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 重慶市企業(yè)管理學校
“電子技術”教學與實踐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
周建 重慶市企業(yè)管理學校
伴隨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化發(fā)展,電子信息化時代已經逐漸來到了我們身邊,并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與工作的重要部分。那么,對于教育界來說,電子技術的教學與實踐更加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信息化新時代的前提背景下,我國的高等院校,要綜合分析電子技術專業(yè)化教學的現實情況,在結合時代的信息化要求,對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與實踐內容進行更為先進地、科學的設計。在整體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上,要以創(chuàng)新為著力點,進行深度的改革,切實的為國家與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全能型電子技術專業(yè)化人才。
電子技術 教學與實踐 教學方法 改革與創(chuàng)新
通過電子技術這一專業(yè)在高等院校的設立,不僅能夠為我國的電子技術領域不斷的輸送專業(yè)化技術型人才,還能夠為我國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持。
多數想高等院校中的電子技術教學內容,都包含著晶閘管、變流電子技術、PWM電子技術、電力電子器件等教學內容,而晶閘管是最為重要的電子技術教學內容。晶閘管從其實際的內部特征來講,是呈現著半控型的狀態(tài)。那么,在實際的電子技術中都是以晶閘管為重心組成的電子裝置。但是其有著一定的技術性缺陷,那就是它在運作的過程中,會呈現出功率因數較低、諧波成分過大的缺陷?;诰чl管的眾多技術性缺陷,導致它早已經被全控器件所替代。
全控器件,最主要的代表就是MOSFET與IGBT。但是,雖然我國的高等院校在電子技術教學內容中有所體現,但對其的基本解釋過于簡單,以至于教師與學生無法對全控器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更無法進行實踐的操作。
基于電子技術的專業(yè)性較強,對于電子器件中的開關與對應電路模型變化的教學內容時。由于其中涉及到較多的換算公式與復雜的波形設計分析圖,導致教師在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過于吃力。除此之外,基于其本來的教學方法過于教條主義,促使學生在這一學習內容環(huán)節(jié)無法從根本上掌握這一教學內容,最終導致無法切實的達到電子技術專業(yè)化教學的成效。
基于電子技術的專業(yè)性特點,其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對于高等院校的電子技術專業(yè),應該更加注重的是電子技術的實踐應用研究。而我國目前的高等院校的電子技術專業(yè)實際情況,則是缺少的實踐教學這一部分,而致使電子技術的實踐應用教學無法實現其真正的教學目的。
縱觀目前的電子技術實際的應用中,全控器件是目前最先進的電子技術教學內容。因此,要把有關全控器件的具體理論講解與操作分析設計到電子技術教學內容中。特別是逆變的PWM與MOSFET全控器件的內容。
2.2.1 實行課前預習與課上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高等院校的電子技術教學中,要實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通過課前預習與課上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MOSFET全控器件的教學內容為例子,其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金屬、氧化層、半導體的電容等。教師要以重點內容為學生進行課前的設問來考察學生的預習情況,并在課中實行重點內容討論。在整體的電子技術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實現了較強的互動性,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電子技術專業(yè)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電子技術專業(yè)化的實踐操作能力。
2.2.2 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基于電子技術學科的專業(yè)性特征,在教學中會出現很多的線路導圖與波形圖等。因此,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網絡的應用,通過多媒體圖形圖像的展示,不僅可以減少教師課堂講解的時間,還能夠提升電子技術這一專業(yè)學科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實現線上互動交流,以此來實現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學習交流。從根本對電子技術教學與實踐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由于傳統的教學過于教條主義,無法達到實踐教學的真實目的。那么,通過在教學內容上增加開放性的電子技術實踐應用,以學生自主實踐操作為主,教師實踐指導為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技術性方針指導,讓學生自主進行電子技術的實際操作。充分的展現學生在電子技術專業(yè)學科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不再為不知為何要這樣操作而苦惱。
本文綜合分析了目前電子技術教學與實踐的實際情況,從而深度研究了電子技術教學與實踐的改革創(chuàng)新。以此,從根本上扭轉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電子技術教學與實踐中的不良現狀,為提高國高等院校電子技術專業(yè)學科的學生提高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與實踐環(huán)境。從而為我國的電子技術領域輸送更多的專業(yè)性實踐人才。
[1]胡雪梅,田林紅.《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8,06:56-57.DOI:10.16309/1007-1776.2008.06.024.
[2]高晗瓔,李文娟,劉端增,周美蘭,周永勤,金寧治.工科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6,07:34-36.DOI:2016.0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