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圣經》中說,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俊美癡情的虞姬忍了一輩子,盼了一輩子,等了一輩子,毒品的折磨、敵人的迫害沒使他倒下,愛情的背叛卻讓他不堪一擊。從清末到民國初年到抗戰(zhàn)再到文化大革命,一路走來,觀眾看到的更多是段小樓、程蝶衣這樣作為個體的人在歷史面前的軟弱無力,被時間的洪流夾裹著、趕著、被壓迫著,流露出一種無法抗拒的宿命感?;蛟S,霸王別姬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是個凄涼的悲劇。虞姬與霸王,一段流傳千古的愛戀,一曲心酸悵惘的離歌。
【關鍵詞】:人物分析;藝術特點;悲涼
《霸王別姬》講述的是京劇表演中分別飾演虞姬、霸王的程蝶衣和段小樓在清末一個戲班里一起學戲時,蝶衣對師兄小樓產生了愛慕之情。在之后的社會動蕩變化中段小樓背棄了自己的誓言,蝶衣最后拔劍自刎的故事。影片故事時間從1924年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延續(xù)到文革以后,是一個橫跨了大半個世紀的近代歷史。導演用隱晦的方式含蓄地表達了人在歷史車輪面前的無奈,表現了人性與社會的矛盾。影片中每個人物獨具特色的個性下隱藏的是屬于那個時代的大眾的悲哀。陳凱歌指導下的《霸王別姬》它選擇中國文化中積淀最深厚的京劇藝術文化和京劇藝人的平常生活,展現了當時時代背景下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對人性的思考,以及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三個人的愛恨糾纏,異性與同性感情的矛盾,小人物的悲哀在時代烘托下顯得愈加無力,他們是時代的悲劇,他們?yōu)榱诉@個時代而生也為了這個時代而亡。
一、程蝶衣:落花有意真虞姬
作為妓女的兒子,從事的又是當時最低賤的“戲子”這一行,小豆子童年的凄慘可想而知。這也為他后來一系列不合情理的做法,想法埋下伏筆。母親,是孩子最能夠依靠的港灣??僧斝《棺拥哪赣H用刀砍下他的第六指時,他們的血緣親情就被硬生生的扯斷,隨著那根斷指而消失不見。唯一一件與母親有關的東西——披風,也在師兄弟們的嘲笑聲中,被小豆子扔進火盆。
剛入戲班的時候,小豆子總是躲在昏暗晦澀的色調中,用警惕、懷疑的目光審視那些“光明”中的人們。明暗的對比更凸顯出了小豆子的孤單寂寥。
小豆子性別觀念的轉換是在他的童年,遇到小豆子之后完成的?!拔冶臼桥畫啥?,又不是男兒郎?!焙唵我痪湓挘《棺訁s始終說錯。直到那爺來梨園挑人,小石頭用滾燙的煙斗插入小豆子口中,鮮血從小豆子的嘴角緩緩流下,他終于唱對了。也開始在性別方面有了轉化,對小石頭也更加依賴。似乎這個命運多舛的孩子每一次人生的重大轉折都是血淋淋的,每一次都付出了血的代價。使他性格和性別真正變化的則是在他小有成就之時,被一個晚清的太監(jiān)凌辱。莫大的屈辱卻只能忍氣吞聲。小豆子以這樣凄厲的方式徹底告別了童年卻未能告別童年留下的創(chuàng)傷,之后的他性別完全模糊。全身心的投入到戲劇表演中,與角色融為一體。成年后,小豆子成了譽滿京城的名角——程蝶衣。他對師兄段小樓的愛慕俱增,并約定要唱一輩子的霸王別姬。在舞臺上,他們是兩情繾綣的霸王與虞姬;在臺下,入戲已深的蝶衣天真的認為他們真的會這樣一輩子。于他不瘋魔不成人生,缺乏對一切現實的考慮,心中只盼著和段小樓永遠扮下去,演下去。誠然,年少時噩夢般的經歷讓他無比依賴那個會噓寒問暖會無微不至照顧他的師兄,但“一生一世”顯然只是他的一廂情愿。從程蝶衣小時候冬夜第一次與師兄同床共枕到第一次與師兄合唱《霸王別姬》,小豆子內心就知道自己一定要當一輩子虞姬,永遠地跟在霸王的身邊。于是到后來他在單獨演《貴妃醉酒》的時候,倒在臺上的角色楊玉環(huán)是他的外貌,而內心透露出來的是虞姬的哀傷和無奈。
程蝶衣是一個可以為了愛情近乎偏執(zhí)付出的人,他冒著被人罵漢奸的危險,義無反顧地去救段小樓。雖然最后菊仙的出現讓蝶衣的拯救變成了一場交易,但那看上去卻更像是兩個爭風吃醋的女人上演的又一場勾心斗角。即使,他的付出只換來段小樓的口水、菊仙的背棄承諾,但他卻從未后悔過。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他還有什么好悲哀,還有什么值得等待呢?
