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的開展是基層學校的實施行為,它不僅需要學校自身做出相應的努力,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雙語教育運行機制,出臺一系列雙語師資培訓、培養(yǎng)的校內政策,制定和實施雙語教育教學質量的考評規(guī)范,更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課程政策支持。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形成雙語教育的合力,以確保雙語教育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雙語教育;課程政策;雙語師資;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74-0018-03
【作者簡介】田鄭敏,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qū)實驗小學(河南鄭州,450044)校長,高級教師。
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qū)實驗小學誕生于2011年。在學校辦學硬件設施基本齊備的條件下,學校從辦學之初就緊緊瞄準教育國際化目標,著力打造學校的雙語教育辦學特色,以英語、數(shù)學、音樂、美術、科學等學科為突破口開展雙語教學,開展國際理解教育。經過短短六年的艱苦努力,學校的雙語教育就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在惠濟區(qū)特色學校評比中,惠濟區(qū)實驗小學獲得“三星級特色學校”的殊榮。
如今,不僅在惠濟區(qū),而且在鄭州市、在河南省,學校的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的舉措和實際效果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雙語教育的課程政策如何,對雙語教育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雙語教育的課程政策就是制約雙語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的一種機制。它的有無、好壞,對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必然產生推動或阻礙的結果。對此,學校領導層從一開始就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制定了一系列雙語教育課程政策,為提升雙語教學質量提供支持。
一、雙語教育課程規(guī)劃政策
1.雙語教育學科課程的設置。
在惠濟區(qū)教育體育局的支持下,學校在考慮自身現(xiàn)有師資條件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提出的“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意見,從2013年秋季的一年級開始就開設了英語、雙語數(shù)學、雙語音樂、雙語美術和雙語科學等雙語教育課程,教師一律使用“全英文”組織教學。實踐證明,非英語學科的雙語教學對促進英語學科的教學和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具有極大促進作用。截至2017年秋季,學校的雙語教育課程已經推進到五年級。從近年雙語教育學科檢測數(shù)據(jù)來看,各項指標均讓人滿意。
2.雙語教育學科課時的設置。
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文件,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的周課時數(shù)是2節(jié)。因為我校要打造全區(qū)乃至全市的雙語教學名校,開展“基于全語言教學理論的小學數(shù)學等課程雙語教育的實施路徑的實驗與研究”國家級研究課題的研究,每周2節(jié)英語課的課時量是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要的。
對此,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經過研究,達成共識,即課程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能通過改革的辦法加以解決。如果又要搞課程改革,又不能對原有的條條框框“越雷池”一步,那就只能不改革或者假改革。
在報經惠濟區(qū)教育體育局同意的前提下,學校根據(jù)雙語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的實際需要,調整了雙語學科周課時數(shù)。調整后的課時分配為:英語5節(jié)、雙語數(shù)學5節(jié)、雙語音樂2節(jié)、雙語美術2節(jié)、雙語科學2節(jié)、外教口語課1節(jié)。事實證明,調整后的周課時安排,既保證了在每周30節(jié)課之中有一半以上課時為英語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活動,也沒有對非雙語學科課程的教學質量造成損傷。
3.雙語教育學科教材的選用。
對待教材,不少人經常援引葉圣陶先生“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觀點,可是卻沒有想到如果連個例子都沒有,課堂教學如何實施?
事實上,在當前和今后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絕大多數(shù)雙語教師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學習和掌握雙語教學的方式方法,盡快勝任雙語教育課程的學科教學,而不是研發(fā)、編寫雙語教育的學科教材。因此,學校領導經過研究,決定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來解決雙語教育學科教材的選用問題。一方面,英語、數(shù)學、科學使用由中美專家基于我國教育部頒布的學科課程標準合作編寫、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雙語教育實驗教材”《英語》和英文版《數(shù)學》《科學》;另一方面,鼓勵音樂、美術教師大膽、自主開發(fā)雙語教學課程資源,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完善。
“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被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幾年來,學校的英語和雙語數(shù)學、雙語科學的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這些雙語學科的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迅速提高。在首屆和第二屆全國雙語教學展評活動中,張世超、張藝文、侯潔、黨慧敏、陳金金、楊芳芳等老師相繼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學校的雙語音樂、雙語美術教師幾年來開發(fā)和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課程資源,為雙語音樂、雙語美術學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雙語師資與待遇政策
