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
摘 要:高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每一位教師和管理干部都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干部隊伍,給學生指明方向,提供智力支持,使學生可以茁壯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建設者。管理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管理干部的合理配置和協(xié)調運轉,教師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為此,對管理干部進行培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祖國未來的發(fā)展。文章主要探究了高校干部培訓中的問題、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策略,以期促進高校干部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高校干部;培訓;問題;原因;解決策略
一支精干高效、銳意進取的管理干部隊伍是推動學校發(fā)展、創(chuàng)辦特色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決定性因素。為此,高校干部的培訓在高校發(fā)展過程中應該引起重視。干部們要通過培訓,敢于管理、嚴格管理、善于管理,帶動全校師生共同進步。
一、目前高校干部培訓中遇到的問題
首先,高校干部培訓的方式比較單一,往往是通過講座的形式來學習,學習的內(nèi)容一般都是老生常談,沒有什么新意。這樣的培訓方式會導致一些管理干部的思想無法解放,認識不到位,而且能夠參加培訓的人員也是有限的,培訓的機會并不均等,很多有抱負、有理想的干部都沒有參加培訓的機會,就算是有機會參加培訓也會感覺培訓形式單調、內(nèi)容枯燥,不能激發(fā)干部的學習欲望和事業(yè)心。其次,培訓往往是對理論性的知識進行講解,而實踐操作甚少,這使得干部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有很大的差距,很難在實際管理中靈活應用。最后,高校干部的培訓很多都不系統(tǒng),只是為了應付培訓而進行的培訓,并沒有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培訓策略和培訓方案。
二、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首先,隨著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師資隊伍建設總是跟不上,很多學校都是把收入分配、職稱評聘制度向教師傾斜,培訓機會也都是傾向于教師,對管理干部的培訓相對少些。學校認為對教師的培訓會更加直接、更加具體地看到效果,能夠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德育水平的提高,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促進學生素質和學校知名度、美譽度的提高。其次,在工作中管理隊伍工作負擔與待遇反差較大,這使得管理人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卻沒有太多的收獲,使得他們對工作沒有太大的興趣,在參與培訓和學習中也沒有很大的動力,不會在培訓中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后,由于培訓的方式比較單一,干部對培訓的內(nèi)容并不感興趣,使培訓失去了意義,沒有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調動管理干部的積極性,不利于干部進行知識的補充和領導能力的提高。
三、高校干部培訓的有效策略
1.明確培訓目的
在對高校干部進行培訓時,首先要有明確的培訓目的和培訓方法,使得管理干部在某一個方面能夠有所提高。每一次的培訓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在培訓伊始就對干部明確培訓的目的和方向,促進干部向著培訓目標探究和思考,進而可以順利地完成培訓。例如,是對管理方式進行培訓,還是對管理能力進行培訓;是對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進行培訓,還是對管理干部的工作熱情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培訓,在培訓前就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確保培訓達到理想效果。
2.突出培訓的主題
(1)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對干部進行培訓時,要使干部了解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使干部深入了解國家的發(fā)展方向和制度要求,從而在管理中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更加堅定地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干部在為學校設計新的制度、新的發(fā)展策略時都要以國家的大政方針為指導,圍繞著國家的精神實質和思想觀點來制定學校的管理政策,確保學校的發(fā)展方向能夠與國家的發(fā)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2)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對高校干部的培訓中,要指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對這些講話的學習來提高管理干部的政治覺悟。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會促進管理干部更好地推動管理工作,將學校的發(fā)展和進步推向新的高度。通過對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干部的認識會提高,使命感、責任心和事業(yè)心會增強,進而在工作中投入熱情,用高尚的思想和認識來指導自己的工作,更好地為學校教職工服務。學習過程中,干部們要深學細研,領會精髓要義,自覺應用到管理工作中,從而協(xié)調發(fā)展管理工作,幫助師生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突出對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在對高校干部培訓中要突出對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使干部明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進而把帶動高校的發(fā)展和進步提升到一定的認識高度上,帶著熱情進行管理工作,忠實履行管理部門的職責。高校管理能夠得以快速發(fā)展就是因為管理干部能夠發(fā)揚黨的“實事求是”原則,在工作中能夠從實際出發(fā),針對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避免憑感覺、想當然,確保高校管理模式可以始終圍繞著黨的路線和方針,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到管理規(guī)范、到位,達到預期效果。
(4)圍繞服務師生而強化專業(yè)能力。對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培訓要圍繞服務師生而強化專業(yè)能力和管理能力,使管理干部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更適合師生發(fā)展的制度和政策,進而促進學校的發(fā)展。管理干部的業(yè)務素質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夠更好地對師生進行指導,促進師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增強自己的管理能力。
3.豐富培訓的方式
(1)主體班相互交流。在對高校管理干部的培訓中,要通過主體班的方式來培訓,使培訓班級中的干部可以相互交流,討論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自己對管理的看法認識,在溝通中不斷地開闊視野,形成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主體班是管理干部提升自己的舞臺,在這里管理干部可以與其他管理干部進行相互學習,利用互幫互助的方式來協(xié)調發(fā)展高校管理干部和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主體班的學習和相互溝通會提高干部的認識,使其學習更加先進的管理理念,在自己的管理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整合和實踐。
(2)專題班提高認識。在對管理干部的培訓中,每一次培訓都要有一定的主題,如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策略、管理價值、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學校制度的制定,等等。每一次的培訓都應該是有陣地性地培訓,使管理干部通過學習可以開闊視野,了解豐富的管理形式,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通過針對性的培訓,在專題班中干部會不斷深化認識,減少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依賴,突破管理中的“瓶頸”。
(3)示范班以點帶面。在對干部的培訓中要找到一些示范性的好實例進行示范和講解,使所有的干部都能夠學習到優(yōu)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進而將其引入學校的管理中。通過對先進管理經(jīng)驗的學習,刷新廣大干部的認識和理念。這種示范會使全體干部思想轉變,達到與時俱進,進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思想認識。
(4)業(yè)務班完善能力。通過干部業(yè)務知識的學習,干部會學習到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用制度來激勵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找到有效的評價機制,用評價來促進師生積極主動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營造激勵創(chuàng)新和鼓勵優(yōu)秀的良好氛圍,使全校師生可以形成相互團結、奮發(fā)向上、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同時還要學習如何建立有效的績效機制、考核機制、激勵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等等,結合有效的機制和學校的實際來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實現(xiàn)團隊合作、共同進步。
總之,在高校系統(tǒng)建設中要有一支素質優(yōu)良的干部隊伍,為學校的發(fā)展和提高而不斷地出謀劃策,制定出有效的策略和方針,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共同促進學校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愛華.新時期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4.
[2]陳秀霞,黃思翔.我校管理干部隊伍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6(4).
(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