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兵
筆者在閱讀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生活應該有一些儀式感。”仔細品味,確有幾分道理。同樣,校園活動也應該有一些儀式感。筆者在組織學部的一些集體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并沒有將自己的熱情投入進來,如此一來,再多、再好的儀式也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余國良老師說過:“中職教育的首要任務并非傳授知識與培訓技能,而是將精神能量傳遞給孩子,護住孩子們的精氣神。”那如何向?qū)W生傳遞精神能量呢?筆者認為,引導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鼓掌,讓熱烈的掌聲感染自己和他人,這是一個簡單可行之法,經(jīng)過幾次實踐,不失為有效之策。
一、真誠溝通,掌聲響起來
2017年秋季學期,筆者有幸組織了由本校校長主講的《開學第一課》教育活動。課前動員時,筆者并沒有急于強調(diào)“不準講話、不準中途退場”等紀律,而是和孩子們作溝通。
我說:“有人說,我們中職的學生大都稱不上是高尚的人?!蔽彝nD了一下,接著大聲問道:“你們同意嗎?”
多數(shù)學生答道“不同意!”
“是的,我也堅決不同意!因為,我們天生就是一個高尚的人,而且很容易證明,想不想證明?”
“想!”更多學生回答起來。
“好!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會變成一個什么字呢?”我拿起粉筆,先在黑板上寫一個“手”字,接著在上邊寫了“尚”字。
“這是一個‘掌字”“掌聲的‘掌字”……陸續(xù)有學生回答了起來。
“對,這是一個‘掌字。同學們,我們的手上有高尚,掌聲響起來?!惫P者熱情、有力地引導學生——掌聲響起來。
瞬間,整個會場響起了同學們的熱情、有力、興奮的掌聲。隨后,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校長作報告,大家共享了熱情、難忘的一課。
二、用心引導,掌聲來點贊
從2017春季學期開始,筆者調(diào)入藝術學部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為推行“好掌聲”教育,一是通過作“掌聲,助我們遇見優(yōu)秀”主題講座、和班主任們集體備課并開展好“掌聲,知多少”班會教育活動等,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鼓掌的相關知識,尤其是益處。如,促進身心健康、提高自身魅力、和諧人際關系,特別在聆聽他人分享時,掌聲能夠給他帶去贊美、認同、尊重、理解和鼓舞,進而分享者會愿意分享更多、更豐富的知識。二是開展“五星級鼓掌”訓練、鼓掌練習打節(jié)拍等,讓鼓掌成為學習中的一種習慣。三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鼓掌活動,引導學生在上下課、收到教師問候“同學們,現(xiàn)在好”時,回答“好”然后進行有節(jié)奏地鼓掌,切實提振精神、解乏去困。四是充分抓住每周四早操后的學生晨會教育活動契機,引導學生用掌聲有請學校陸益強老師登臺進行讀書分享,并引導學生用掌聲感謝陸老師的分享,筆者聽到精彩處,會主動鼓掌,以此來帶動學生進行鼓掌,經(jīng)過近25個星期的晨會實踐,學生們已初步養(yǎng)成了“經(jīng)典之處,掌聲響起來”的鼓掌好習慣。通過“專題教育、專門訓練、課堂滲透、晨會實踐”等,學生們已逐步將鼓掌作為自己的一種學習習慣,并在學校、學部組織的各種活動中,充分地展示了個人良好精神風貌,度過了一個個氣氛熱烈、激動人心的共同分享時刻。
是的,余國良老師說得好,“方向比方法更重要”,通過“我們的手上有高尚”來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自覺鼓掌、熱情鼓掌,能極好地傳遞精神正能量給孩子們,儀式感引導他們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朝“高尚的人”方向前行。
(責編 王鵬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