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背景下,中國政府鼓勵高校通過多種形式“走出去”,“境外辦學”正在成為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最新一步。目前中國部分高校建立海外校區(qū)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中國高校的辦學實力及國際化水平在境外辦學實踐中得到豐富和提升的同時,中國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影響力也得到顯著提升。中國高校在推進境外辦學的過程中需要在項目評估論證、辦學定位以及教學質量保障上練好“內功”,實現真正的“走出去”傳播中華文化,讓教育真正成為中國的軟實力。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高等學校和職業(yè)院校配合企業(yè)走出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境外辦學,穩(wěn)妥推進境外辦學”。隨著國家鼓勵中國高校通過多種形式“走出去”,部分中國高校開始嘗試境外辦學,這種模式正在成為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最新一步。
一、境外辦學趨勢及現狀
當前,我國境外辦學步入難得的歷史發(fā)展機遇期。[1]我國已有至少5所大學響應“走出去”的境外辦學政策,在海外建立了分校、校區(qū)或聯合創(chuàng)辦大學,分別是蘇州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老撾蘇州大學是2012年由中國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所境外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在2015年開始招生,開設了金融學、國際商務、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12個專業(yè)。清華大學全球創(chuàng)新學院在2015年由清華大學、華盛頓大學、微軟公司宣布合作創(chuàng)建,是中國高校在美國設立的第一個實體性教育科研平臺。同濟大學佛羅倫薩校區(qū)于2014年正式揭牌,成為中國大學在意大利落戶的第一個海外校區(qū)。浙江大學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2013年簽署了“浙江大學——帝國理工聯合學院合作諒解備忘錄”,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西校區(qū)建立海外校區(qū)。中國現為全球第二大經濟綜合體,強大的國家經濟實力為中國高校“走出去”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中國高校自信地走出國門傳播中華文化既是中國高等教育實力增長的表現,更是國家實力增長的表現。
二、境外辦學助推中國高校國際化
隨著高校對大學國際化的日益重視,境外辦學為高校國際化發(fā)展提供重要平臺及資源。境外辦學使各個學科的教師輪流到海外工作,形成高校國際學術交流常態(tài)機制,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高??蒲腥藛T可直接與國外一流大學和企業(yè)進行科研合作,從而提升高校國際學術和科學研究水平。各級行政部門管理人員直接參與海外日常工作,也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在海外搭建的專業(yè)平臺及來華留學通道,使學生畢業(yè)后既可獲得當地的學歷,又能獲得中國的學位,能夠吸引更多海外學生。境外辦學將中國的教育體系與當地的教育體系相結合,近距離向海外介紹中國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成就,高校的辦學實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將提升中國高等教育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穩(wěn)妥推進境外辦學的對策建議
高校推進境外辦學需要充分認識境外辦學的經濟風險、文化風險和法律風險,并根據自身的戰(zhàn)略定位和發(fā)展目標pYrs0qF+U+JqmHOWHdXaYPOxeaftVneRNKGaLbIZflY=,積極謹慎地開展境外辦學,在項目評估論證、辦學定位、教學質量保障上練好“內功”,才能到既“走出去”,又“走得穩(wěn)”。
第一,高校推進境外辦學項目首先要做好項目評估。高校境外辦學所面臨的財務風險評估是首要任務。高校舉辦海外分校的資金來源問題,自負盈虧能力都是影響境外辦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其次,在選擇境外辦學國家以及合作院校方面做好評估。兩國政治關系是否良好,所在國教育體系是否先進完備,教育資源是否豐富,所在國政府及相關部門是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國外合作對象是否具備較成熟的國際合作辦學經驗,并提供在當地的注冊申報等一系列工作支持等,都須作為項目評估的重要因素。
第二,從國內外大學設立海外分校的實踐效果看,海外分校是否能夠良好運行發(fā)展,與校方對海外分校的定位是否清晰休戚相關。傳播中華文化是我國高校境外辦學的任務,然而在宣傳中華文化的同時,高校應當根據所在國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服務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需要,從文化的視角深入了解當地情況,開設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專業(yè)。中國大學海外分校應該避免辦成國內學生出國留學的接收地,或是只為國內師生提供海外短期培訓的平臺。境外辦學不能變成為所在國輸送生源,傳播中華文化并吸引當地生源來華留學應成為辦學的首要任務。
第三,高校應該以高質量的教育教學為境外辦學的生命線,對海外分校的專業(yè)設置、師資配備、招生資格、管理人員的規(guī)范、教學設施的配置等都要保證與母校有同等的高質量、高水平。我國高校開展境外辦學的時間不長,在國家層面專門負責跨國高等教育的外部質量保障的質量保障機構及相關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高校只有加強自身的項目管理和質量保障,把海外校區(qū)當作一個高校的品牌進行建設,才能持續(xù)地推動境外辦學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背景下,境外辦學已成中國高校“走出去”的新趨勢。目前中國部分高校境外辦學的探索性實踐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寶貴經驗。中國高校 “走出去”使教育真正成為中國的軟實力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