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日韓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比較

        2017-12-13 10:27:10李惠娟
        當代經濟管理 2017年12期
        關鍵詞:服務貿易

        李惠娟

        摘 要演基于增加值貿易核算法,測算中日韓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GVC指數(shù)以及出口技術增加值,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比日韓低,但是攀升速度明顯高于日韓;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動力主要來自于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而日韓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動力主要來自于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導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中國服務貿易的間接和國內技術增加值偏低,而國外技術增加值偏高。

        ?眼關鍵詞?演全球價值鏈;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增加值貿易;核算法

        [中圖分類號]F746.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7)12-0062-10

        一、引 言

        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發(fā)展,服務產品生產過程被分割成不同的生產環(huán)節(jié)分散在各個國家,各國形成基于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新型國際分工關系,一個最終產品出口技術含量由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所創(chuàng)造的技術附加值所組成。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快速發(fā)展,其出口技術結構由以低技術附加值出口為主向以中等技術附加值出口為主轉變。部分學者質疑我國服務貿易技術結構升級主要是由于從國外進口的中間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如果剔除國外進口中間品的技術含量,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含量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環(huán)節(jié)(Amiti和Freund,2007;王厚雙等,2015)。由于增加值貿易核算法可以區(qū)分出口服務技術含量中所包含的國外技術和國內技術,有助于準確評估一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因此被學術界廣泛認可。

        跨入21世紀,各國服務貿易的競爭日益激烈。據 WTO 統(tǒng)計①,2000~2015年間,世界服務出口貿易由14 913億美元增長為47 540億美元,增長了2.19倍。同期,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由301.46億美元增長為2 854.8億美元,增長了8.47 倍;日本服務貿易出口額由683.1億美元增長到1 578.6億美元,增長了1.31倍; 韓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由307.53億美元增長為968.4億美元,增長了2.15倍。2015年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在全球服務貿易出口額排名分列第3位、第7位和第16位。同為東北亞經濟圈中的三個經濟大國,中國、日本和韓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競爭與合作備受理論界所關注。2017年1月,中日韓自貿區(qū)談判剛剛結束了包括服務貿易在內的第11輪談判,而決定三方能否合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三國的產業(yè)實力以及未來各自的發(fā)展?jié)摿Γ粐a業(yè)實力和發(fā)展?jié)摿νQ于該國產品所包含的技術水平。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發(fā)動機的對外貿易(包括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越來越體現(xiàn)出口產品的“質量”或者“技術含量”上,而非“數(shù)量”上?;诖?,本文利用增加值貿易核算法來考察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差異,揭示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為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開展深度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文獻綜述

        綜觀以往文獻,有三種核算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方法:第一,以Lall(2000)為代表的學者從貿易產品技術分類的角度來衡量出口技術,通過計算高技術服務出口貿易額在服務出口貿易額總量中所占的份額來代表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第二,以Michaely(1984)為代表的學者從產品技術附加值角度來衡量出口技術含量(關志雄,2006;樊綱等,2006;Lall等,2006;杜修立等,2007;Xu,2009;Hausmann和Rodrik,2006;姚洋等,2008),計算產品技術附加值時需要以一國出口貿易額占世界出口貿易額的比重為權重,這導致出口額較大的國家的產品技術附加值被高估,而出口額較少的國家的產品技術附加值被低估,并且這種核算方法得出的產品技術附加值包含了國外進口中間產品的技術含量,往往高估了一國出口技術水平。姚洋等(2008)學者構建的國內技術含量指數(shù)(DTC)的國內技術含量指數(shù)(DTC)雖然剔除了國外中間產品包含的技術含量,但是其結論建立在以貿易部門的所有進口作為中間產品進口的假設前提之下,而這個假設顯然是不合理的。隨著全球分工的細化,服務跨國分段式生產已成為常態(tài),這時需要有一種新的核算方法來準確衡量每一個國家服務生產環(huán)節(jié)所創(chuàng)造的技術含量。第三,以Koopman(2012)為代表的學者基于增加值貿易的視角,利用非競爭型投入占用產出模型計算一國出口產品的國外技術增加值和國內技術增加值,顯示了不同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增值,可以反映出各國在全球價值鏈中所創(chuàng)造的技術附加值,以明確各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Koopman所構造的GVC指數(shù)常用于表示一國產業(yè)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除此以外,GVC指數(shù)還可以測量一國產業(yè)的出口技術水平,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一國產業(yè)的出口技術水平主要體現(xiàn)于該國該產業(yè)出口價值中在國內生產環(huán)節(jié)實際所創(chuàng)造的技術價值,即出口技術增加值的大小,如果該國該產業(yè)的出口技術增加值較大,就代表該國該產業(yè)的出口技術水平較高,反之則低。GVC指數(shù)是用一國某產業(yè)出口產品價值的對數(shù)值減去出口產品所包含的進口中間品價值的對數(shù)值表示,它可以反映一國產業(yè)作為中間產品出口的價值扣減該產業(yè)使用的進口中間產品的價值后,由國內生產環(huán)節(jié)實際所創(chuàng)造的技術增值,因此,GVC指數(shù)也可以顯示一國產業(yè)出口技術水平。與其它測算出口技術水平的指標相比,GVC指數(shù)避免了把一國人均國民收入與出口技術緊密掛鉤,從而高估發(fā)達國家出口技術水平的缺陷,同時也能剔除出口產品價值中包含的進口中間產品價值,從而真正計算出本國國內生產環(huán)節(jié)實際創(chuàng)造的技術增值,從而反映出一國產業(yè)真正的出口技術水平。由于增加值貿易核算法可以區(qū)分國外技術增加值和國內技術增加值,不會虛增或者低估一國出口技術含量,因此這種方法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同(江靜,劉志彪等,2010;郭晶,趙越,2012;王嵐,2013;拓曉瑞,左連村,2015;戴翔,張二震,2015)。

