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相城區(qū)渭塘第二中學,江蘇 蘇州 215131)
【摘要】《孔乙己》這篇小說,作者魯迅先生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教育下靈魂被扭曲的讀書人形象,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本文通過詳細闡述了孔乙己的語言,進而對孔乙己扭曲的靈魂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孔乙己;語言;靈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作者的重要任務是塑造典型人物。因為它是反映生活的手段。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透過“我”,一個酒店小伙計的眼光的觀察,寫出了孔乙己的悲劇的一生。給我們展示一種人的生存狀態(tài),特別是底層人的生活狀況。作為中學生,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自然更多的是關(guān)注人物的形象。
一、“竊書不能算偷”“君子固窮”
“孔乙己是一個飽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的可憐蟲。他曾讀過書,靈魂深處浸透了孔孟之道,能說“滿口之乎者也”的文言,又“寫得一筆好字”,“但終于沒有進學”。他向往科舉,雖然連半個秀才也沒撈上,又貧窮如洗,可是向上爬的思想依然沒有喪失。他認為讀書人高人一等,所以當眾人取笑孔乙己臉上又添新傷疤了,并且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得東西了?!笨滓壹罕愀呗暊庌q,“睜大眼睛”“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用竊書不能算偷”矢口否認事實。細讀這處,我們不禁會發(fā)現(xiàn),“偷”和“竊”本來就是一個意思,但是在孔乙己看來,“竊”似乎比“偷”更高雅,更能顯示讀書人的身份。但是殊不知,他的尊嚴早被吃進了肚子;誠信、自強早已成為歷史。東西偷了不敢承認,不屑于承認,被指證了還以為諱飾。他還搬用“君子固窮”的孔孟言論來標榜自己的清高。“君子固窮”,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說的是孔子在陳國斷了糧aaf817c81e153c97a029d4b7cd8d8217,跟隨的人都餓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憤憤不平地見孔子說:“難道君子也有無路可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本來就是無路可走的。”說得更明白就是:君子的路是不好走,但君子還要走下去的,否則就是小人一般胡作非為了。而這一典故居然成了孔乙己自己能安于窮困的辯解。最終在酒客們“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的取笑之下,孔乙己只能以“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語言來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極度難堪。
二、“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賬要用?!?/p>
更為致命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育理念使身為讀書人的孔乙己的價值觀產(chǎn)生了與自己實際境遇完全不符的可怕錯位。小說中接下來的敘事告訴我們,在別人眼里一錢不值的“讀書人”身份被孔乙己自己過分崇高化,從而導致他蔑視“下品”的工作,“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在這里,魯迅實際上曲折地批判了封建社會以科舉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悖論性與悲劇性:教育的結(jié)果不僅沒能使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有所提高,相反,卻使他們從正常人變成一個個沒有任何生存能力的廢人。假使孔乙己能夠放下他那讀書人的臭架子與虛榮心,腳踏實地,憑他的才能,靠賣文字賺個飯飽酒足毫無問題??上У氖?,面對一個占壓倒性地位并遮蔽一切的時代思潮,像孔乙己這樣的弱小的個人是很難超越其局限性的。
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中,孔乙己自然是寂寞的,在咸亨酒店他也只能是一個笑料。不幸的孔乙己“便只好向孩子說話”,并要去考小伙計寫“茴香豆”的“茴”字。要認真地告訴小伙計,“茴”字有四種寫法。但是孔乙己學的這些知識連“我”這個小伙計都不屑一顧。在封建教育制度下,只有那種能使人撈個一官半職并帶來榮華富貴的“知識”才是真知識、受人尊敬的知識。相反,不能使人官運亨通、不能給人帶來現(xiàn)實利益的“沒用”的知識不僅一錢不值,甚至連它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也大可置疑。孔乙己作為一個貨真價實的“讀書人”的身份之所以得不到確認,究其原因,是他的知識不僅沒能給他帶來官位、黃金屋、顏如玉,相反卻成為他貧窮、恥辱的根源。也許孔乙己學的真是些“沒用”的知識,但這顯然已經(jīng)成為他作為讀書人的驕傲。由此來看,孔乙己是太天真了還是不夠世故呢?孔乙己后面的一句話,就讓我們豁然開朗?!斑@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賬要用。”孔乙己并非做專業(yè)研究,他只是把“茴”的四種寫法作為將來做掌柜而必須要學的知識,這樣的意識顯然是十分可笑的。
三、“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因為過分崇尚自己“讀書人”身份,導致孔乙己蔑視“下品”的工作,“不會營生”,所以孔乙己是貧窮的,但還舍得把自己可數(shù)的幾粒茴香豆分給孩子們吃。盡管每人只有一顆,但也足以表現(xiàn)出他的善良。當然,即使在這樣的時候,孔乙己也是迂腐可笑、酸氣十足的。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滓壹褐嘶牛扉_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對孩子們說:“不多了,我已經(jīng)不多了?!比缓笾逼鹕碛挚匆豢炊梗约簱u頭自言自語地說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焙⒆涌粗尚Φ纳袂?,在笑聲中走散了。而作為讀者,看著孔乙己搖頭光晃腦的神情,不禁激起了我們更多的思考??滓壹菏强蓱z的,為了能夠進學,他終年寒窗苦讀,搞得自己喪失生活能力,不僅如此,連說話都似乎神游其中。即使跟孩子說話,也還“多乎哉,不多也”,真是可憐可嘆。
“多乎哉,不多也?!笔呛我饽??話說《論語·子罕》中,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弊勇勚唬骸疤字液?!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笨鬃诱f自己小時候生活艱難,所以會干一些粗活。這些技藝對君子來說算多嗎?一點也不多??滓壹航枳孀谥饬⒆约旱难?,卻是斷章取義。
綜上所述,我們從孔乙己寥寥數(shù)語中,看到了他的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看到了他學著沒用的知識,說著斷章取義的話。他的迂腐與麻木,使自己深深陷入自欺欺人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省。一個讀書人的靈魂完全被扭曲,最終走向被吞噬的命運?!犊滓壹骸愤@篇小說,作者魯迅先生正是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教育下靈魂被扭曲的讀書人的形象,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