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莉
(中日友好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北京 100029)
皮肌炎患者抑郁狀態(tài)臨床調查與護理
崔培莉
(中日友好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北京 100029)
皮肌炎屬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以近端肌無力及平滑肌非化膿性炎癥為特征,患者病灶常累及全身骨骼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全身性炎性肌肉病變[1],同時伴有各種形態(tài)皮疹,也可伴發(fā)各種內臟損害和腫瘤[2]。該病病程長、療效慢,患者常因肌無力、關節(jié)痛、多發(fā)性潰瘍致生活難自理而產生悲觀心理[3]。選取我科住院的72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其中合并有抑郁的皮肌炎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72例皮肌炎患者,其中男 40例、女 32例;年齡 35~65歲,平均 46.25±16.74歲。臨床癥狀均符合1975年Bohan和Peters提出DM的5條診斷標準中的3條或4條癥狀(有皮損)[4],確診皮肌炎。所有患者均無精神類疾病病史,排除嚴重心、肺、腎功能損害等導致生命垂危及合并感覺性、運動性語言功能障礙,無法完成護理調查問卷者。
患者入院時在其自愿的前提下給予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 由經過培訓的責任護士負責,表格由患者填寫,不能自主完成的由責任護士逐條進行詢問并解釋。SDS總分為各條目總分乘以1.25,SDS總分<50分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抑郁、60~69分為重度抑郁、≥70分為重度抑郁[6]。
(1)分組:將SDS自評總分>50分,且合并皮肌炎的患者隨機分為中醫(yī)情志護理組(干預組26例)和常規(guī)護理組(對照組26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抑郁程度、基礎疾病等各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2)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引導患者遵醫(yī)囑、定時、定量用藥,按時進行康復鍛煉以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了飲食、藥物、休息活動及預防繼發(fā)感染等[7]。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了情志護理,情志護理具體包括音樂療法、引導吐納、順情從欲、基礎調理等[5]。
將責任護士統(tǒng)一進行培訓后進行個體化護理:(1)積極幫助患者適應陌生環(huán)境,詢問患者病史并建立檔案,了解其病程及服藥情況,充分傾聽患者心聲。(2)進行放松訓練,患者采取自覺舒適的放松體位,跟隨責任護士的指令,依次放松各關節(jié)部位肌肉,先收緊后放松,每天鍛煉10~15min,1次/d。 (3)音樂療法:通過了解各患者的性格、愛好、受教育水平準備不同類型的音樂,或者根據(jù)患者的要求提供其喜好的音樂,1 次/d,30min/次[8]。 (4)關注患者生活及治療過程中的情緒變化,指導患者放松心情,鼓勵釋放自己的情緒,追尋自己喜愛的事情來轉移患者集中于疾病的注意力。(5)每周由主管醫(yī)生或護士進行1次講座,讓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危險因素以及后續(xù)治療,為患者答疑解惑。(6)取得患者的家庭及社會支持,多讓家屬陪伴,鼓勵病友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使患者有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及生活氛圍。以2周為1個周期,再次對2組患者進行抑郁程度的評估。
表1 患者入院時SDS評分
表2 2組護理前后SDS總分比較
患者入院時SDS評分情況見表1。觀察期間72例中出現(xiàn)輕度抑郁及以上現(xiàn)象52例,抑郁總發(fā)生率約為72.2%。2組護理前后SDS總分對比見表2。合并抑郁的皮肌炎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治療和中醫(yī)情志護理干預2周后抑郁癥狀均有所好轉,2組治療前后SDS總分在組內均有統(tǒng)計學差別(P<0.01)。治療后干預組SDS總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
本研究顯示,在入院皮肌炎患者中,抑郁發(fā)生率約為72.2%,大部分的皮肌炎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在經過2周治療后,SDS總分比治療前有顯著地降低,說明患者焦慮情緒源于對疾病的擔心。隨著疾病的緩解,焦慮因素得以解除,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也在好轉,另外研究還顯示,中醫(yī)情志護理組的抑郁狀態(tài)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可減輕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同時有助于幫助患者放松心情,是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有效途徑之一。
[1]胡炳彥,王金鳳.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的現(xiàn)狀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7,(1):195-198.
[2]吳志華.現(xiàn)代皮膚性病學 [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550-556.
[3]蘇海丹,曾夏杏.健康教育在皮肌炎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7):642-643.
[4]顧有守.皮肌炎診斷和治療發(fā)展[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6,35(6):407-409.
[5]田佩華.情志護理對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抑郁焦慮的影響研究[J].全科護理,2016,2(23):34-35.
[6]于秀利,劉忻怡.皮肌炎的心理護理[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10):933-934.
[7]杜如宇.32例皮肌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10):1203.
[8]梁藝,張景昌,黃學成,等.心理干預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焦慮抑郁患者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7,39(1):58-60.
2017-04-13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