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琰
摘要:高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重要的時期,一般來說,高中學習任務比較繁重,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同時還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所以,在此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促使學生正確面對高中生活,正確面對高中生活所面臨的壓力,從而健康成長。本文具體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這個角度出發(fā),探究其要點。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點探析
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老師、家長特別重視學生的成績以及學習水平,往往忽略了學生在成長中的心理變化。高中生面臨的各方面的壓力,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具體的壓力或者是有關的困難,長期積壓在心理,會使高中生產(chǎn)生焦慮、惶恐的情緒,甚至會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健康,對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不利的影響,本文具體從三個方面論述新時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點。
一、積極轉(zhuǎn)變教育理念,強化思想認知
意識對于事物的發(fā)展有著一定的能動作用,要想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的實施,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達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須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正確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樹立緊跟時代,積極的思想教育觀。對于學校中的行政部門來講,一定要重視以及加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建立健全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相關教育體系,要有效的結合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成長、學習中的相關問題,從推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fā),不斷推行正確的素質(zhì)教育、實施科學教育策略,對于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也符合和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斷完善教育手段,強化教育理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除此以外,學校也應該積極改變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應該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高校能夠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學校還要聘用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合理的安排心理課程,促進心理教育能順利的進行,要加強監(jiān)督,不能只流于形式。學校的領導也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有效落實。學校領導以及各科教師都要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心理教育的課時,同時,要擴充師資力量,保證相關資源的投入,確保項目及活動能夠有效落實。高校中的全體師生都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很多主課教師會占用音樂、美術等一些副科的時間,甚至有一些高校在高三的時候,會直接將美術、音樂、體育等課程取掉,為了保證學校的升學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如果高校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不能很好的實施,讓其他學科占用的話,就流行形式、形同虛設,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針對于這種現(xiàn)象,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轉(zhuǎn)變自己的想法,確保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營造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也必須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也就是指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些都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了解每一個學生,對于性格比較孤僻、不愛說話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表現(xiàn)出關愛,應該正確引導他們釋放壓力。還有一部分學生面對教師以及家長的期望,常常表現(xiàn)出不知所措,情緒也逐漸消沉,教師應該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降低期望值,給學生營造一下相對輕松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自身的潛能,為學生營造相對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也能促進其健康成長,對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舉辦各類宣傳活動,強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
高中階段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歷程來講,都是尤為重要的階段,但是在這一時期,由于學生的思維也有了較大的變化,在學業(yè)上的任務和壓力也越來越重,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為了解決學生的這一心理問題,學校應該通過采取類型豐富多樣的社團活動,來宣傳心理健康的常識和一些自我疏導心理問題,或向他人尋求幫助來解決自己心理問題的具體方法。學校組織開展心理社團活動的方式,可以使學校到整體氛圍都變得健康向上,學生也就可以在此氛圍中,有更加積極健康的心理感受和心態(tài)。并且使用社團活動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校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效率,因為社團活動對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通過把握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除此之外,由于社團所能涵蓋的學生范圍更廣,也就能使心理健康知識為更多學生所了解。而所謂的心理疏導則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在課下增強交流,從而使教師能對學生的心理狀況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也能使學生有了心理問題,及時能尋求教師的幫助。而在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在課下對于學生心理狀況的詢問頻率較小,學生也不很愿意像教師表露自己的心聲,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難以得到及時解決,反而在長期積累過程中越來越大,以至于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以作為師生關系中的主導者,教師應該主動向?qū)W生伸出援手,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改變師生關系,讓學生在今后產(chǎn)生心理問題之時,可以信任地向老師透露自己的想法,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解決心理問題的途徑,為其帶來更多有效的幫助??偟膩碚f,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學生個體成長,還關系到學校校風建設和學校氛圍的優(yōu)差,甚至關系到一些社會問題。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心里想法的不斷探索,和與學生溝通的不斷加強,對其心里的想法和成長特點有更深入的認識,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較為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而促進他們的長遠發(fā)展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結束語:
現(xiàn)在高中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現(xiàn)象越來越高,所以家長及學校都應該認識到對學生進行恰當科學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不能及時處理遇到的困難,家長及教師應該做好積極的引導。從多方面入手,共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超杰.新時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點探究[J].中華少年,2017,(03):21.
[2]張杰,鄧昕,白莉莉.對新時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高考(綜合版),2015,(10):187.
[3]張玉.淺析新時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好家長,2014,(51):210.
[4]于洪霞.淺談新時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27(06):133-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