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宋瑋
一款互聯網產品的死亡將很快被人遺忘,這不過是輿論的又一次勝利。水滴直播的案例價值在于,它讓人思考,解決公司與公眾的沖突是否只有這種互相傷害、你死我活的結局?
你可以將水滴直播危機看成一次孤立事件,但如果那樣的話,沖突還會繼續(xù)上演。
2017年12月,中國知名網絡安全公司360所提供的監(jiān)控視頻直播服務遭到公眾質疑。部分裝有360智能攝像機的公共場所不但受到視頻監(jiān)控,還會在水滴直播平臺進行直播,輿論認為這一行為涉嫌侵犯公眾隱私權。
360擅長輿論戰(zhàn),但這次它或許找不到“敵人”,因為它的對手是決意捍衛(wèi)自己隱私權的大眾。
這也是商業(yè)勢力與公眾利益沖突的又一經典案例——去年夏天,百度醫(yī)療搜索曾引發(fā)公司危機;今年秋天,攜程捆綁銷售遭到監(jiān)管和輿論雙重打擊;到了冬天,360水滴直播演化成危機。數次沖突反復暴露出的,是技術進步帶來的商業(yè)倫理和法律監(jiān)管的空白,是互聯網成為社會基礎設施而導致某種權力更替。
12月20日,360宣布永久關閉水滴直播平臺。從爆發(fā)輿論危機開始,到最終以關停水滴直播平臺為結束,這家公司選擇了用一種最極端的方式解決爭議。
曾有“預警”
12月11日,一篇名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祎:別再盯著我們看了》的文章質疑360公司提供的水滴直播服務涉嫌侵犯公眾隱私,部分安裝了360智能攝像機的餐館、網吧、健身房等公共場所不但受到視頻監(jiān)控,并會在水滴直播平臺進行公開直播。
很快有人發(fā)現,不僅360,各類監(jiān)控攝像頭的安全隱患也開始暴露,一些辦公室、教室等半公共場所,酒店房間和家庭等私密場所的監(jiān)控視頻均可能被地下黑產利用。
事件的進一步發(fā)酵在周鴻祎隨后的兩次回應。其微信公眾號“老周開講”12月13日回應,稱針對360水滴直播的一系列質疑是有預謀的黑公關行為。他在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后,宣布免費給全國幼兒園安裝智能攝像頭。周鴻祎稱,免費贈送攝像頭動了傳統廠商的奶酪。12月13日晚,位于北京市酒仙橋的360大廈緊急召開媒體溝通會,周鴻祎認為,上文所說免費給商家贈送攝像頭是為獲得直播內容的說法系謠言,商家不知道攝像頭會直播、360智能攝像機只要工作狀態(tài)就是直播的是文章營造出的誤會。
事實上,這并非輿論針對水滴直播的首次質疑,2017年5月,水滴直播因直播一些教室監(jiān)控畫面,就遭到過一輪質疑。一名360員工告訴《財經》記者,此事之后,360曾對水滴直播產品做出改進,將教育分類下的監(jiān)控直播內容加密,不再公開直播,但家長和老師可以通過分享密碼查看教室情況。
這意味著,360在半年前曾意識到水滴直播的內容可能會遭遇公眾情緒的反彈,但并未改變直播監(jiān)控視頻的商業(yè)模式,直到12月,危機再度爆發(fā)。
上述360員工向《財經》記者表示,水滴直播一直沒有停下來的原因,是這類直播平臺存在真實的用戶需求,“水滴直播不同于其他的秀場直播,不是以網紅主播為核心,也沒有類似于打賞的盈利模式,而是定位在普通人分享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擁有非常具體和剛需的應用場景”。她舉例稱,消費者關心餐館后廚的衛(wèi)生情況,監(jiān)控直播就可以展示后廚的情景,直播農產品的種植喂養(yǎng)過程,也能增加食品安全的可信度。
水滴直播并非獨立直播產品,是基于360智能攝像頭的用戶分享平臺。2014年上線以來,水滴直播曾有過多次營銷,例如與外賣平臺餓了么合作“明廚亮灶”活動,用于監(jiān)控外賣商戶的食品安全。
此次輿論危機后,12月20日,360宣布永久關閉水滴直播平臺。另一家同樣提供監(jiān)控直播的平臺熒石直播以“直播平臺維護,暫停受理直播發(fā)布申請”為由暫停服務。
不過,一場由攝像頭帶來的安全危機,恰恰爆發(fā)在一家以中國網絡安全為己任的公司身上,這是巧合嗎?
為什么是360?
