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茉莉 劉金輝 崔發(fā)強,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學生在寫作中存在很多錯誤,如詞匯使用不當、體裁選擇不當、存在語法錯誤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成了亟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學生寫作學習主動性比較差--為了應付考試,在課堂上大部分都是被動的學習。因此,學生課堂參與程度較低,覺得寫作理論太枯燥。學生看到寫作題目時會望而生畏,無法正確分析題目,導致思路不清晰。這就造成了他們的寫作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基礎差—不愿寫—寫作水平更差—更不愿意寫作—寫作水平更差,這給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
首先,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在寫作中不會正確應用。其次,學生掌握的詞匯量不足,在寫作中錯用詞匯以及拼寫錯誤處處可見,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一些常用的單詞詞義或者詞性區(qū)分不明確,如一個簡單的單詞like, 在“喜歡”和“像”之間犯錯誤。第三,學生閱讀量少,閱讀面狹窄,沒有一定的輸入就不會有恰到好處的輸出。第四,學生母語思維嚴重影響他們的英語表達。很多學生在寫作中所犯的錯誤主要是受了母語思維的影響,導致作文在結構、語法以及文化方面都受到嚴重干擾。最后,學生對于寫作的各種體裁理解不深刻,導致寫作時體裁選擇不當。
有些教師教法陳舊;教師講評時不能對水平不好的學生全盤否定,應該注重方式方法,以鼓勵為主。
(1)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思維,讓學生能夠自如運用各種文章體裁寫出符合題目要求、語法準確、結構清楚的文章,真正提高他們的英文表達能力。
(2)在寫作教學中,應該教授學生各種體裁的特點、常用詞匯的用法、常用語法和句式、英語段落構架和英語句子的特點以及英語語篇模式。
英語寫作是輸出性的實踐活動,只有大量輸入相關的英語寫作方面的知識才能正確輸出。大量閱讀英文原版文章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熟悉詞匯的用法,對英語的句子以及句子的銜接關系有更好的把握和認識。大量的英語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更好的用英語進行思維,克服母語對他們的寫作干擾。
現(xiàn)在學生寫作中經(jīng)常使用重復的詞語,學生之所以對這些詞語“過渡泛化”,是因為掌握詞匯的有限,在表達時只能重復使用掌握的詞匯。詞匯的積累語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可以通過用詞造句或者情境模擬等方法進行記憶。英語中有五種基本句型,幾乎所有句型都是這些基本句型的演變。在英語寫作中應該簡單句和復雜句交叉使用,才能使文章更加豐富多彩。
知識的積累和語言習得有肯定的聯(lián)系。首先可以選擇課文中的精彩句子讓學生進行背誦并使用。其次對于一些經(jīng)常用的諺語要讓學生記憶,比如有志者事竟成(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眼見為實(Seeing is believing)等等。再次,可以對閱讀中的精彩段落進行摘錄、影片中的經(jīng)典對白進行模仿。這樣持之以恒便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獲得大量的語言輸入以保證寫作中最佳的輸出。
首先,訓練學生靈活使用同義詞,寫作中應該避免詞匯的重復使用。其次,一篇好的文章應該長短句搭配,教師應該讓學生多進行長短句的合并拆分的訓練。第三,可以讓學生進行改寫練習,這樣可以進行文章的再創(chuàng)作。
學生作文的批改形式可以有教師批改和學生互改。無論哪種都必須嚴格遵守一定的標準。教師批改是一種主要形式,學生批改是學生互相學習的機會。上好作文講評課是一門藝術,批閱過程中記錄問題所在,以鼓勵為主,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講評中有所收獲。
如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即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制定嚴格的評價標準。過程教學法重點注重寫作過程,由教師設計課內(nèi)外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參與寫作過程,這樣可以增加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造成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寫作的教學效果,
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加強詞匯語法的學習、盡量消除學生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決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讓學生寫出好文章。
[1]丁往道, 吳冰. A Handbook of Writing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2]姚蘭, 程驪妮.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語寫作研究狀況之研究[J]. 外語界, 2005,(5).
[3]陸振慧.語篇分析與英語寫作教學[J]. 山東外語教學,2003,(4).
[4]曾琴.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困境及出路[J].中國成人教育,2010,(6).
[5]邱葆珍.高職生英語寫作偏誤及歸因分析[J]. 職教論壇,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