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痹谒哪昙壍恼Z文教學工作中,我做到夯實基礎,讓表達更流暢;立足課堂,讓表達更準確;設計習作,讓表達更真實;拓展閱讀,讓表達更生動。
關鍵詞:夯實基礎;流暢;立足課堂;準確;設計習作;真實;拓展閱讀
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闭Z文為交際工具,原因在于學生通過語文課堂學習表達,學會表達。所謂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表達以交際、傳播為目的,以物、事、情、理為內容,以語言為工具,以聽者、讀者為接收對象。
進入四年級以來,我的語文教學工作緊緊圍繞兩個字來展開:表達。
一、夯實基礎,讓表達更流暢。
萬丈高樓平地起,生字,應該是語文學習最基礎的部分。
認字、寫字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直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學生日后閱讀及寫作活動中起到基礎作用。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所以每節(jié)課的生字教學,我不會事無巨細地講解生字,而是采取重點突擊,各個擊破的策略。每一課的生字教學我重點關注易錯字的易錯部位,要求學生用紅筆描紅,這樣既能書空易錯部位的筆順,又能讓學生做到心生有數(shù),以后的復習也能一目了然,一舉數(shù)得。每一個詞語盤點我都要梳理易錯字易錯音。堅持每堂課聽寫五分鐘,決不允許出現(xiàn)錯別字,也不允許用拼音代替字,一定要過好生字關,讓表達更為流暢。
二、立足課堂,讓表達更準確。
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笔堑模绾斡煤眠@個例子,開發(fā)這個例子,讓每篇課文都能學有所獲,這是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自然景觀,《觀潮》中的觀察方法,《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說明方法,《鳥的天堂》的動靜結合,點面結合,《火燒云》的中豐富的想象,無不教會了孩子寫景的方法;第三組課文“童話故事”的學習,借景抒情,豐富合理的想象,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學生發(fā)現(xiàn)耳熟能詳?shù)耐捁适碌膭?chuàng)作秘訣,并嘗試用這些方法進行童話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想象世界,成功的喜悅是最美好的體驗;第四組課文“作家筆下的動物”學習了不同作家寫的同一種動物,也學習了同一作家寫的不同的動物。每一篇課文都是最好的范文,每堂課找一處,學方法,悟方法,用方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通過方法學會表達,在表達中鞏固方法。
三、設計習作,讓表達更真實。
閱讀、思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三個重要途徑,這三種學習行為必須同時并舉,缺一不可。四年級每一學期有八次作文,如果單純地對每次作文進行訓練,學生興趣不高,收獲自然不大,教學也非常機械。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激起表達的欲望,我對這八次作文進行了整合。四年級上期我將第一單元自然奇觀,第二單元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第五單元自然遺產(chǎn)這三個單元整合起來,設計了“在路上”作文系列;將第三單元童話故事,第六單元人間真情整合,設計了“最美系列”作文;第七單元“成長的故事”,我們班孩子又寫了“成長的滋味之酸甜苦辣系列”。四年級下期的作文是在四年級上期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的,加入了“我的鄉(xiāng)村記憶”系列作文,每一篇作文中,每一個文字里,都藏著孩子最珍貴的記憶。
四、拓展閱讀,讓表達更生動。
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只有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積累起來,才能厚積薄發(fā),達到所謂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這種高層境界。一旦離開了生活實踐的積累、思維成果的積累、語言文字的積累,那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千尺之臺,起于壘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唯有充分的閱讀,才能有精彩的寫作。閱讀是知識積累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通過閱讀開闊了視野,豐富了思想,積累了素材。閱讀可以影響個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個人的思想和觀點一旦形成勢必會影響下一步的寫作活動。結合學校開展的閱讀節(jié)活動,我組織班上學生進行了系列閱讀。同時,在學習“生命的意義”一組課文時,我們利用中午和閱讀課讀了杏林子寫的所有的散文,張海迪、海倫凱勒、史鐵生的作品也加入了我們班的書架。也許您會覺得我的閱讀很功利,但我始終覺得,與其漫無目的地在博覽群書,不如有的放矢地為我所用。
五、結語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躬耕在語文這篇異彩紛呈的沃土上,教材,是連接教師,學生,語文的一個重要途徑,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立足教材,讓學生透過教材充分感受語文的魅力,學習語文的方法,運用語文的技巧,學會語文的表達,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是當下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