        中國、日本、韓國同屬于東亞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活躍,貿易往來頻繁,貿易結構存在競爭性和互補性。近幾年,很多學者開始關注中日韓三國的出品技術含量,以及比較這三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上的競爭力。周松蘭(2009)從產業(yè)技術水平分類的視角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和韓國貿易結構出現(xiàn)高度化趨勢;相反,日本的貿易結構則出現(xiàn)“低端化”趨勢,表現(xiàn)為中低技術產業(yè)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何敏和田維明(2012)測算了中日韓三國農產品出口技術復雜度,發(fā)現(xiàn)日本出口技術水平最高,韓國其次,中國最低,與日韓技術差距大。湯碧(2012)采用Hausmann構造的出口復雜度指數(shù)來測算中日韓三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復雜度,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與日本韓國高技術產業(yè)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差距正在擴大。楊紅和王晶(2014)測算了2000~2011年中日韓服務貿易出口復雜度,發(fā)現(xiàn)中國出口技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表現(xiàn)為中高技術服務出口比重超過低技術服務出口比重。上述研究側重于比較中日韓所有產品或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技術水平,忽視了服務產品的出口技術水平的比較研究。楊紅和王晶雖然以服務產品出口技術結構為研究對象,但是使用了Hausmann提出的PRODY指數(shù)和EXPY指數(shù)來測算一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復雜度,該方法沒有區(qū)分國外引進中間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國內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含量,有可能高估或者低估一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endprint

        本文利用Koopman的增加值貿易核算法來測算中日韓三國2000~2014的各種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增加值,并且探討了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增加值提升的經濟增長效應,以比較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區(qū)別以往文獻,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譹?訛利用增加值貿易核算法剔除國外技術含量,準確測算和比較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含量;?譺?訛把服務貿易分成高技術、中技術和低技術三種類別,分析中日韓三國不同類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

        三、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評價及數(shù)據說明

        (一)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測度模型構造

        使用增加值貿易核算法,可以剔除國外技術增加值,將一國真正出口技術增加值計算出來,核算模型構建如下:一國生產的服務產品包括兩種用途:作為中間品被使用于生產過程中,以及作為最終產品被本國及外國使用。

        四、中日韓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比較

        (一)中日韓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測算

        根據公式(9),利用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來代表一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結果如表1所示。

        (1)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比日韓低,尤其是高技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中國服務業(yè)起步較晚,與發(fā)達國家有著較大差距,勞動密集型服務業(yè)比重過大,技術密集型服務業(yè)比重過小,服務業(yè)內部結構層次較低。20世紀末期以來,中國服務貿易開放范圍不斷擴大,服務業(yè)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的程度顯著提高,但是中國服務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仍處于較低的分工地位,與日本、韓國相比,除了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比韓國高,其他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全面落后于日韓兩國,如在1995~2014年期間,中國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均值為0.21,而日韓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均值分別為0.39、0.22,中國服務業(yè)的出口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日本,也落后于韓國,這反映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較弱,出口技術含量不足,難以與發(fā)達國家相抗衡。中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落后較多,如中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均值分別比日韓低0.034、0.01,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均值比日韓低0.09、0.04。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較低,究其原因在于,中國服務業(yè)勞動力的素質不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研發(fā)能力薄弱,這導致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短時間內難以追趕上發(fā)達國家;而中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相對落后于日韓兩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本地市場效應較強,主要為本國居民和企業(yè)服務,其國際競爭力較弱,這導致其出口技術水平偏低。

