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私立大學多元化發(fā)展,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最早邁入大眾化和普及化階段,這是美國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發(fā)達國家的有力支撐。美國私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給我國民辦教育多方面啟示。本文通過研究美國私立大學的歷史、特征、教育制度等方面,淺析了美國私立高等教育與中國的不同。
關鍵詞:美國私立大學;民辦高等教育;啟示
一、美國私立大學的特征
(一)歷史悠久
成立于1636年的私立哈佛學院 (哈佛大學的前身), 是美國第一所殖民地大學, 至今已有370年的歷史。耶魯大學和威廉·瑪麗學院都成立于18世紀初,是美國最古老的十所私立大學中的兩所。由本杰明·弗蘭克林創(chuàng)辦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成立于1749年,已有著近260年的校史。
(二)宗教性
美國的大學校園里,充滿著宗教元素。一些具有宗教背景的美國大學在學術與教育中享有非常高的聲望。例如哈佛、耶魯這些在殖民地期間建立的大學,通常都有基督教新教的背景,宗教教育也是學校早期的主要課程。根據(jù)美國教育部的統(tǒng)計,有宗教背景的美國大學學生畢業(yè)率遠遠高于沒有宗教背景的學校,相應的宗教團體也不斷地為其提供資金和學生獎學金。事實上,在十九世紀后期公立大學得到長足發(fā)展之前,美國大學超過百分之八十是宗教團體建立的。
(三)學校聲望好
美國具有學位授予權的私立大學中,相當一部分是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對國家和當?shù)氐慕洕?、社會和科技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因此在民眾中都享有盛譽。在美國,很多社會的名流和精英都出自私立大學,如大家所熟知的\"常春藤\"聯(lián)盟8所私立大學(分別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耐爾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就是美國最好大學的\"第一集團軍\"。據(jù)說,美國歷史上80%的總統(tǒng)和近三分之一的院士都畢業(yè)于這8所私立大學。
(四)籌資方式豐富
美國私立大學的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雄厚的社會經濟條件為美國私立大學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美國私立大學在多元化投資的良好模式下,美國私立大學籌資充滿了可能性。在政策因素中,美國私立大學籌資模式的完善得到了法律和政策因素的保障。美國私立大學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先進靈活的教學管理、雄厚的教師隊伍等自身因素為私立大學的籌資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與中國民辦大學的差異
(一)歷史底蘊不同
1905年,中國第一所自主創(chuàng)辦的民辦大學——復旦公學,在上海吳淞創(chuàng)建,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1917年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然而因為當時國內局勢動蕩,1941年復旦大學改為“公立”。改革開放以后,個體經營首先從經濟領域獲得突破,很快在醫(yī)藥、衛(wèi)生、教育等領域也開始生根發(fā)芽,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得以再次興起。1977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全日制民辦大學——北京自修大學成立。此后40年,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雖得以發(fā)展,但民辦教育一直沒有真正獲得與公辦教育共同發(fā)展的平等地位。
(二)結構層次不同
我國私立大學的結構層次主要集中在專科,從科類結構上偏重文科,地位很難與公立大學相比。我國私立高等教育的辦學機構主要有傳統(tǒng)的學歷教育機構、文憑考試教育機構、自考助學教育機構、延伸辦學教育機構四種,只有傳統(tǒng)的學歷教育機構具有頒發(fā)國家承認學歷文憑的資格,我國私立高等教育層次結構主要集中在???,或者是不具有頒發(fā)國家承認學歷文憑的資格的教育機構。美國的私立大學結構層次很高,在科類結構上文理兼?zhèn)洌篌w可以分為私立研究型大學、文理學院和城市學院三種,不同類型的私立大學起著不同的作用。
(三)經費來源渠道所占比例不同
我國民辦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以下七項:學費、雜費、捐贈、校辦產業(yè)等、貸款、財政、其它等。其中學費和學雜費這兩項之和占了總經費收入約90%,貸款占了5.6%左右,政府財政補貼占5.4%,社會捐贈、校辦產業(yè)與服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則占很小的比重。無論是新設私立高校,還是已舉辦多年的私立高校,資金問題是制約私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關鍵。
(四)社會認可度不同
目前,社會上對民辦高校的認識仍有很多錯誤觀念。其一,認為民辦高校是游離在體制之外產物,認可度低;其二,社會對民辦高校持不信任態(tài)度,對他們辦學能力表示懷疑,家長們在孩子進不了公辦高校的情況下,萬不得已才選擇民辦高校。這些錯誤觀念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進展緩慢,民辦高校的政策不夠,造成教育競爭的不公平現(xiàn)象。二是社會公眾的思想觀念陳舊,認為無論什么都是只有公辦的才是可信的。盡管相關法律明確規(guī)定民辦教育的教職工、受教育者在法律地位、社會權利上一律平等,但民辦教育被公眾、人力資源市場認可的程度遠低于公辦教育。
三、對我國的啟示
(一)完善法律法規(guī)
當前我國民辦本科教育法律體系尚不完善,一方面,我國沒有專門管理民辦本科院校的專門機構,對民辦本科教育立法權完全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無權對當?shù)孛褶k院校立法,降低了法律法規(guī)的實用性;另一方面,盡管我國頒布了相關法律條款,規(guī)定了民辦院校享有和公辦院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但相關具體措施不明確,執(zhí)行過程中執(zhí)行力度較差,實施效果不理想,沒有從 根本上構建出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因此,政府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允許地方政府結合當?shù)亟洕逃l(fā)展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措施,切實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二)建立多渠道的籌資方式
美國私立大學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有較多的辦學經費及其來源的多渠道。我國基礎薄弱的民辦高校更加需要建立多樣化的籌資渠道,從而保證穩(wěn)定的經費來源。因此,結合我國國情,應制定適合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政府資助辦法:首先,國家可以成立“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基金”的機構,根據(jù)民辦大學教學效果的評估并結合學生人數(shù)給予適當?shù)慕涃M補助和獎勵。其次,在民辦大學開辦前及發(fā)展中需要貸款時,國家可以給予優(yōu)先照顧,甚至予以貼息補助。第三,政府向有科研能力的大學提供有關項目的研究經費。
四、總結
從歷史、社會環(huán)境因素看,現(xiàn)階段私立學校在我國的發(fā)展可以說還處于剛剛起步和初級發(fā)展的階段,有許多問題值得探索。從世界范圍來看,民營化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對中國而言,無論從供給,還是從需求的角度來看,私立高等教育蘊涵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涂臻g,相信隨著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進步,有一天中國私立教育和公辦教育會齊頭并進,中華巨龍必將騰飛。
參考文獻:
[1]吳福光,張仕華.美國私立大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貢獻及啟示[J].廣州大學學報.2000(10).
[2]馬立武.二戰(zhàn)后美國私立大學的發(fā)展及其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04(1).
[3]董圣足.美國私立高等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7(1).
[4]張旺.私立高等院校募集資金的組織與策略———以美國康乃爾大學為例[J].山西師大學報.2008(5).
[5]宋揚.中美私立大學的幾點不同初探[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
[6]鄒吉艷.美國私立大學發(fā)展對我國民辦本科教育的啟示[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3).
[7]吳志紅.美國私立大學校友捐贈及對我國民辦高校的啟示[J].統(tǒng)計與管理,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