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江
摘 要:通過“3414”回歸最優(yōu)設計原理設置的棉花作物肥效試驗結果,獲得肥料效應函數方程,由此數學模型得出理論氮、磷、鉀最佳施肥量,其中,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N:319.2kg/ hm2,P2O5:139.05kg/hm2,K2O:287.85kg/hm2,最佳產量3313.5kg/hm2;結合棉花生產實際,氮、磷、鉀建議施用量分別為N:319.2kg/hm2,P2O5:139.05kg/hm2,K2O :287.85kg/hm2。
關鍵詞:棉花;“3414”肥效試驗;施肥模型;推薦施肥量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23-0061-2
1 試驗來源與目的
本試驗按照農業(yè)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技術規(guī)范”和“安徽省‘3414 肥效田間試驗總體方案”要求,2017年安排在 [了]山鎮(zhèn)大港村進行棉花“3414”肥效試驗,通過田間試驗,探討當地棉花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節(jié)本增效,為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2 試驗時間與地點
2017年4月,在 [了]山鎮(zhèn)大港村王情的責任田里安排“3414”棉花小區(qū)肥效試驗。該試驗地點位于該村東1000m,經度117°13′34″,緯度30°40′25.5″,海拔高度12m,該地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熱水資源豐富,無霜期長,土層深厚。溝渠配套,排灌條件較好。代表面積10hm2。
3 材料與方法
3.1 供試土壤 試驗在 [了]山鎮(zhèn)大港村王情的承包地中,一年二熟制,種植作物為油菜—棉花,土類為灰沙泥土。耕層深度20cm,最低地下水位0.5m左右,最高地下水位0.3m左右,通常地下水位0.4m。試驗地肥力狀況:有機質16.2g/kg,全氮1.1g/kg,堿解氮88mg/kg,有效磷17.9mg/kg,速效鉀109mg/kg,緩效鉀946mg/kg,pH8.3,有效鋅1.99mg/kg,有效錳15.4mg/kg,有效銅1.84mg/kg,有效鐵11.4mg/kg,有效硼0.41mg/kg,有效硫3.12mg/kg。
3.2 供試肥料 氮肥為安慶尿素,含N 46%;磷肥為九華山牌磷肥,含P2O5 12%;鉀肥為加拿大氯化鉀,含K2O 60%。
3.3 供試作物 棉花品種為鄂雜11號,棉花常年產量3000kg/hm2左右。
3.4 試驗方案 試驗采用最優(yōu)回歸設計,按照3因素4水平14個處理設置,不設重復,小區(qū)面積30m2(6m×5m),試驗因素及水平編碼見表1。
3.4.1 肥料施用 30%的氮肥、30%鉀肥、100%磷肥及硼砂作基肥,于移栽前開溝一次性深施;20%氮肥、30%鉀肥作蕾肥施用、50%氮肥、40%鉀肥作花鈴肥施用?;适?017年6月5日移栽后施下;花鈴肥施用時間分別是2017年7月7日;打頂肥于2017年8月3日施下。
3.4.2 試驗實施與田間管理 2017年4月12日播種;5月27日移栽,移栽密度18000株/hm2;2017年8月17日吐絮,全生育期205d左右。各小區(qū)施肥水平不相同,其它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4 試驗結果與分析
4.1 不同處理對棉花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從表2中不同施氮處理2、3、6、11可以看出,施氮對棉花的株高具有明顯影響,從不施氮肥的113cm,到施氮472.5kg/hm2水平的145cm,其株高增長了32cm,增長28.3%。從不同施磷處理4、5、6、7可以看出,其對棉花的株高和鈴重的影響不大,結鈴數呈拋物線狀態(tài);從施鉀的各處理6、8、9、10可以看出,施鉀對單株結鈴數有影響。處理11(高氮區(qū))植株高大,果節(jié)較長,且貪青遲熟,易發(fā)生病蟲害。處理1和處理2較其它處理提早吐絮3d,處理11較其它處理推遲吐絮2d。
4.2 產量結果分析
4.2.1 “3414”試驗三元二次方程肥料效應函數模型
Y=1399.88+2.14N+5.68P+1.78K+0.03NP+0.06NK+0.19PK-0.07N2-0.51P2-0.11K2
回歸方程檢驗F值為4.52,未達到顯著水平。相關系數R為0.95,未達到顯著水平。從這個結果說明本例棉花產量與氮、磷、鉀肥施用量之間不具有顯著的回歸關系。
4.2.2 “3414”試驗一元二次方程肥料效應函數模型
(1)“3414”試驗氮肥效應。利用3414試驗處理2(N0)、處理3(N1)、處理6(N2)和處理11(N3)試驗數據,在excel中作散點圖,添加趨勢線和顯示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y=-0.1202x2+4.9381x+175.85 R2=0.9394
從試驗結果看,不同施氮條件下棉花的產量有明顯的差異。隨施氮肥量的增加,棉花籽棉產量也明顯提高。按純N5元/kg,籽棉8.5元/kg計,根據方程計算量佳氮肥用量為271.5kg/hm2。
(2)“3414”試驗磷肥效應。利用3414試驗處理4(P0)、處理5(P1)、處理6(P2)和處理7(P3)試驗數據,在excel中作散點圖,添加趨勢線和顯示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y=-0.9592x2+14.214x+173.75 R2=0.9406
從試驗結果看,不同施磷水平,棉花的產量有明顯的差異。隨施磷肥量的增加,棉花籽棉產量下降。按P2O5 4.5元/kg,籽棉8.5元/kg計,根據方程計算最佳磷肥用量,最佳施磷量為106.95kg/hm2
(3)“3414”試驗鉀肥效應。利用3414試驗處理6、處理8、處理9和處理10試驗數據,在excel中作散點圖,添加趨勢線和顯示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y=-0.1821x2+6.2833x+173.05 R2=0.9553。
按每K2O 5.5元/kg,籽棉8.5元/kg計,根據方程計算最佳鉀肥用量。計算的最佳施鉀量為232.2kg/hm2。
5 結論
綜合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擬合結果,結合當地農業(yè)生產實際,樅陽縣棉花生產體系的N、P、K肥推薦用量分別為319.2kg/hm2、139.05kg/hm2、287.85kg/hm2。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