        (2)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均呈上升趨勢,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攀升速度明顯高于日本、韓國。從理論上講,服務業(yè)與信息、知識的相關性,使得服務業(yè)已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許多發(fā)達國家從“工業(yè)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經濟服務化趨勢在發(fā)達國家日益突出,與此同時,發(fā)達國家服務業(yè)技術升級速度也加快。作為發(fā)達國家,日本和韓國的服務業(yè)發(fā)展水平較高,也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趨于上升,如日本、韓國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分別以年均0.71%、1.45%的速度增長。與日韓相比,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迅速提升,其GVC指數(shù)的增長速度達到2.05%,明顯高于日本和韓國。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近來年經濟保持強勁的發(fā)展勢頭,服務貿易范圍擴大,貨物出口量大為增加,因此帶動與之相配套的服務出口增加,促使中國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中的出口技術水平提升。

        (3)中國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提升較快,而日韓兩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提升較快。中國人口眾多,為“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發(fā)展提供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與此同時,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強勁的經濟發(fā)展勢頭,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金,為“資金密集型”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提供充足的資金儲備,這有利于中國中技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蓬勃發(fā)展,使其出口技術水平較快提升,如中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GVC年均增速達到5.95%,而服務貿易GVC的年均增速只有2.05%。但是,由于中國長期以來重“勞動和物資投入”、輕“知識技術”投入,這導致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發(fā)展水平較低,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較大,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后,有“低端化”“下游化”的趨勢,其GVC指數(shù)以年均0.95%的速度下降,這不利于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相反,日韓兩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GVC增長較快,推動著日韓兩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如日本高技術服務貿易的GVC增速為2.16%,明顯高于日本服務貿易GVC增速,韓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的年均增速比本國服務貿易GVC增速高0.7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日韓兩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GVC指數(shù)呈下降趨勢,由此可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推動著日韓兩國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提升。

        (二)中日韓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增加值

        根據公式(6)、(7)、(8)計算出服務貿易的各種技術增加值,以詳細分析一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構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的數(shù)據顯示:

        (1)與日韓兩國相比,中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不高,但增速較快,尤其是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間接技術增加值表示本國出口的產品,被第三國加工成最終品而實現(xiàn)的技術增值。中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遠低于日本,這反映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不高,這符合中國服務貿易的實際情況,但是中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高于韓國,與我們的預期相背離??赡艿脑蚴?,中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包含了大量國外創(chuàng)造的技術增值,這個猜想將在后面的討論中得到證實。從間接技術增加值增長速度來看,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在1995~2014年期間,其年均增速分別為18.42%、5.67%、8.42%,中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增速最快。中日韓三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該國服務貿易,比如,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增速為20.70%,而日本為6.24%、韓國為8.57%,比中日韓服務貿易間接技術增加值的增速高2.28、0.56、0.14個百分點;除了韓國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以外,中日韓三國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上升速度均低于該國服務貿易,這表明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提升的主要動力是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究其原因在于,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分工較為細化,較容易進行跨國分段式生產,各國出口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產品作為中間產品投入到第三國的服務生產之中,這導致國與國之間的中間品服務貿易蓬勃發(fā)展,也使該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較快增長。隨著專業(yè)化分工深化,各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全球價值鏈分工向縱深發(fā)展,其間接技術增加值迅速上升,帶動總體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提高。endprint

