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瑞琴
摘 要:計算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它的出現(xiàn)、應用和發(fā)展,促進了信息時代的到來。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技術也逐步被應用到教育領域,多媒體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是不言而喻的。但事物的存在都有兩面性,多媒體教學既有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越性,也有傳統(tǒng)教學所沒有的負面影響,本文將就這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多媒體;優(yōu)勢;局限性
一、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1. 用多媒體教學能擴大課堂容量,加快課程進度,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結合講授內(nèi)容進程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上課時就能輕裝上陣。多媒體以其特有的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功能,能夠取得以前傳統(tǒng)教學所達不到的效果,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緊湊、形象、直觀,擴展了每堂課的知識容量,不僅省時、省力,而且相當美觀,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效率。例如:在數(shù)學教學中,有時需要出示大量的練習題,如果以課件形式出現(xiàn),會省下大量的時間,尤其在應用題的出示及畫圖上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
2. 多媒體的教學更具直觀性、動態(tài)性,幫助學生便于理解,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面對的是靜止呆板的課本和板書,而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插圖和音頻等,可以使抽象的知識以簡單明了、直觀的形式出現(xiàn),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間的聯(lián)系,促進新的認知結構的形成。多媒體的應用就可以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如:在數(shù)學《圓的面積計算》中,要使學生理解,將圓越分的小,所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而通過自己實際剪拼可能就比較困難,如果通過課件的展示,能更加直觀,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變難為易,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
3. 圖文聲像并茂,可以多角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從某種程度上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相對較短的,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過分要求其長時間做到注意力集中,則會讓其產(chǎn)生精神疲倦或者是心理厭煩的感受。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力烘托愉快氣氛,讓全班同學在較短時間內(nèi)注意力集中,進而將學生的學習思緒帶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不斷增強學生的興趣與對于所學知識的求知欲,因為興趣是學習最重要的直接動力,是發(fā)展智力的活躍因素。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有了內(nèi)在興趣,可以表現(xiàn)出高度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數(shù)學課中《圖形的轉(zhuǎn)換》的教學中,出示大量的精美圖案,并告訴學生們,這些圖形都是通過對稱、平移得到的,從而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由此可見,多媒體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4. 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教學過程的普遍性和交互性。
多媒體教學下,學生以及教師之間的距離相對來說是等同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聽課機會,增強教學普遍性。此外,交互性還可以體現(xiàn)于教師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結合自己的教學需求,就多媒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相關信息進行合理化選擇,積極誘發(fā)學生進行思考以及記憶,并正確引導學生尋找錯誤,實現(xiàn)教學的規(guī)劃化以及系統(tǒng)化,增強多媒體教學的多樣性以及靈活性。
二、 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
由上可以看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的確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雖然多媒體集眾多優(yōu)點于一身,但是在制作、使用上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1. 多媒體教學受條件限制。
很多農(nóng)村小學硬件缺乏,資金不足,多媒體教學硬件建設不夠,教師就是想用也礙于條件的限制。另外,多媒體教學對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也有一定的要求。有些教師,根本不會操作計算機,制作課件,使用課件有一定的困難,即使用上課件,有時也會出現(xiàn)操作失誤的現(xiàn)象,遇到機器故障,更是手足無措,以至誤導學生,耽誤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
2. 容易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授課的時候,如果教學屏幕當中僅僅出現(xiàn)了一系列相對單一的文字,則會顯得非常無趣;然而在屏幕當中增加圖片或者是視頻,則容易使學生分心,舍本逐末。例如:在《認識乘法》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剛剛開始的時候出示了一幅風景圖畫,圖畫中所描述的是森林的一角,這樣就會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教師再向?qū)W生進行提問,比如:“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導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生1:我發(fā)現(xiàn)小河里還有魚!生2:我發(fā)現(xiàn)小兔們在開心地跳動!生3:遠處的白云在飄動著,好像在歡迎我們呢!……
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多媒體課堂教學或多或少地偏離了教學目標,只停留于表面,盲目追求美感。
3. 注重學生的形象感受,缺少抽象思維的訓練。
多媒體教學的確具有很多優(yōu)點,可是有的教師過度依賴課件,于是在一些課上從頭至尾都用多媒體來教學,如圖片、聲音、影像等,使學生的視、聽感官受到刺激,多媒體像電影一樣,一閃即過,知識點沒有特別突出。多媒體沒有學生思想的形成過程,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思想,容易使學生的思維處在休眠狀態(tài)。
4. 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教學應該是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通常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是將課件按著自己預想的教學過程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教師圍著鍵盤、鼠標轉(zhuǎn),教學活動成了學生“看電影”,多媒體的這種“死模式”導致了學生學而不實,老師授而不深,達不到本課的教學要求。
總之,多媒體教學為我們開創(chuàng)了新的天地。但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并不能取代師生間的交流,如能合理運用多媒體,將會給教學增添姿彩,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從實際出發(fā),正確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揚長避短,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亞萍.淺議新課程下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5):94.
[2]于雙娜,董婷婷,賈春香,王輝.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與對策[J].考試周刊,2008,(17):185-186.
[3]司志高,翟紅生.淺談多媒體教學利與弊[J].科技資訊,2006,(04):142.
[4]麻文平.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利與弊[J].學周刊·A,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