對監(jiān)控直播安全性的質疑,直指360的七寸。周鴻祎的回應態(tài)度說明,這一指責是對360極嚴厲的挑戰(zhàn),因為它的企業(yè)使命正是以維護中國網絡安全為己任。過去兩年,它以高昂的價格完成從美國退市、回歸A股,以“中國公司”的身份參與中國安防市場。
中國智能攝像頭市場盤踞著三種勢力,傳統廠商、互聯網企業(yè)轉型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創(chuàng)業(yè)公司,各路勢力正在搏殺爭奪物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新流量入口。將監(jiān)控視頻用于直播分享的模式創(chuàng)新,正誕生于競爭激烈的背景下。
360攝像頭是市場明星產品,競品包括小米的小蟻、??低暤奈炇⒙撓氲目醇覍?、中興的小興看看等幾十家品牌。2017年雙11,360智能攝像機的銷量超15.8萬臺,自稱銷量市場第一。
水滴直播雖然并非360智能攝像頭的必要功能,但作為一項增值服務,承擔著一定營銷功能。和競品相比,水滴直播服務是360智能攝像頭取得市場優(yōu)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諸多論壇中,不少人提及水滴直播功能增加了他們對于360智能攝像頭的好感,一些人還把“水滴”和某些色情隱喻同時提及。
這也是為什么是360,而不是別家,遭受質疑的本質原因—— 360典型商業(yè)模式與智能硬件規(guī)則之間的矛盾。
360以安全衛(wèi)士起家,憑借免費+增值服務的商業(yè)模式迅速崛起。2013年下半年,進軍智能硬件市場。初試手機挫敗后轉變思路,從小件智能硬件切入。360攝像頭因此問世,另有路由器、兒童安全手表、行車記錄儀等產品,其安全產品線從PC軟件、移動應用,延伸至硬件市場。
進攻智能硬件市場的戰(zhàn)術仍是360式典型商業(yè)模式。在硬件產品上“免費”(售價等同成本價),以高性價比占領市場,再通過增值服務盈利。2015年7月,周鴻祎甚至宣布過攝像頭免費,前提是使用360云服務。云服務、內容產品都是360在硬件市場上可選的盈利途徑,水滴直播雖無明顯的商業(yè)化方式、比如打賞,但反向為360攝像頭帶來可觀銷量。endprint
360有足夠實力維護攝像頭的技術安全,其安全隱患存于商業(yè)模式當中。
通過攝像頭獲得大量用戶,水滴直播進一步助推用戶數量擴張,這套組合拳帶來了智能硬件市場上的加速度,但也對內容審核能力提出了“量”和“度”的雙重艱難考驗——直播內容的量級難以用人力審核;內容尺度又與流量、銷量之間存在矛盾。
這一切,都為監(jiān)控直播的失控埋下定時炸彈。水滴直播危機最終能否得以化解,既取決于公司的價值觀,也取決于在新技術、新商業(yè)和新競爭的影響下,如何對公眾權益邊界的重新確權。
把魔鬼裝進盒子
輿論中有一派觀點認為,360在監(jiān)控直播中并不必承擔主要過錯,它只是提供產品和平臺,并盡到了視頻監(jiān)控、直播的告知義務(開啟直播功能需要經過實名認證、直播條款確認等五個步驟,并要求商戶貼條提示),而涉嫌侵權的是使用攝像頭進行監(jiān)控直播的商戶,以及把攝像頭用于非法領域的用戶。
“公共場合的公民隱私權有所限縮,但絕不意味著消費者走進一家有直播貼紙的餐廳,就等于放棄隱私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立新說。 “看到即默許”、 “張貼即授權”的方式,不能成為商家和平臺侵犯隱私權、肖像權的借口。
目前,中國的法律體系在涉及個人信息保護和平臺責任方面的問題正越來越明確?!肚謾嘭熑畏ā返?6條規(guī)定,用戶被侵犯隱私權后有權通知平臺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連接等措施,若平臺未采取必要措施,需承擔對擴大部分的損失責任。如涉及平臺明知商家侵權,則需與商家一起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2017年6月1日起實施的《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并取得同意。
但輿論分歧仍未消除,近年來,每當互聯網商業(yè)與公眾利益發(fā)生劇烈沖突時,總有觀點爭論,作為工具和平臺的互聯網方不應該遭到“做惡”的指責。從百度醫(yī)療搜索,到攜程捆綁銷售,再到360水滴直播,三個案例看似互相孤立,但支持方都持有“菜刀無罪論”。
得到APP總編輯李翔認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體積和影響力對社會的滲透已到一定程度,但互聯網公司仍采取小公司野蠻生長的方式,而社會對待“小孩”和“大人”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
新技術和新商業(yè)模式正在成為社會基礎設施,企業(yè)隨之擁有了更多的權力和崇拜,若對其缺乏束縛,會不斷挑起與公眾利益的沖突。水滴直播危機揭示出新商業(yè)、新技術和新概念的背后,存在逾越商業(yè)倫理和監(jiān)管法規(guī)的可能。
對于之前若干起類似事件,途徑不外乎都是——從民憤開始到企業(yè)致歉、調整再到監(jiān)管出手。以360為例,從爆發(fā)輿論危機開始,到最終以關停水滴直播平臺為結束,他們選擇了用一種最極端的方式解決爭議。
一款互聯網產品的死亡將很快被人遺忘,但公司與公眾置于你死我活的對立面,是否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除了企業(yè)競爭中的自律,更有效的解決方式可能是——通過更完善的法律和行業(yè)規(guī)范,形成從上而下、從內而外的監(jiān)管制約,把魔鬼裝進盒子里。
(本刊記者 張瑤 對此文亦有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