1.雙語師資的配備。
雙語師資是實施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對此,惠濟區(qū)教育體育局領導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給予學校以政策性傾斜。自2012年以來,每個學年初,惠濟區(qū)教育體育局在分配新教師時,都會首先考慮將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又具有大學英語四級以上水平的學科知識扎實的新教師分配到我們學校,為學校的雙語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堅強保障。
與此同時,學校注重雙語教師梯隊建設,挖掘潛力,每學年末都會從學?,F(xiàn)有的非雙語教師中物色、選拔新的雙語教師參加暑假“全國雙語教育實驗學校聯(lián)盟”組織的雙語教師培訓,來充實雙語師資隊伍。目前,學校的專職雙語教師已經發(fā)展到近20名。
2.雙語師資的待遇。
必須承認,雙語教師的工作付出要大大超出一般學科教師的工作付出。以“英語/數(shù)學”雙語教師為例,一名“英語/數(shù)學”雙語教師既要任教某個班的英語課程,又要任教這個班的數(shù)學課程,備課量是很大的。因此,為激勵教師積極參與雙語教學,不斷提高雙語教學水平,學校專門設立了雙語教師教科研津貼。根據(jù)雙語教師工作量情況,逐月將100至300元不等的教科研津貼直接發(fā)給雙語教師。endprint
這為數(shù)不多的津貼,體現(xiàn)了學校對他們工作負擔的認可和對雙語教師的應有尊重。學校開展雙語教育幾年來,非但沒有出現(xiàn)一起雙語教師回流到單一學科教師隊伍的事件,反而有更多單一學科教師申請加入到雙語師資隊伍中來。
3.雙語師資的培養(yǎng)。
決定雙語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是雙語師資的專業(yè)素養(yǎng)。雙語教育啟動之時,學校就確定了雙語教師培訓培養(yǎng)優(yōu)先政策。自2013年以來,學校在雙語師資專項培養(yǎng)和培訓方面的經費投入已達50萬元。
為促進雙語師資的專業(yè)成長,學校不斷加大對雙語師資培養(yǎng)和培訓的經費投入,多渠道培訓、培養(yǎng)雙語教師。具體舉措有:(1)境內培訓與境外培訓相結合。學校一方面派出多名教師參加鄭州市雙語教師培訓;另一方面也有計劃地分期、分批派出雙語教師到國外培訓。(2)校本研修與校際交流相結合。學校堅持實施同一年級所有雙語學科教師集體備課制度,以便雙語教師能夠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研究和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同時,學校還與國內的雙語教育實驗友好學校開展互動交流,相互學習,短期互換雙語教師異地任教。(3)常態(tài)教研與網絡教研相結合。學校在開展雙語教學常態(tài)教研活動的同時,注重發(fā)揮網絡教研的作用,加入了“全國雙語教育實驗學校業(yè)務交流QQ群”。通過這個群,實現(xiàn)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經驗互鑒。(4)專家指導與外教輔導相結合。學校定期邀請雙語教育研究專家到學校,通過聽課和座談來診斷、指導雙語課堂教學,幫助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疑難雜癥,提升雙語課堂的品質,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學校還充分發(fā)揮外籍教師的英語口語優(yōu)勢,每周四下午由外教對雙語教師進行口語培訓,以不斷提高其英語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實踐證明,多舉并重是促進雙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路徑。
4.雙語師資的人事政策。
在職稱評定方面,學校對雙語教師實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在個人晉級職稱或評優(yōu)評先時,雙語教師星級考評得分計入職稱評審或評先評優(yōu)的加分項目,任職期間每獲得一次三星級加3分。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雙語教師在職稱晉升等方面優(yōu)勢顯著,極大地調動了雙語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在評優(yōu)評先方面,學校對雙語教師也實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傾斜。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優(yōu)秀雙語教師評比,按照學校整體考評的40%+星級考評的60%,成績最高者即被評為該學期的優(yōu)秀雙語教師。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或領導機關組織的評優(yōu)評先活動中,學校實行雙語教師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推薦的政策。
在多項雙語師資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學校雙語教師的成長速度不斷加快,雙語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學生英語水平不斷提高,多名師生多次在區(qū)、市級比賽中獲獎,學校雙語特色鮮明,知名度和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
三、雙語課程質量監(jiān)控與考核政策
實施雙語教育課程改革后,教學質量如何保證,就成了課改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目前,在惠濟區(qū)只有惠濟區(qū)實驗小學開展雙語教育,缺少教學質量比較的參照對象。
面對這一新問題,學校領導班子經過研究,出臺了雙語教師星級考核制度,分別設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每個星級設有專項研究經費。一星級雙語教師每月獎勵150元,每增加一個星級,增加獎金30元。學校以一星級為起點對雙語教師的工作進行綜合、全面考核,每學期進行一次認定和晉級。
具體考核內容為“口語考核”(占40%)和“課堂考核”(占60%)。
在對雙語教師的學?!耙?guī)定動作”進行考核的同時,學校為了鼓勵雙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又開設了“加分”項目,且加分項目不封頂。
“口語考核”“課堂考核”和“加分”項目三項成績之和為雙語教師每學期的考核成績。每學期末,按照參評人數(shù)的30%、40%、30%的比例,以考核總成績?yōu)橐罁?jù)劃分三個星級,學校據(jù)此發(fā)放教科研補助。三星級雙語教師,每月獎金400元;二星級雙語教師,每月獎金300元;一星級雙語教師,每月獎金200元;未評定星級的雙語教師,每月津貼100元。
實踐證明,沒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課程政策支持,雙語教育無法開展;沒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傾斜性師資政策,雙語教育也無法開展;沒有雙語師資的培訓、培養(yǎng)和質量監(jiān)控與考核機制,雙語教學質量就無法保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