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qū)臨江鎮(zhèn)年豐小學,廣東 河源 517000)
【摘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是當前課改的主要任務,而激活語文課堂氛圍是實現(xiàn)這一任務的前提條件。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要精心準備,建立起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其次是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采用靈活多變的教法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最后是應注重創(chuàng)設情景,巧設“懸念”,激活課堂的氛圍,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激活;氛圍;激趣;懸念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但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比較沉悶單調,枯燥無味,缺乏活力和生氣,難于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形式呢?我認為,要激活語文課堂的氛圍,就應該在教學內容上積極引進“活水”,在教學思路上努力創(chuàng)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把學生教“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探索和嘗試:
一、要激活課堂氛圍,必須充分地做好課前準備
俗語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課前的準備工作:(1)認真?zhèn)湔n。備教材,備課本,備學生,備自己,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胸有成竹,這是創(chuàng)建課堂良好氛圍的前提條件。(2)良好的“第一印象”。當自己走進課堂的一剎那,全班同學的目光都會聚焦在自己的身上,因此,衣著整潔、清新大方,外加少許的時尚是我必須考慮的問題。同時將微笑帶進課堂,微笑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關愛、信任和老師對自己的欣賞,又能讓老師以愉快的心情,更加清晰的思維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同時還能熏陶、感染學生。(3)上課開始時,做一些輕松愉快的事。例如做做眼保健操、唱唱歌、背背詩、說一個小故事或一句名言警句等,目的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做既激活了課堂氣氛,又為講授新課作好鋪墊。
二、要激活課堂氣氛,必須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在教學中,以生為本,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之間只有互相尊重,彼此合作,充分信任,教者教學才能激情飛揚,生動傳神,學生學習才能興趣盎然,聚精會神。
如教學張繼的《楓橋夜泊》時,我故意在黑板上寫上:“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蔽覄傄粚懲?,學生就爭先恐后地說:“老師,你寫錯字了。”這個說:“是烏,不是鳥,寫多了一點”;那個說:“風字寫少了木子旁”……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議論紛紛。我并沒有因學生指出我的“錯誤”而生氣,反而高興極了,因為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我趁機贊揚說:你們上課真認真,太感謝你們幫老師改正了錯別字。學生在平等、和諧、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自信,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活躍的課堂氛圍再次掀起高潮。
三、要激活課堂氛圍,必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轉變教育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才能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演(游)戲激趣法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低年級應以游戲激趣為主,高年級則應以演(課本?。蚣と橹?。由于學生對“演”有強烈的興趣和愛好,故不能嫌煩或怕學生演不好而不去組織實施。陶行知曰:“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分不開的?!比缃虒W《奴隸英雄》一文,我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引導他們分角色進行演練,學生紛紛躍躍欲試,興致勃勃,頓時來了精神……
(二)體驗式激趣法
何謂體驗?是指學習者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和互動,從而掌握某些技能,最終形成能力的過程。通過體驗式教學,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如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題《秋游》,學生拿到了文題后,大部分小朋友緊皺眉頭,咬著筆尖,半天寫不出幾個字。問其因,都說無東西可寫。為此,我立馬組織了秋游活動,回來次日的作文課堂沸騰了起來,學生爭先恐后地說起了自己這次游玩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同小組的同學還爭相補充,真是說得熱火朝天。
(三)運用多媒體激趣法
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的圖像、游戲、動畫、聲音的展示,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于好奇心極強的學生來說,頗具吸引力。如《老人與海》這篇課文,因內容冗長,學生不太愿意仔細閱讀,領悟的內容也非常膚淺,我就運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景,接著播放這個片段,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興趣的閘門一經(jīng)打開,良好的課堂氣氛就形成了。
四、要激活課堂氛圍,必須注重創(chuàng)設“懸念”
低效的課堂如一潭死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因缺少生生、師生的互動,不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不善巧設“懸念”,故課堂毫無生氣。高效的課堂猶如一泉活水,生生不息,波瀾不驚,高潮迭起,奏響快樂的生命之歌。生生、師生互動的頻率高,氣氛活躍,學生在老師設置的“懸念”中一次又一次地把課堂氛圍推向最高潮。
如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我巧設了如下懸念:為什么周瑜要讓諸葛亮造箭?諸葛亮明知三天造不好十萬支箭為何敢立軍令狀?周瑜為什么不給諸葛亮造箭的材料?諸葛亮為何要向曹操借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馬上被激活了,他們立刻動手、動口、動腦,進行熱烈的討論。當一個個懸念被破解,學生終于撥云見霧,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與“妙”,從而領會了文章的中心。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活躍、互助互愛的班級氛圍。激發(fā)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我們要結合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和學科特點等因素,靈活地采取新穎的教學模式,激活課堂的氛圍,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殿堂里自由地翱翔!
參考文獻
[1]王麗.如何上好課——精彩教學案例集萃(小學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2]徐世貴.新課程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4.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