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魔法棒”之一——細致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寫作的素材來源于他們的生活,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很多,卻不能流暢地訴諸筆端,只是暫時沒有懂得去把握、運用。有一次習作,要求學生描寫草叢里的發(fā)現(xiàn),學生看到這樣的題目會覺得很簡單,因為草叢是他們非常熟悉并且喜歡的地方,小河邊,花園里,操場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草叢??墒钱斔麄儗懲昃蜁l(fā)現(xiàn),句子干巴巴的,描寫很籠統(tǒng),一點都不細致、生動,文字中沒有流露出在草叢中玩耍的樂趣。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nèi)狈α粜挠^察,沒有用心體會。于是,我決定帶著學生走進學校的操場,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同學們興致高漲,帶著紙和筆,跟著我一路哼著歡快的歌兒走向操場。由于帶著任務觀察,大家格外仔細,不久就有學生來報告他們的發(fā)現(xiàn):“老師,草叢里有一只螳螂,和草葉的顏色差不多,差點沒看出來?!薄袄蠋?,兩只西瓜蟲在打架,我碰了它們一下,都縮成球了!”“老師,這片葉子的邊緣像鋸齒,魯班是不是看到它才發(fā)明的鋸子?。俊薄袄蠋?,這朵小野花叫什么名字?那兒有一片,像滿天的星星?!薄易屗麄儼延X得特別有趣的發(fā)現(xiàn)及時記錄下來。通過觀察,同學們再次完成這篇習作,表達的內(nèi)容就明顯生動具體多了。同學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周圍的世界,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寫作的文字就如同從心間流淌的潺潺流水。平時,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不僅身邊的景物,也可以是身邊的人和事。比如上學途中遇到的濃霧,家里的仙人掌開出嫩黃色的小花,媽媽和菜販子們討價還價,這些生活中普通的點點滴滴都是寶貴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及時地記錄下自己的感受,這樣寫作時就不會為無話可寫而發(fā)愁了。
“魔法棒”之二——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會從審題立意、文章結構、寫作素材等方面逐一講解,讀范文,評范文,學生習作、修改、謄寫。學生一直被動地理解、接受,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講解形式的單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在習作上思維固化,缺少創(chuàng)造性。所以從教師開始就要創(chuàng)新,多采取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的寫作途徑,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這個學期,我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開展了一次全員參與的習作沙龍活動——全班共同創(chuàng)作一篇童話故事。這個消息一宣布,班級里就沸騰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雖不知道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個個躍躍欲試。我先出示了一幅森林圖片,和大家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一片美麗的大森林,故事的主要人物就是一群可愛的動物們。我預先在習作本上寫好了開頭:“在一片沒有名字的森林里,茂密的大樹,碧綠的小草,美麗的野花,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動物們,還有一條永不疲倦的清澈小溪。小兔、羚羊、小鹿、狗熊……大家相親相愛,日子過得平靜又快樂?!苯酉聛淼睦m(xù)寫工作就交給充滿創(chuàng)作熱情的同學們了。每個同學只需要接著上一個同學寫一小段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盡量做到連貫、合理。當每個同學拿到這本集體創(chuàng)作的童話時,都會認真閱讀前面同學的創(chuàng)作,再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用豐富有趣的個性化語言,把故事情節(jié)編寫得更加生動、有趣。同學們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直至編成一個完整的童話故事。在這樣的讀寫結合中,同學們寫作的興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寫人的習作教學中,我模仿《奔跑吧,兄弟》節(jié)目中的游戲,預先準備幾張小卡片,每張卡片上寫上人物的一個特點,藏在教室里,讓同學們尋找、猜測、討論。我們還一起制作蛋殼畫,先用捏碎的雞蛋殼粘貼成一幅有趣的圖畫,再把制作的過程記錄下來,從而知道了要按順序表達一件事情的過程。豐富教學方法,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做好一個引導者,讓學生樂于表達。
“魔法棒”之三——扎根課堂教學,學習寫作方法
從三年級開始,每周都會有兩節(jié)習作課。但習作絕對不能僅僅只體現(xiàn)在這兩節(jié)課上,為了寫而寫,應該將習作貫穿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積累詞匯,學習修辭,從而潛移默化地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廬山的云霧》一文,從千姿百態(tài)和瞬息萬變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出廬山云霧的特點。那么在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教師要有意地滲透、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學生會發(fā)現(xiàn):作者先用一句話總寫出廬山云霧的特點,再分別具體地介紹。其中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一系列修辭方法,讓人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廬山云霧的變幻無常。我布置學生課后模仿課文段落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同學們有的描寫空中形態(tài)各異的白云,有的描寫熱鬧非凡的街道,有的描寫美麗的公園……他們都能夠?qū)懗鰲l理通順且生動形象的句子。再比如《花瓣飄香》一課中,通過作者和小姑娘的對話,我們了解到小女孩摘花的原因,認識了一個懂事的小女孩,從中受到愛的感染。在教學過程中,我提醒同學們在寫人物對話時,要注意提示語的運用。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語,語言表達更加生動,特別是加上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更顯得傳神。同學們自己設定一個情境,用上提示語,描寫一段簡單的人物對話。通過這樣的學習,同學們不僅會關注作者表達的什么,更會去關注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閱讀和寫作結合,抓住時機進行一些小練筆對提高學生習作水平大有裨益。
“魔法棒”之四——引導海量閱讀,提高習作能力。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閱讀量的加大,閱讀能力的加強,會促使學生的習作能力隨之提高?!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生的閱讀量累計要達到100萬字以上。學生手中的教材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的,我們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目。除了閱讀每學期規(guī)定的基本必讀書目,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教材進行拓展性閱讀。與此同時,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摘錄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記錄下自己的體會、感受。當閱讀達到了一定的數(shù)量,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學生就會學著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語言表達就會更加生動、形象。
總之,每一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對于這個世界都有著獨特的感受和體會,而習作就是感情的流露,是心靈的釋放。教師要用好手中的“魔法棒”,更重要的是把“魔法棒”交給學生,引導、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潛能,大膽地、自由地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
(作者單位:東臺市四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