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寫“自律”的文章開始多起來,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這個看起來很“隨性”的時代,少數(shù)人開始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感到自律是為了更好的自由吧,于是我就順便談一下,但更重要的是本身也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
記得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么樣?”點贊數(shù)第一的回答是:“ 我見過的最不求上進的人,他們?yōu)楝F(xiàn)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堅持不下去。終日混跡社交網(wǎng)絡(luò),臉色蠟黃地對著手機和電腦的冷光屏,可以說上幾句話的人卻寥寥無幾。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最煎熬的日子?!倍潭痰膸仔凶挚梢哉f針砭時弊,偏僻入里,把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共性問題“勾勒”出來了。靜想一下,難道我們周圍的年輕人(包括自己)不是每天上班摸魚,下班玩微信、聊娛樂、侃八卦,周末“葛優(yōu)癱”嗎?又有誰做到了每天早起堅持去晨跑,平時健康飲食,工作之余去認(rèn)真讀書呢?我們沒有自己的愛好與規(guī)劃,像是生活磨平了我們的棱角一樣,幾乎每天都是這樣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浪費著自己的生命、虛度著光陰,過著百無聊賴的人生。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受益匪淺,劇中的男主角賀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低調(diào)、自律、專一,對待工作有條不紊、胸有成竹,對待生活嚴(yán)于律己卻不失積極樂觀,對待朋友、同事尊重與禮貌并重,劇中他可以說十全十美,也是我們現(xiàn)代許多男性學(xué)習(xí)的典范,就像司科特·派克博士《少有人走的路》里有這樣一句話:“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p>
一、村上春樹的自由與自律
我們對于小說家和藝術(shù)家的生活狀態(tài)往往有著浪漫理想的幻想——他們?yōu)榱俗穼ぷ晕?,獲取靈感,隨心所欲地去體驗形形色色的生活,甚至為反抗世俗束縛,過著頹廢混沌的日子。
或許有這樣的小說家,但村上春樹卻絕對不是其中一員。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著“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日復(fù)一日地堅持慢跑,喜歡自己做蔬菜沙拉,鉆進書房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固定工作量”在我們看來近乎無聊的生活。
如果說成為小說家前經(jīng)營爵士酒吧的他還能算是“半個”嬉皮士,成為作家之后,他的生活變得比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簡單、規(guī)律和健康——離群索居,生活里幾乎只有寫作、運動、和音樂。
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堅持每天跑步,每年參加全程馬拉松,不定期參加鐵人三項。旁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而他的堅持并不是靠著什么意志力,如他所說“無論意志力多強,不對胃口的事也絕不可能連續(xù)做上三十年?!彼匾暯】担瑘孕懦志玫膭?chuàng)造力需要堅韌的體格來支持。與此同時,他還需要每日運動帶來的“多巴胺”去抵抗寫小說時沉到故事里體會到濃重的黑暗。
二、母親的平凡與自律
說起母親,雖說她沒有世俗所言中的成功與偉大,平平淡淡的過著生活,但她對生活依舊保持著她的本色。她每天早上早早起來做飯,定期打掃家里的院子,種菜、養(yǎng)花、喂家畜等,仿佛我頭腦中每想起她時,總是一種忙碌的樣子。值得慶幸地是,家里的后山腰上開了一家農(nóng)家溫泉,這不,講究生活的母親隔幾日就要去“沐浴”一下自己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
說起母親的愛好,那就是唱戲。每逢節(jié)假日,尤其是過年,母親便約上幾個同好在村上的幾個固定地方“引吭高歌”。一開始我還反對母親,覺得唱戲已經(jīng)過時了,沒有前衛(wèi)感,唱歌還可以,但是隨著我年齡的增大和思想的成熟,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越來越支持她了,畢竟戲曲是她們那個年代的“流行歌曲”,其次,人的一生短暫,有個愛好并一直追求下去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活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前幾天我和妻子回了一趟家,這不,母親又忙碌起來了,給我們已提前準(zhǔn)備好了許多吃的東西,母親知道我們上班也很累,早上的時候有意地讓我們多睡一會,自己卻早早的起來做飯、打掃衛(wèi)生,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臨走時,讓我們帶了許多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有小米、香油、土雞蛋……我知道我?guī)У牟粌H僅是這些東西,更多的是母親沉甸甸的愛。
三、我的拖延與邋遢
結(jié)婚以后,許多我舊有的毛病開始加倍地“怠慢”我的生活,甚至?xí)绊懙轿液推拮又g的感情,諸如:脫掉的衣服、襪子積攢了幾天還不洗,吃完飯沒有養(yǎng)成洗碗的習(xí)慣,胡子長了也懶于刮,說好每天讀書可是更多的是玩手機……我也知道生活上的這些“惡習(xí)”勢必會影響到我的工作,影響同事對我的看法,因為這些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生活細(xì)節(jié)實際上是你大腦中思維模式的體現(xiàn),反過來,你的思維又會決定你的行動,你的行動又決定你的結(jié)果,正如心里學(xué)家派希爾說的那樣:“習(xí)慣會變成無意識的大腦運作過程。如果長時間拖延,人們便會從根本上習(xí)慣性保持這種狀態(tài)。”
為了克服這些毛病,我開始制定己的計劃,并且努力執(zhí)行下去。實際上,對于一個有拖延癥的人來說,行動永遠(yuǎn)比制定計劃更難,一味的拖延最后只能是無謂的浪費時間,開始行動吧,正如企業(yè)家孫正義說的那樣“三流的創(chuàng)意加上一流的執(zhí)行力永遠(yuǎn)比一流的創(chuàng)意加上三流的執(zhí)行力要重要”。同時,自己在心里要不斷地“鞭笞”自己,給自己心里暗示“自己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的自己了”。多讀書、多運動、多旅行、多交流、多寫作,成為一個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