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
【摘要】英語生活化,讓學生學習有用的英語,在生活中運用英語,是《新課標》的 “做中學”、“學中做”的主題要求。文章主要從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自主交流的時間、自主展示自我的機會等方面論述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初中英語 生活化 情境 拓展
初中英語現(xiàn)狀不容樂觀——費時多、收效低。新課改的重心就是改變英語教學的繁、難、偏、舊以及“知識至上”、脫離生活實際等。英語作為交際語言,語言的構建、實踐、運用,只有在生活中才有意義。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引領學生自己往前走
語言具有雙重性質——實踐性和活動性。想要突出語言的這雙重的性質,教學活動應具體化,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生、自主展示的空間,引領學生自己往前走。
如在進行《牛津初中英語(2013譯林版)》(以下均以該套教材為研究素材)七下Reading板塊What a brave young man教學時,筆者呈現(xiàn)孫太太家的廚房失火,孫太太雙腿受傷,無法從大火中逃脫出來的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If you were Mrs Suns neighbour, and you were just at home, what should you do?引領學生走進情境中,走進文本,暢所欲言,為閱讀的有效性埋下伏筆。
二、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促使學生自己去鍛煉
體驗生活、經(jīng)歷學習過程,是新課標賦予我們的要求。我們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生活經(jīng)歷中提升語言學習能力。
如單元DIY的Welcome to the unit時,教師拋出一個問題:If you want to do a DIY—to make a flower for your mother, what will you need?這個問題給出后,停下教學的腳步,讓學生自主探討DIY時,需要的工具,工具名稱的學習,自主探討、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知識構建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較之于教師直接教這部分的單詞,包括glue、rope等,然后再以What is it used for?等進行機械的討論,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學習更有趣,課堂更具活力。
三、給學生生活問題,讓學生自主展示自己
英語的主要性質是交際,是運用。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滿堂灌,學生機械跟從和盲目跟進,毫無興趣可言,學生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課堂效率低。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前提是給學生一個任務,一個問題,讓學生在問題和任務的引領下動起來。
如八下Past and Present單元的Task的教學,在寫作前,學生需要積累寫作素材,來解決無話可說的尷尬。而教師在學生寫作前,先整理思路,設計問卷調查,擬定問卷的問題,再進行走訪和調查,記錄調查的結果,并將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課堂上反饋給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再在這個基礎上寫作,設置開放式的寫作形式,開展開放性的問卷調查,從而開放教學寫作課堂的構建,為學生寫作打開了思路,也提供自主活動、自主展示的舞臺。學生真實的生活,豐富了寫作課堂,豐富學生的體驗,也讓寫作課堂不再乏味,并因生活和活動而多了一份精彩。
四、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自主交流
情境是語言學習的隱形翅膀,是語言有效學習的催化劑。情境,不僅彰顯英語生活化的色彩,也給學生經(jīng)歷學習、經(jīng)歷探究、體驗生活而保駕護航。
如9上Unit3 Teenager problems的Welcome to the unit時,先呈現(xiàn)出生活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困惑,如Sleep too little. Too much homework. So few friends. Too noisy at home...然后,教師引導學生:In our daily life, everyone has problems. What problem do you have?Can you say it out?We may give you some advice.
如此的課堂不再是知識灌輸?shù)恼n堂,而是解決生活問題的課堂,學生積極性高、效果好。
五、給學生生活化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
問題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引發(fā)學生思維和探究。教師應結合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主動交流,發(fā)展語言能力。如Teenager problems的Reading的閱讀,筆者改變講讀式教學,而是以故事的形式,敘述Millie和Simon的所面臨的困惑,Millie和Simon的問題,是學生的大眾化的生活和學習的問題,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為此,教師提出問題: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Can you give them some advice?類似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自主交流,將課堂推向高潮。
再如教學Life on the Mars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年后,地球人數(shù)劇增,地球無法容納如此眾多的人的情境時,教師提出問題:Where will the people live?If we can live on other planet, such as Mars, Can you imagine the life on Mars?這樣的問題引導,激發(fā)學生興趣,促其自主交流,自主討論,課堂氣氛濃厚自不待言。
生活化課堂的構建,從內容、到方法、到模式等,都需要以生活實際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經(jīng)歷生活、探討生活的平臺,課堂因生活而精彩,因生活而充滿生機,因生活而高效。
參考文獻:
[1]諸云華.新課標下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07).
[2]談曉培.讓現(xiàn)實生活激活傳統(tǒng)課堂——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對策探討[J].校園英語(下旬),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