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華
【摘要】高校學生黨建事關黨的事業(yè)建設和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給我們指明了方向。黨建+創(chuàng)新模式也在各地各基層孕育而出?;诖?,S高校探索實踐出一條適合高?;鶎訉W生黨支部的工作模式。
【關鍵詞】黨建+ 新生教育引領 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73-02
2016年12月,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p>
如何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黨建+”就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考模式。“黨建+”就是樹立系統(tǒng)思維,把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業(yè)務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探索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的新模式,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tǒng)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實效。高校大學生黨支部如何落實“黨建+”來改進工作方式呢?首先,需要總結反思以往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不足。
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和培養(yǎng),輕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繼續(xù)教育
在大學生黨員的選拔和培養(yǎng)上,我們往往重視入黨啟蒙教育,重視通過黨章小組和一、二級黨校培訓、黨團活動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yǎng)教育,而對入黨后的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繼續(xù)教育有所忽視。
(二)學習形式單一,受地域和時空限制
對高校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教育上,我們一般是采取集中的黨團培訓和黨團活動的形式。這種形式一方面短期集中,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持久力不夠;一方面容易受到場所和時空的限制,涉及面不夠廣。
(三)我們的教育平臺沒有緊跟學生的腳步
傳統(tǒng)的黨課培訓有系統(tǒng)全面的優(yōu)勢,但是當代大學生獲取新聞信息和思想交流的平臺更多地轉移到了互聯網上。他們活躍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上。
鑒于上述不足和時代發(fā)展的特點,習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可以把新媒體融入到我們黨建工作中來,所以黨建+新媒體是我們可以探索和實踐的一個方向。學生在哪里,我們的思想教育就應在哪里。此外,黨建工作還應和中心工作相結合,才能使黨建工作落地落實。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和什么工作相結合?這可從大學生黨支部的職責入手來思考。大學生黨支部的職責就在于培養(yǎng)發(fā)展好大學生黨員,并通過他們帶領全體同學共同進步。那學生黨員具體帶領誰?如何來帶領呢?這可從我們的學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實際需求來考慮。
二、高校學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學生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輔導員所帶人數較多,事務性工作量大,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間受到影響。而學生,特別是每年剛入校的新生,大學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和周邊人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他們急需指導。他們需要盡快熟悉并適應大學的生活,需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學習目標。而學生黨員這支隊伍正好可以滿足新生的需求。基于此,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還可以與新生的教育引領相融合。S高校就探索實踐了學生黨建+新生教育引領+新媒體的黨建工作模式。
三、高校學生黨建+新生教育引領+新媒體模式的具體做法
每年在新生入學前,S高校的大學生黨支部就從高年級中選拔優(yōu)秀學生黨員擔任新生班的班導生。一個新生班級一般選派相同專業(yè)的一男一女兩名黨員擔任班導生,方便他們走訪男女生寢室。班導生在新生入學之初的主要任務是迎新,配合班導師、輔導員開展好入學教育和各項事務性工作。
(一)政治思想上的引領
黨員班導生在新生入黨啟蒙教育講座上現身說法,與新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入黨心得體會與成長經歷;大學生黨支部鼓勵黨員班導生給新生班上黨課,講黨史、黨章;支部邀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黨員返校與新生交流;支部制作畢業(yè)生黨員寄語視頻;黨員班導生帶領新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S高校大學生黨支部通過這些方法與途徑來引領新生的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積極地追求進步。
(二)學業(yè)上的輔導
黨員班導生基于自己的專業(yè)給新生交流講解課程設置、學習方法、技能鑒定考級、專業(yè)方向與就業(yè)前景,幫助新生在學業(yè)上進行目標定位。S高校是一所職業(yè)院校,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每年都會舉辦技能節(jié)。黨員班導生會積極參與到技能節(jié)的競賽項目中,也會帶領新生觀摩,給他們講解,為新生樹立學業(yè)榜樣。此外,黨員班導生積極帶領新生參加專業(yè)社團,業(yè)余時間他們也會幫助學習困難的新生。
(三)生活上的關心
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生,進入大學,離開了他們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離開了父母朋友,他們需要建立新的支持系統(tǒng)才能順利適應新的生活與環(huán)境。黨員班導生是他們熟悉并融入新生活的橋梁與紐帶。S高校的黨員班導生經常走入新生寢室,與新生打成一片,成為知心朋友和領路人,幫助新生解疑釋惑。
(四)工作上的指導
大學里的班團干部是學生骨干,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關鍵力量所在。除了輔導員對新生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黨員班導生在新生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上可充分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在具體工作中給與新生干部指導,幫助新生干部快速成長,從而為學生工作服務。
(五)志愿活動的帶領
學生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是需要培養(yǎng)的,特別是有志加入黨組織的同學。而學生黨員經常投身于各種校內外志愿者活動,他們可帶領新生參與到各種公益活動中。在一次次公益活動中,新生的思想覺悟與道德品質會得到提升。
(六)新媒體——學生黨支部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
除了傳統(tǒng)的線下幫扶指導,線上的引領服務同樣不能少。由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建設運營的支部微信公眾號,致力于打造一個引領服務身邊同學的平臺,推送同學喜聞樂見的內容。內容涵蓋大學生思想、學業(yè)、生活、工作各方面,也是圍繞學校學生工作來展開。支部把學生黨員分成幾個新媒體服務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黨員組成。每個小組每月圍繞學生工作重點和學生感興趣的熱點來準備推文主題。
四、高校學生黨建+新生教育引領+新媒體的優(yōu)勢
(一)從學生黨員和黨支部角度
黨建+工作模式,給學生黨員創(chuàng)設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平臺和載體。學生黨員在示范引領新生和新媒體平臺的建設運營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獲得了成就感,對自身黨員身份更加認同,黨性修養(yǎng)進一步提升。學生支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也在這些線上線下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得到增強。
(二)從新生角度
黨員班導生的示范引領和支部新媒體平臺的推送服務,都為新生的快速健康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與指導。他們對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明確了學習目標;更快適應了大學生活;更愿意投身公益活動,幫助與服務他人。
(三)從學生工作角度
學生黨建+新生教育引領+新媒體的工作模式對新生的教育管理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揮了一定作用,是對學生工作教師隊伍的一個很好補充,是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一個途徑和方法。
當然,學生黨建+新生教育管理+新媒體的模式還處于探索實踐階段,有許多需要改進與完善的地方。但是這是一條與時俱進的工作模式,是符合我們黨的指導方向,也是符合學生工作需要和學生發(fā)展需求的。我們在學生黨建工作中育人,在育人中完善我們的學生黨建。
參考文獻:
[1]孟祥昕.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07.
[2]韓亞超.新媒體條件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究[D].遼寧:渤海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