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擔負著德育培養(yǎng)的重任。通過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將思想品德教育賦予至體育活動當中,能夠使理論與實踐自然和諧的結合在一起。尤其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本文結合自身在學校的教學實踐,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滲透德育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師為了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通常只重視學生身體方面的發(fā)展,往往忽視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因而導致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產生膽怯、害怕和不愿練習等等不良心理表現(xiàn),若處理不當,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這樣,作為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要從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入手,幫助學生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注重良好心里品質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學校的各項體育活動,特別是體育課同樣存在著許多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機。體育課對學生來講不但意味著身體素質的提高,還代表著緊張的學習壓力的放松,因此,體育課教學質量越高,對學生成長就越有利。除此之外,體育教育還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學生心理發(fā)展教育的主要手段,如何將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和探索。
一、結合室內理論知識滲透德育教育
體育教師應當對室內理論知識的課堂實踐教學予以重視,通過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在為學生講授相關的體育知識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對體育知識的學習充滿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了解自身的責任,進而提升學生的素質,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將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室內理論知識學習中,使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體育觀念,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學習“體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時,教師可以用“運動員對體育項目進行刻苦訓練而獲得成就”的例子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每天的上課中,都要面對全體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必須要有嚴肅的作風、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以理服人的品格。也就是說我們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及生活作風,要在不經意之間帶給學生影響。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為了給予學生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斌w育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對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有莊重嚴肅的風度,又要有健康、有朝氣的體魄。有強烈的敬業(yè)精神,更要以良好的師德、扎實深厚的理論基礎、專業(yè)技能去教育學生,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在學生心里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例如,對待那些能力較低,組織紀律性較差的學生要耐心幫助,絕不用諷刺的語言來刺激他們,更不能以任何理由侮辱謾罵他們,同時還得教育其他學生要關心幫助他們。對待體育骨干、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從嚴要求,絕不袒護他們的缺點。通過教師的態(tài)度讓學生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懂得為人處世的正確觀念。
三、利用體育課上的突發(fā)事件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課堂上的意外情況時有發(fā)生。當遇到突發(fā)事件時,教師必須冷靜,及時處理,分析主客觀原因,把事情縮小,盡量不影響到課堂教學;要保持教師的威信度,用教師特有的教學機智靈活應對。當發(fā)生的事情較小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處理,從而深化認識,辨別是非,教師再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此外,教師要善于利用偶然事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在競技活動中,有學生在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恰當的鼓勵與表揚,這對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很有用的。
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挑戰(zhàn)極限,提高自身素質。體育和德育教育相結合,也使體育從美麗、正義、勇氣、榮譽、樂趣的內涵中詮釋了和平與友誼、團結與進取、公平與公正、奮斗與參與的精神,體育精神體現(xiàn)著人類德育教育的高尚精神。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沙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