當蝶衣撿到的小四師承自己卻又開始與自己爭搶角色。面對組織上派來的小四和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師弟,段小樓最終選擇了小四。臺上失去了霸王,臺下失去了小樓的程蝶衣,又怒又恨,點燃了一排戲服。熊熊的火光中,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個被遺棄的脆弱而又無助的虞姬。他的情感在這一刻終于得到了釋放。第二次感情的宣泄是在文革時,面對小樓對自己無情的揭發(fā),蝶衣再也無法忍耐,壓抑許久的情緒突然迸發(fā),他歇斯底里的怒吼。他控訴,他控訴菊仙搶走了自己的愛人他控訴這個社會扼殺了他的理想!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他有著最執(zhí)著的夢想最堅韌的信念卻沒有最合適的舞臺。他不屬于這個混亂骯臟的社會,他有自己的世界,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都固執(zhí)的抵抗拒絕被污染,他從沒有離開自己的世界。他入戲太深,已無法自拔?!安化偰?,不成活”就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二、段小樓:流水無情假霸王
對于段小樓這個人物的塑造,導演想要表現出來的不是類似霸王的正義感,只是平常人,是一個逐漸順從于社會秩序的角色。他在經歷了事事變換、人事變遷后在年老之時與影片第一場戲中顯現出順從、謙恭、諂媚一模一樣。段小樓是最現實的也是和這個世界最像的,他一早就分得清什么是演戲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師父說的“從一而終”,對他來說不過是套話。小樓與程蝶衣不同是,他演了幾十年的霸王角色,卻沒有真正領會的到霸王的氣度。他為了救程蝶衣而有求于袁世卿,最后只剩下了無助而唯唯諾諾的嘴臉;在革命小將的威逼下背叛了他最親近的兩個人這就更不用說了。最終導致結局也只能是曲終人散。一個正常的人在面對世事的滄海桑田時所做出的正常反應,或抵抗或妥協。人性的高尚與卑劣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論是替剛來戲班的小豆子受罰還是救下被調戲的菊仙,甚至因蝶衣給日本人唱戲而大發(fā)雷霆。這些細節(jié)處處都表現了段小樓作為一個正常人良知、道德的存在??墒牵瑢τ谝粋€正常人來說,生存才是最迫切的需要,為了活下去犧牲在所難免。在那個瘋狂的年代,那個民主法制被肆意踐踏的年代,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只有揭發(fā)、批斗。面對滾滾的歷史車輪,抗爭的人們也只剩下螳臂當車的悲情與悲壯。于是,他妥協了,跪在那里大聲“揭發(fā)”著蝶衣的過去,大聲叫嚷著“我不愛她,從來都沒有愛過她”。那是和他一起唱戲一起長大的師弟,那是他的妻子,是他最深愛的女人??墒?,那又怎么樣呢?這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活下去。
他是一個正常人,所以他分得清戲里戲外。而立之年,他娶了菊仙。在他眼里,程蝶衣不過是從小玩到大的師弟,感情甚篤,如此而已???,難道他真的不知道蝶衣對他的特殊的感情嗎?難道他真的不明白“說好了是一輩子,少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能算一輩子”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嗎?導演對此并未說明,可觀眾卻寧愿相信他是真的不懂。因為若他早已明白,早已了然,那蝶衣豈不是太可憐了?文革過后,師兄弟幾個一起去劇場走臺練戲,在休息時候段小樓不經意說出“我本是男兒郎”后,程蝶衣隨即脫口而出“又不是女嬌娥”,段小樓指著程蝶衣說“錯了!又錯了!”那一刻程蝶衣才明白自己本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一切都頃刻崩塌,原來自己不是真的虞姬,現實中還有另一個自己,于是在絕望之下,程蝶衣拔劍自刎?;楹蟮木障刹蛔尪涡浅獞颍涡谴诩依锿骝序?,菊仙勸阻小樓,段小樓便亂摔家具。西楚霸王不會逗蛐蛐,更不會朝著女人發(fā)火女人,而段小樓會,所以他不是真的霸王。
