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運動處方教學效果分析*
為充分了解運動處方教學的實際效果,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等對運動處方教學實驗班進行為期12周的教學效果干預研究,以此來探討運動處方教學的實際價值所在。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運動處方教學效果良好,實驗班和對照班身體機能及身體素質各項測試指標均出現了變化,但實驗組相關測試指標變化P<0.05或P<0.01,差異顯著,證明科學的運動處方教學對學生的體質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教學效果顯著。
高校體育教學;運動處方;效果分析
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可分割的教育過程,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與衛(wèi)生教育相結合。體育不僅是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等,還應涉及到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健康膳食、心理保健、衛(wèi)生保健等多方面內容。體育活動不僅從運動鍛煉的角度去積極保護學生健康,增強體質,而且還能預防一些疾病,增進人的健康。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是醫(yī)學模式轉變的需要,是人們健康觀念轉變的需要,是健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目前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存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如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缺少科學合理的構成要素;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課程標準有待完善;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問題;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實施流于形式、力度不夠;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師資問題;體質檢查與評價科學儀器缺乏;體育與健康教育只注意到過程,而忽視了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效果等。
本文將探討運動處方教學對學生體質的影響,結合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現狀,提出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的新思路;突出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時代性等。旨在促進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盡快與健康教育并軌與協(xié)同,為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及推進全民健身活動的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為學生的體質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以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本文以 XX高校大學生體育課運動處方教學為研究對象,在一年級進行實驗對比研究。根據實驗需求隨機抽取60人組成實驗班和對照班,按預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學。由于學生體質受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在試驗階段實驗對象體質狀況、實驗對象日常的活動和飲食等方面將按實驗前要求作出具體規(guī)定。為了排除外來因素的干擾,本文只進行實驗對象。實驗前后測試指標進行組內配對T檢驗,來研究運動處方對學生體質提升的影響。并與對照組進行橫向分析,探討其差別
根據研究需要,采用文獻資料發(fā)、問卷調查法、實驗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進行系統(tǒng)研究。對照班按學校常規(guī)每周一次的體育教學進行體育鍛煉,實驗班每周進行正常體育教學一次,運動項目為針對個體制定的運動處方教學內容。
為保證實驗科學有效,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測試指標進行了實驗前對比分析。通過測試獲得班與對照班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測試數據,而后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經分析差異均不顯著(P>0.05),符合實驗具體要求可以進行實驗研究(測試數據見表1-3)。
表1 實驗前各組學生身體形態(tài)指標對比分析
身體形態(tài)測試指標只要反映人體的概觀性特征,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tài)可以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表2 實驗前各組學生身體機能指標對比分析
身體機能指標主要反應人體的機能狀況,反應人體的心肺機能,亦是從事各種勞動和身體運動的保障。身體素質測試指標主要反映人體的體質情況,通過測試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心肺機能和身體力量、耐力、速度等體能狀況。
表3 實驗前各組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對比分析
為充分了解運動處方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行為期12周運動處方教學實踐研究,具體實驗后各項測試指標對比分析見表4-6。通過為期12周的教學后,對照組實驗前后身高、體重和胸圍均出現變化,但P大于0.05,差異不顯著。實驗組各項測試指標也出現了變化,其中體重男生小于 0.05,女生小于0.01,差異顯著。證明進行為期12周的運動干預后實驗組學生體重產生了明顯變化。
表4 實驗后各組學生身體形態(tài)指標對比分析
表5 實驗后各組學生身體機能指標對比分析
經過為期12周的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身體機能指標均出現了變化,對照組各項指標變化P值均大于0.05,差異不顯著,而實驗組肺活量數值變化P值小于0.01,差異非常顯著,證明有規(guī)律的運動對人體的肺活量產生了顯著影響。而血壓、脈搏成人處于健康狀態(tài),指標均趨于穩(wěn)定。
表6 實驗后各組學生身體機能指標對比分析
經過為期12周的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體素質各項指標數值均出現了變化,對照組個數值變化 P值大于0.05,差異不顯著,而實驗組相應測試指標變化變化顯著,P值小于0.01,差異顯著。證明系統(tǒng)規(guī)律的體育運動對身體素質影響較為明顯。
經過為期12周的實驗研究后得知:經過系統(tǒng)、科學、規(guī)律的運動處方教學后,實驗組相應測試指標出現了顯著變化,而對照組變化不顯著,證明科學的運動處方教學對學生體質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通過研究也發(fā)現,科學合理的運動處方教學適合于大學生體育教學開展。在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加以控制,運用運動人體科學相應理論作為指導,才能保證收到應有效果。
[1] 賴麗麗,涂相仁,李昂,等.健美操結合運動處方教學對體育專業(yè)學生身體成分的影響[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2).
[2]左林,張躍敏.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3(2).
[3]孫鋒.運動處方教學干預對“邊緣化”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3(4).
[4]丁花陽,孫海勇.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對大學生體質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
馬志君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 Effect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Teaching
MA Zhijun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157011, Heilongjiang, China)
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6-JG18078)。
馬志君(1978-),黑龍江牡丹江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運動與健康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