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飛 熊 欣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 柳州 545006;2.河池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影片《穿普拉達的惡魔》(TheDevilWearsPrada)是好萊塢一部以女性為中心、描述女性話語權得與失的經(jīng)典大片。該片通過活脫脫的人物話語描述了初出茅廬的青澀女孩Andrea Sachs在她的第一份工作中與其頂頭上司、時尚界翹楚Miranda Priestly之間所發(fā)生的故事,體現(xiàn)了兩者話語權力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主導與反主導?!霸捳Z即權力”[1],誰擁有了話語權誰就掌握話語思想的滲透力。[2]本研究從話語權的考量角度,分析了以Miranda和Andrea為代表的不同階層女性話語權得失的根本原因及其爭取自身話語權過程中內(nèi)心的迷茫與掙扎。
女強人Miranda行事果斷、善于謀劃、雷厲風行,她一出場就使得Runway雜志社上上下下的員工惶恐不安。她無論出現(xiàn)在工作場合、社交場合,還是私人會晤,總能顯示出居高臨下的女王風范。她在工作中經(jīng)常用命令的口吻下達任務,常常使用以“Tell somebody”為開頭的祈使句?!癟ell”的對象包括下屬、合作伙伴,甚至是老公。因其在公司中的位置,Miranda之話語,無論從形式還是內(nèi)容,無不體現(xiàn)其強勢,聽話者須無條件服從,容不得半點耽擱與推諉,并且必須保證執(zhí)行結果令其滿意。
雖然在話語上,Miranda對Andrea嘲諷不斷、命令不斷,令其幾度失控,甚至將其個人生活完全打亂。但是,在Andrea的眼里,Christian Thompson的評價卻欠缺公允。Andrea說得好,假如Miranda是個男人,她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因為她只會專注于她出色的工作:“Okay, she's tough, but if Miranda were a man…no one would notice anything about her, except how great she is at her job.”在“女性從屬”的社會普世價值觀下,唯有事業(yè)成功的女性,方能獲取話語之主導,這也充分說明了話語權建立的經(jīng)濟地位這一根本基礎所在。在男權社會里,決定女性話語權的女性能力與智慧等主要特質常常被人為忽略,而“強悍的形象”等細枝末節(jié)的話語效果之外顯形式往往被無限放大。對于主導話語的女性,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常常被賦予“Ice Queen”(冰山女王)、“Dragon Lady”(母老虎)等負面形象,這是有失公允的。
Miranda邏輯縝密、智慧過人,深諳職場游戲規(guī)則,手段老辣而獨到。在跟Andrea解釋自己如何保住飯碗時,她用了一段邏輯性很強的嚴謹而悠長的獨白,充分表達了一個職場女強人如何捍衛(wèi)自己的地位,堅決維護話語權。Miranda能夠在這個位置上成為常青樹,絕非靠運氣,而是靠智慧和手段。當她得知公司總裁Irv想要聘請Jacqueline替代她時,并沒有暴跳如雷或者去理論,而是采取按兵不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她為Jacqueline找了份高薪的工作,并且告知Irv,同時拿出一張她去哪里就跟隨到哪里的Runway骨干名單,使得Irv不得不重新考慮留住Miranda。經(jīng)歷如此職場危機后的Miranda,其職場地位及話語權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女性職場的生存空間較男性更加艱難,當她們?nèi)〉靡欢ㄎ恢谩碛幸欢嗔Φ臅r候,資歷上升的同時,年齡也隨之上升。年齡是一把雙刃劍,既是資歷的積攢,又是撒手锏。她們隨時隨地都可能被年輕、資歷低、能力強者所取代,因為后者需要的薪金往往低得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女強人必須具有足夠的智慧、老辣的手段,做好不惜犧牲包括家人、朋友等一切的心理準備,擁有堅強的內(nèi)心。
“女強人”似乎是對“賢妻良母”的解構,似乎使女性邁向了前所未有的社會成功,然而“女強人”以犧牲生活為沉重代價,也加劇了女性個體的生存困境,這種境遇暗含著性別秩序對女性的一種放逐。[4]像所有女強人一樣,Miranda同樣面臨著家庭困境。一對女兒調皮任性,丈夫無法忍受成為她的“附屬品”。雖然她盡最大努力滿足女兒的各種要求,忙中抽閑安排同丈夫聚餐,可是在他們看來,這些蜻蜓點水式的陪伴,是遠遠不夠的。
