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摘要】本文論述初中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措施:學期初結(jié)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制定該學期的課外閱讀計劃;每周開設(shè)一節(jié)閱讀課,師生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寫讀書筆記;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成果交流活動,如千字美文賞讀、小朗誦會等。
【關(guān)鍵字】初中生 課外閱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A-0056-02
2011年版的《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第四學段(7—9年級)學生要“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而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边@很好地說明了課外閱讀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獲得對自然、社會、生活的認知,從而更大地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也更好地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進而不斷地完善自我。因而開展課外閱讀就成為新課改下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有賴于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那么初中語文教師如何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逐漸愛上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質(zhì)量呢?下面筆者就簡要談?wù)劚救酥笇W生開展課外閱讀的一些做法。
一、制定學期課外閱讀計劃
有些語文老師在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時,沒有將課外閱讀計劃寫進去。如果開展課外閱讀沒有計劃,那么課外閱讀的成效就無從談起。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應(yīng)有計劃,閱讀的時間也應(yīng)做好預(yù)先的安排,如何開展也要事先進行預(yù)想、推敲。如此有計劃地進行,方能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
在每個學期初始,筆者都結(jié)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制定該學期課外閱讀計劃。如本學期筆者教的是八年級下冊語文,結(jié)合學生與教材實際,本學期的課外閱讀活動任務(wù)安排如下:
必讀書目:《海底兩萬里》《名人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琦君散文》;《讀者》《青年文摘》。
選讀書目:《屈原》《淚與笑》《先知》《沙與沫》《沙鄉(xiāng)年鑒》《沈從文散文選》《汪曾祺散文選》《俗世奇人》《北京城雜憶》等;《意林》《智慧》《美文閱讀》《成長之路》等。
二、每周開設(shè)一節(jié)閱讀課,師生共讀
筆者選定一節(jié)語文課作為閱讀課,專門讓學生在課堂上讀書。所讀的書籍主要由老師幫學生到閱覽室、圖書室去統(tǒng)一借回,學生也可以閱讀自己去借閱的書籍。雜志主要精選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優(yōu)秀期刊,如《讀者》《青年文摘》《意林》《智慧》《美文》《男生女生》《世界博覽》《成才之路》《大自然》《中學生博覽》《演講與口才》《文苑》《中國校園文學》《少年文藝》《科技博覽》《民間文學》等,圖書主要借閱本冊推薦閱讀的書目中的書籍。
在閱讀課上,筆者只要求學生安安靜靜地閱讀,沉浸在書的海洋中,領(lǐng)略人生、世界的奇妙,筆者不做過多的指導干擾,還原本色的閱讀。同時,筆者也在教室里與學生共讀,用自身的示范作用來影響學生,即使有些學生開始時做得不夠好,如偶有開小差,或講小話議論書中內(nèi)容等,但是在筆者長期的行為影響下,也都能漸漸地步入正軌,安安靜靜地閱讀,沉浸于書籍之中,逐漸體會到閱讀的樂趣?,F(xiàn)在,可以說,語文科的閱讀課是學生雷打不動的保留節(jié)目,學生說:“誰占用我們的閱讀課我們就跟誰急?!?/p>
此外,筆者還指導學生多利用課余的零碎時間,如午睡前、上晚自習之前見縫插針地閱讀。這樣一來,學生日積月累,所獲得的知識就有如涓涓細流漸漸匯成了一片大海。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視野也更開闊了。
三、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彪S著閱讀課的深入開展,學生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也都有了較大的提升。這時候老師就應(yīng)適時地對學生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讓學生積累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好素材,或記錄在閱讀過程中的點滴體驗與感悟。具體做法如下。
(一)讓學生摘抄美句、美段或美篇,并進行賞析
筆者要求每名學生都備有一本專用的“素材積累本”,專門用于摘抄積累自己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美句、美段或美篇,并進行賞析。學生于每周星期五把“素材積累本”上交給筆者檢查,筆者檢查后及時反饋學生摘抄的素材的質(zhì)量,對摘抄文段質(zhì)優(yōu)且賞析精到的學生給予表揚。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很有成就感,參與的熱情就高漲起來了,而且會在書寫、選文質(zhì)量、賞析鑒賞等方面更努力,力爭做到更好。
這樣的做法,既為學生的寫作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鮮活的素材,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讓學生在課內(nèi)習得的閱讀鑒賞能力得到有效遷移與進一步提高,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讓學生寫讀后感,多練筆
