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足球青訓體質的大刀闊斧的改革,意味著德國足球在遭受失敗和打擊后的痛定思痛并開始著手改變德國隊的現狀。
上世紀末和本世界初老帥里貝克麾下的德國隊,要么就是毫無大賽經驗一群資質平庸的年輕人,要么就是被臨時征召入國家隊充當鎮(zhèn)隊之寶的老將,例如2000年的歐洲杯時,德國隊的組成相當奇葩,最年輕的是19歲的代斯勒,年級最大的是39歲的馬特烏斯。雖然當時的主帥后來被批評為對更衣室的管理不當,沒有威懾力,無法控制球隊。但無法否認的是這背后正是因為德國隊年青人才的青黃不接,才導致了接連的失敗。
1995年底歐盟法院通過了一項名為“博斯曼法案”的法案,這項法案的大致內容是:只要球員獲得了歐盟認可的公民資格,既可以在跟球隊合同結束以后,自由轉會到歐盟以內的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聯賽球隊,不用自己或者現球隊支付任何的轉會費。這項法案的通過,其初衷是為了保護球員的利益,但是事實上,這項法案在通過后,卻導致了世界足壇的一次混亂,因為球隊不得不支付給本隊的球星大額的年薪,最明顯的就是在這項法案成立之前,作為當時在英國足球超級聯賽的利物浦足球俱樂部效力的頂級前鋒伊恩·拉什,他的年薪卻只有5000英鎊,而且在當時已經算是頂級薪水,然而在這項法案實施后,現在英國足球超級聯賽的頂級薪水已經超過了20萬英鎊一年,名義上是保護了球員的利益,但是那些在在弱小的球隊里嶄露頭角的超級球星,卻會在合同結束以后,自由轉會至心儀的大俱樂部,然而他的前球隊,花了心血培養(yǎng)了他們,卻一分錢都得不到,得不到與這個球星身價相匹配的轉會費。所以,在我看來,這項法案的實施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球員的利益,防止球員被俱樂部欺負,不但得不到相應的薪水,還會在轉會的時候被要求支付大量的轉會費,但是,正是由于在合同結束后可以自由轉會的緣故,那些小球隊無法在該球員的身上獲得利益,這恰恰會導致小球隊的越發(fā)弱小,而超級強隊則越發(fā)的強大,這對足球的發(fā)展來說其實并不一定是好事。
不過在這項法案實施以后,當時德國足球甲級聯賽的一些球隊,也紛紛聞風而動,大肆吸納和購買超級球星,這樣做當然只是急功近利,為了短期內能讓球隊獲得好的成績,然后吸引更多的球迷前來買單觀看比賽,因為人們總是希望看到強隊之間火星撞地球般的比賽,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為弱小的球隊之間的比賽付出過多的金錢,所以,在那段時間,其實對于德國足球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從青年隊提拔上來的年青球員,盡管他是具有天賦的,但是還是必須經過比賽的錘煉才能慢慢的將天賦展現出來。但是,超級球星的引入,卻會壓縮這些年青人的成長空間,因為他們不一定能為球隊帶來如超級球星一般對球隊的立竿見影的貢獻,但是他們是球隊的未來財富,由于球隊的薪資結構和薪資空間的限制,所以其實很多有天賦的德國年青人都在這個階段被打壓被抹殺掉了,俱樂部高層都是貪戀利益的,在他們看來,既然我們的俱樂部能在購買和引入超級球星后獲得改變,得到球迷的青睞,獲得大量的財富,然后再用這些財富去購買那些正值當打之年的球星,再獲得大量的球迷的支持,以及能改善球隊的成績,這樣的過程在高層官員看來,是一個無限持續(xù)的良性循環(huán),而且在短期內,由于政策的支持,并不會產生什么樣的壞的后果,所以為什么還要花大量的心思和金錢去培養(yǎng)那些所謂的未來之星,這樣是毫無意義的做法,所以在那個時候,對于德國的年青人來說是暗無天日的,看不到希望的,就算有幸被提拔入一線隊,也會因為得不到上場比賽的機會,而蹉跎在替補席上,這樣的終極惡果就是那個時候的德國隊在國際賽場上的節(jié)節(jié)敗退。
德國足球青訓體質改革之后,涌現出來的一批又一批未來之星,不但得到了世界各大著名球隊的青睞,而且就算是在本國聯賽內效力的,也能夠在自己的球隊里打上主力,并在不長的時間段內得到成長,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一員,然后在德國國家隊獲得一席之地,而受益于青訓改革并脫穎而出,最終進入德國國家隊的一些球星都是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例如:第一次參加世界比就獲得世界杯最佳射手托馬斯·穆勒,在加時賽中打入制勝一球的馬里奧·格策,現在世界上最好的守門員曼努埃爾·諾伊爾,還有托尼·克洛斯,馬爾科·羅伊斯,梅蘇特·厄齊爾等等一批極其優(yōu)秀的年青球員,他們不但在各自效力的俱樂部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在國家隊里也都各司其職,將德國隊帶向了巴西世界杯最高的榮譽殿堂,捧得了大力神杯,并且據統(tǒng)計,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德國全隊的身價達到了5.26億歐元,是所有參加世界杯的球隊中最高的一個。而所有的這些,都得益于德國足協(xié)在本世紀初開始實行的“天才球員發(fā)展計劃”,就是這項計劃的開展,才會讓德國隊在如今強隊林立的世界足壇脫穎而出,獨樹一幟。
中國隊的國腳們以及中國足協(xié)應該從自我安慰中清醒過來,痛定思痛,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足球式微的局面,不能僅僅依靠外援為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喜悅,而是應該我們的國腳們?yōu)槲覀儙硪淮斡忠淮蔚捏@喜,因為只有他們技術的提高以及年青的未來之星們的出現,我們中國足球才能產生質的改變,我們擁有如此的龐大的人口基數,擁有如此眾多的青少年兒童,為什么我們中國足球誕生不了自己的梅西和C羅,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們只會拿著足球進行體操表演,而沒有那些在綠茵場上奔跑的未來之星,像這樣的疑問其實還是有很多的,我們球迷們都習慣了中國足球的失敗,而且足協(xié)的官員們在不斷的失敗后只會更換教練,卻不究其背后真正失敗的原因。我覺得中國足協(xié)和中國政府應該重視青少年足球的發(fā)展,因為我們一直都有一句話:少年強則中國強,這句話應用在我們的足球上其實也一樣合適,只有中國踢足球的小朋友多了起來,中國足球才會有真正崛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