷售市場,國內許多有名的茶葉企業(yè)都在保證茶葉質量的前提下慢慢開始重視茶葉的包裝,以謀求與國際接軌。國內大多數的茶企業(yè)都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在茶葉包裝設計中,但是仍然有很多問題,例如市場定位不明確,胡亂運用傳統圖案和名族圖案,信息不明確,過度包裝或是直接照搬日本和西方的設計風格,在市場競爭中打入國際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進現代包裝設計中將為我們對茶包裝的設計與創(chuàng)作帶來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參考文獻:
[1]劉軍.茶包裝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07.
[2]楊靜.茶葉包裝設計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陳筱旻(1990—),女,漢族,湖北孝感市人,美術學碩士,單位: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美術學專業(yè)碩士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