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霞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6-0091-02
一、小學思品課教學現(xiàn)狀。
小學思品,這一往往被忽視的學科,既沒有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課程受重視,也沒有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小學思品教材以大量的圖片為主,文字材料只是只言片語。教師在上課時只拿著教本可講的內(nèi)容不多,有時一節(jié)課就會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教師教得行云流水,學生學得也索然無味。殊不知,小學思品課既是一門較好的社會實踐課,也是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知識的平臺,是小學生基礎文化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充分發(fā)揮思品課的作用,如何解決課本內(nèi)容少,教師無從下手的問題呢?這就是教師怎樣將信息化資源與思品課本相結合,拓展延伸思品課內(nèi)容的問題。
二、什么是信息化資源。
通過思品觀摩課和對平時思品教學的思考,我深刻的認識到: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實物都可成為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一部分,只要它對我們課堂教學能夠起到輔助作用,能夠運用于課堂教學,它就是教學資源。比如,銀川市二十一小學劉海英老師在教學《包裝袋上學問多》一課時,開課時要學生通過視頻展臺觀察的一袋過了期的酸牛奶,以及事先在學生抽屜里準備好的小食品包裝袋、藥品包裝盒、洗衣粉袋子等生活中的小物品。還有在上課過程中直接用手機上的微信掃描包裝袋條形碼,包括電子白板,百度搜索引擎等一系列能夠運用于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都是信息化資源。
三、信息化資源運用于小學思品課的作用。
(一)使用靈活,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生成。凡是經(jīng)常運用ppt課件進行教學的教師應該都有一個共性的困惑:ppt課件制作頁數(shù)少,則課堂中一些關鍵部分總有遺漏,運用起來不是那么自然。課件制作頁數(shù)多,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用時又會限制教師課堂教學,捆綁教師手腳,容易使教師跟著事先設定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從而綁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課堂的生成。這一問題,在SMART交互式白板軟件中得到了有效解決。在win7環(huán)境的多媒體計算機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放開手腳做課前準備,只要你準備的夠充分,在課堂教學時根據(jù)學生學習需要,可以交互選擇使用,隨意取舍,教師完全不用擔心學生是不是跟著教師做好的課件在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更加適合教師有效駕馭課堂教學。
(二)妙用網(wǎng)絡的可利用資源,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更加直接的學習、感受。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內(nèi)容,拉近了學生與文本、學生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更加直接的參與進教學過程,獲得更深的感受和生活體驗。如劉海英老師在《包裝袋上學問多》一課教學中,將一袋已過期的酸奶直接通過視頻展臺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包裝袋,并用手指著包裝袋去向其他同學講述自己觀察到的信息。這就一下子將課本上那冷冰冰的、看起來很遙遠的圖片直接拿出來擺放在孩子們面前,讓孩子們?nèi)ッ?,去看。把一堂教材上的知識活生生的放進學生的生活里,這樣學生學習起來輕松而又自然。當學生觀察中提出QS標志時,劉海英老師盡然直接將電腦切換到百度搜索引擎,課堂上就立即進行搜索,這樣就把我們平時總留給學生課下再去完成的學習任務直接落實到課堂上,既避免了課下對這一知識點可能的不了了之,又避免了老師當時呆板生硬的解釋,讓學生直接通過搜索去學習,拉近了學生與網(wǎng)絡的距離。當學生說到可以掃條形碼辨真假時,劉老師直接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當堂掃條形碼,直接用實踐去進一步證實這一方法的可行性。將一堂思品課直接生活化,讓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扎實。
(三)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有利于創(chuàng)設內(nèi)涵深刻的教學情境。思品教材中以大量圖片和文字資料為主要內(nèi)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直接拿著課本,生硬刻板的講解,既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學生理解。而以教材為載體,通過電子白板等信息化資源可以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擴充,將靜態(tài)的文本內(nèi)容以動態(tài)的圖片、音頻、動畫等形式展示出來,將復雜難理解的知識變得簡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西夏區(qū)四小丁建榮老師在教學《漢字的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一課時,由于歷史跨度比較大,教學內(nèi)容距離學生生活較遠,不易直觀了解。因此在教學時,丁老師準備了一根繩子、一塊木板和一張紙,讓學生分別用結繩記事法、刻木記事法和繪畫記事法來替部落酋長傳遞一條消息,其他同學猜測消息內(nèi)容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我國遠古時期三種記事方法。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遠古部落的距離,更加利于學生對遠古記事方法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丁老師還讓學生自己去寫寫從甲骨文到現(xiàn)代文的“馬”字,親身感受現(xiàn)代簡化字書寫方便的特點。用視頻動畫的方式讓學生認識了“騎”“木”“林”“森”字象形字的演變過程,把原本枯燥乏味的一堂課通過信息化資源變得豐富多彩,富有情趣。
從劉老師和丁老師這兩節(jié)風格不同的思品課,讓我深刻認識到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工具,有利于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有利于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學習活動中;有利于教學從預設走向生成,幫助教師更好的駕馭課堂等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