有句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道出了閱讀過程中個人理解的特性——每個人會因自己的知識水平、閱歷等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與體會。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理解與體會記錄下來,就是讀后感。別小看這些點滴的體驗與感悟,它可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大法寶!至于讀后感的篇幅,教師不必作硬性要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由發(fā)揮、自由寫作即可,久而久之,教師會發(fā)現(xiàn)即使沒對學生作硬性的字數(shù)要求,但是學生寫的讀后感會越來越好,篇幅也越來越長。
總之,筆者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收獲了滿滿的驚喜!既讓學生把自己閱讀的知識更好地內(nèi)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養(yǎng)料,又讓學生在長期的讀寫積累訓練中強化、提升了閱讀鑒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良性循環(huán)。
四、開展多彩課外閱讀成果交流活動
一個蘋果和一個蘋果交換,最后得到的仍然是一個蘋果。而一個思想和一個思想交換,最后收獲的是兩種思想!可見,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后讓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碰撞是多么的重要。而這就有賴于我們在班級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交流活動,給學生搭建一個思想交流的平臺。筆者主要通過以下四種形式開展課外閱讀成果交流活動。
(一)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會
筆者根據(jù)語文教學實際開展靈活多樣的課外閱讀交流會,為學生搭建一個思想交流、碰撞的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綻放獨屬于自己的風采。課外閱讀交流會有以下三種形式:
1.利用語文課的課前3分鐘讓學生輪流說說自己在課外閱讀中感受最深的一句(段)話,并說明理由。這一活動由班中所有學生輪流開展。老師提前提醒有任務(wù)的學生做好說話的準備,以保證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2.利用每周二、周四的語文晚讀課進行千字美文賞讀活動,一次推薦一篇,一周推薦兩篇。首先把全班50名學生分成10個學習小組,并定好小組長,學生在各組組長的帶領(lǐng)下開展閱讀活動并選好美文,小組內(nèi)合作進行賞讀,并做好記錄,為小組的匯報做準備。最后按順序輪流開展千字美文賞讀活動。
3.利用星期一晚自習第一節(jié)課開展閱讀交流課活動。因為我校是寄宿制學校,晚上要上晚自習,而星期一晚自習是安排給語文科的,所以我們就利用星期一晚自習的第一節(jié)課來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學生可以向同學們推薦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也可以說說自己閱讀過程中讓自己最感動的一個情節(jié)、一個人物……并說明感動的原因。
(二)在班上組織開展小朗誦會
經(jīng)過一兩年的訓練熏陶,筆者所帶的初1208班學生都愛上了朗誦,也很有表現(xiàn)的欲望,筆者就于每個學期在班里組織一次朗誦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誦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美文,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散文……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朗誦的篇目,自由地抒發(fā)自己的閱讀情感、感受。雖然學生的表現(xiàn)還略顯稚嫩,更談不上專業(yè),但是看到學生一個個沉浸于其中,享受朗誦帶來的美好,還有什么比這更美妙的呢?
(三)展示學生閱讀的階段性成果
1.出閱讀手抄報。學生讀完一本書,就讓學生自己出一張手抄報,以所讀的書為手抄報的內(nèi)容,可以介紹作者,可以介紹故事情節(jié),可以對書中的精彩語句進行賞析,也可以分析文中人物形象,還可以是畫畫(把作品中的內(nèi)容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展示學生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這既是對前面開展的讀書筆記活動的總結(jié)與延伸,也是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種肯定和表彰。
(四)開展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每學期期末,筆者都會組織學生開展與本冊書閱讀書目有關(guān)的知識競賽。這樣既增進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又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還能幫助學生在期末考試中有效地拿分,可謂是一舉多得。
在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成果交流活動中,學生既展現(xiàn)、鍛煉了自我,又收獲了知識,在同學們的肯定中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學生對自己的能力也越來越自信了,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也越來越精彩!
實踐證明,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是語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讓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的好方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今后,筆者還將繼續(xù)與學生共同進行課外閱讀,收獲更多的閱讀之美。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