影片通過三位主人公的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沖突,把他們的命運放在歷史背景里,展現出他們情感上的糾結和愛恨糾纏。蝶衣從小依賴師兄小樓,更是錯將這種感情演化成愛情,然而小樓回應他的感情卻顯得曖昧與模糊不清。而小樓和菊仙的異性戀,也是菊仙的感情表現的更為明顯。段小樓始終是一個模模糊糊的情感狀態(tài),也許是因為他的內心害怕,然而這種害怕在歷史背景下的文革表現的更為明顯。意料之內這種沖突還是以生命的終結畫上了悲劇性的色彩。
三、唯有愛是永恒的主題
愛,是人類永恒不滅的話題,“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縱使是蝶衣、菊仙那樣對待愛情奮不顧身的人,也沒有辦法逃脫失敗的厄運。他們抗爭的不是與他們一樣渺小的人而是那始終高高在上的命運。無法逃脫,只能以死明志,用最凜冽的姿態(tài)表達最真實的憤怒。這,大概就是愛情真實的面目。程蝶衣做到了關師傅教誨的自始至終不背棄,對京戲藝術得熱愛從來不減退,對師哥的傾慕從來不退潮。程蝶衣演虞姬,演到了人戲不分、雌雄同體,這不僅是成就了他,當然也毀了他,舉劍自刎的一幕,不知道他在臺上演練過了多少次,終于在結束自己生命時候也如虞姬一般自刎。程蝶衣為什么要自殺呢?表面上似乎是因為他在剎那間才幡然醒悟“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他沒有辦法去接受自己的男兒身份,也沒有辦法接受自己不是虞姬的事實,無法接受著一切不是事實,無法接受自己原本擁有的生活一輩子飾演的角色竟然是虛幻的,他的生活在自己意識清醒的一刻瞬間奔潰,他不想面對,也無法接受于是自刎。霸王別姬里有愛也有情欲,只是這情欲在社會的大背景里顯得太無力,太卑微。當小豆子的六指被砍斷的時候,當小豆子被大太監(jiān)的手下扛走的時候,當霸王被千夫所指的時候,當虞姬拔刀自刎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不是不可以拯救他們,而是太無力,沒有著力點,人在洪流里活的太憋屈,太沒有尊嚴。小豆子演了一輩子的戲,卻比誰都真實,只是他的真實在那個時代顯得太格格不入。蝶衣的果敢、真誠,近乎飛蛾撲火一樣的執(zhí)著,他的堅定眼神、笑靨如花仿佛是對那個時代深深的嘲諷,他對于藝術這般熱愛,試問還有幾個人能夠達到?蝶衣對于愛情更是專注癡迷的,他癡迷于小樓的種種,依賴于小樓的存在。即便是現在的男女之間恐怕很難有這樣純粹的感情了吧?!鞍酝鮿e姬”本是一幕歷史佳話,但是在影片中將它演變成了一段梨園中的悲劇,一縷梨園的風氣,一幅時代的繪畫卷軸,一個歷史后的烙印痕跡。主人公也由兩個癡男怨女變換為兩個相互重疊的男人角色——段小樓與程蝶衣,他們一個是花臉,另一個是青衣,一個是堅毅和一個是溫柔的,他的唇吻輪廓剛毅凝固,他的眼角眉梢愛意滿溢,他是叱咤縱橫的霸王,他是自始不變的虞姬。也許什么都不是,也許只是那一個蒼涼的手勢——天黑前最后一幕灰藍,是那個特定年代下的風花雪月,是那些隨風飄遠的紅顏往事。
參考文獻:
[1]崔德全.間離與融合:《霸王別姬》的表演藝術[J].四川戲劇,2011(5)
[2]彭曉紅.《霸王別姬》:戲如人生——從程蝶衣看人性的迷失[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3]張歡.解讀電影《霸王別姬》——從結構到角色兩個虞姬[J].大眾文藝.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