Miranda對待丈夫,就像對待合作伙伴一樣,同樣是通過助理來溝通。失去了耳鬢廝磨、真情互動的婚姻,只能像東南飛的孔雀漸行漸遠。而且一個同樣成功的男士,如何滿足于成為女人的附屬品?就像Miranda的丈夫所言,在強勢的妻子面前,人們會怎樣看待他:“I know what everyone in that restaurant was thinking, there he is, waiting for her again.”因此,無論Miranda如何挽留丈夫,努力保住婚姻,男權社會里,她終究難逃命運的捉弄。事業(yè)上賺足話語權的Miranda,在生活中,面臨丈夫、女兒,卻是完全失去話語權的妻子和母親。
為了堅守自己的話語權,Miranda必須堅守自己的選擇,這也最終導致了她的婚姻再一次走向盡頭。此時,我們看到了Miranda最人性化的一面,原來她也有脆弱不堪的時候,她也會悲傷地哭泣。無論是離婚的打擊也好、報紙的惡語中傷也罷,都無法擊垮她。最讓她難過的,是一雙女兒再一次失去了“父親”。從中可以看出,為何Miranda對女兒的要求從不拒絕,為何因為沒有參加女兒的表演而大發(fā)雷霆,因為她覺得虧欠女兒,要加倍補償。
從Andrea一直被Miranda稱作Emily,到被直呼其名,再到替代Emily參加法國時裝周,Andrea的能力一步步被認可,她的話語權也一步步得到確認。
掌握話語權的一方對被動的一方會施加某種壓制,迫使被動的一方“保持沉默無語的狀態(tài)”[5]。從接受Miranda面試的那一刻開始,Andrea便喪失了話語權。她的話語經(jīng)常被打斷,從衣著打扮到言談舉止都被人嘲笑,甚至經(jīng)常被稱作Emily。連最基本人格權利、姓名權利都難以擁有,話語權又從何談起?公司里沒有人愿意聽她閑話家常,更沒有人關心她內(nèi)心世界是否純真善良。她在全新的工作環(huán)境中,完全是一個另類,處于一種“失語”狀態(tài)。每天都被一個個電話催趕著前行,經(jīng)受著身心雙重的考驗與煎熬。
在她慢慢適應這種狀態(tài)、事業(yè)漸入佳境的同時,生活卻陷入了困境。在積極爭取話語權、專心工作時,她疏遠冷落了親朋好友,漸漸背叛了男友,個人生活更是岌岌可危“hanging by a thread”。Nigel道出了其中的真諦,這說明她的工作開始步入正軌了,等到生活化為烏有時,就會迎來升職。正像Nigel預言的那樣,當男朋友跟她分手、閨密唾棄她移情別戀時,Andrea取代了Emily,獲得了陪同Miranda去巴黎參加時裝周的機會。
Andrea是一個感性、智慧而機警的女孩,自從入職以來,話語權一直被壓制,處于一種失語的狀態(tài),就像機器一樣,等待并完成命令。爾虞我詐的職場與崇尚美德的學校之間所形成的巨大反差,社會黑暗的畫面在她的面前逐幅地呈現(xiàn),都令她措手不及,完全喪失了對事物評斷標準的明辨,間接性地導致了她的職場失語境地。Andrea后來雖然得到了上司的青睞,但因其職場的從屬地位,她在任何事情的決斷中稍有偏差依然會遭到橫加指責。她只能每天靠著美好的期待,忍辱負重,以便順利通過實習期迎來美好的明天,從而徹底喪失了其發(fā)聲權。
工作和生活完全交織在一起的Andrea,目睹了Miranda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欺騙了相交多年的摯友Nigel。她意識到,要改變失語狀態(tài),就必須完成從頭到腳的徹底改變。為了扭轉自身不利的局面,盡快占有應得的職場話語份額,她求教于Nigel,不惜早出晚歸,完全打亂原有的作息規(guī)律,隨時待命。在被手機里傳來的話語驅趕前行的失語日子里,最終完成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蛻變,通過了Miranda設置的種種障礙,一步步贏得了上司的青睞。
工作上部分話語權的獲取使其婚姻又面臨了一次更為嚴重的危機。Andrea徹底反思了其眼下的生活和工作,弄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最終Andrea決心告別話語服從的角色,徹底扔掉那臺時時為其下命令的手機,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從而擺脫了自身的失語狀態(tài),守住了自己曾經(jīng)堅守的道德底線和家庭觀念。很多時候,自我的堅守,方乃個人話語權的真實表現(xiàn)。
抗爭男權社會下女人一直被灌輸?shù)摹芭耍愕拿质侨跽摺币约绑w現(xiàn)在《穿普拉達的惡魔》中的女性主題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影片所關注的話題,而在女性爭取其自身社會權力的過程中,話語權首當其沖。女性話語權的獲得,在男權社會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女性所面臨的職場危機、生活困境等多重壓力注定其抗爭之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