        (2)中國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比韓國高,但是比日本低,增速高于日韓,尤其是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國內技術增加值表示本國所創(chuàng)造的出口產品的技術增值,國內技術增加值較高的國家,通常其出口產品包含較多的國內中間投入品和技術。由于中國具有完備的服務生產體系,服務企業(yè)數(shù)量眾多,產業(yè)關聯(lián)較強,出口服務產品生產過程中投入較多國內中間產品和技術,這導致中國服務貿易國內技術增加值處于較高水平。另外,與日本和韓國相比,中國高技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具有明顯較高的國內技術增加值,特別是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如中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為12 776億美元,日本僅有5 927億美元,韓國只有1 840億美元。導致中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偏高的原因在于,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不像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一樣需要投入高級生產要素,其生產迂回程度較低,只需要投入技術含量不高的中間產品,而這些低端中間產品國內就可以提供,因此中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包含較多來自國內中間產品的技術增值。由于行政的干預,中國部分高技術密集度服務的開放度不高,如金融業(yè),這些高技術密集度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模式屬于“自給自足型”,即利用本國生產要素完成生產,供本國消費,因此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具有較高的國內技術增加值。從增速來看,中日韓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均呈上升趨勢,并且中國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增速最快,特別是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隨著各國專業(yè)化分工向縱深發(fā)展,服務生產過程更加迂回,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對國內中間產品和技術的生產需求更多,這導致各國出口服務產品的國內技術增加值呈上升趨勢;對于中國而言,中國擁有眾多人口和強勁的經濟發(fā)展勢頭,引發(fā)龐大服務消費需求,各種服務企業(yè)應運而生,形成上中下游一條龍服務體系,出口服務生產中投入較多的國內生產要素,因此,中國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迅速上升。對于呈現(xiàn)追趕態(tài)勢的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而言,其國內技術增加值提升尤其明顯;相反,日本和韓國的中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相對成熟,出口技術水平較高,技術升級進入瓶頸期,導致其國內技術增值緩慢,而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促使日韓兩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分工更細化,產業(yè)之間的生產技術聯(lián)系更復雜,因此,日韓兩國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值較快增長。

        (3)與日韓兩國相比,中國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較高且增速最快,高技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尤為突出,而日韓兩國的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的增速較快。國外技術增加值表示本國出口產品中所包含的國外中間產品的技術增值。與日韓兩國相比,中國各種服務貿易具有較高的國外技術增加值,如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是日本和韓國的8倍和4倍,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是日韓的2倍和1倍,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是日韓的6倍和5倍,這反映中國不同技術密集度服務產品生產過程投入較多的國外生產要素和技術,嚴重依賴國外中間產品,其中,以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最為突出。由于人力資源積累不足,研發(fā)水平不高,導致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升級困難,對進口中間產品的依賴較嚴重;與此同時,雖然中國在發(fā)展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上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但是核心技術仍然嚴重依賴國外技術和設備,因此中國的高技術和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較高。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入發(fā)展,跨國分段式服務生產變得普及,通過進口其它國家的中間產品來完成生產是各國服務生產的必經過程,這成為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國服務理念和生產技術與國外仍有較大的差距,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彌補自身不足,因此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保持較高的增速。對于日韓這兩個發(fā)達國家而言,其服務技術相對成熟,對本國生產要素和技術的依賴程度高于國外,因此日韓兩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加值增速較慢,相反,日韓兩國的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上并不具備比較優(yōu)勢,通過引入國外中間產品,可以有效地降低本國出口服務的生產成本,獲得更多貿易利益,因此,日韓兩國的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國外技術增值上升較快。

        (4)中國服務貿易的國內技術增加值大于間接技術增加值,而間接技術增加值大于國外技術增加值;日韓兩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和日本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大于國內技術增加值,而國內技術增加值大于國外技術增加值。中國服務貿易在1995~2014年期間,其國內技術增加值比間接技術增加值、國外技術增加值均值分別高出:82 160億美元、132 683億美元,由此可見,中國的國內技術增加值最高,其次是間接技術增加值,國外技術增加值最小,這表示反映了中國出口服務產品包含較多的國內中間投入品的技術增值,也間接反映了中國服務貿易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程度不高。日韓兩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和日本的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間接技術增加值較大,而國內技術增加值較小,這說明日本和韓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較多用于出口,滿足國外居民和企業(yè)的需要,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程度較高。

        計算中日韓三國各種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占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的比重,得出表3關于中日韓三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結構。

        分析表3的數(shù)據,發(fā)現(xiàn)在中日韓三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結構中,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大于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比重,而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比重大于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在中國1995~2014年間接技術增加值結構中,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比高技術、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高出40、58個百分點;同樣地,日本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比高技術、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高出53、60個百分點,韓國為53、57個百分點。中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遠遠超過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可能的原因在于,中日韓三國以中高技術密集度服務為主的進出口貿易結構,以及中高技術密集度服務的迂回式生產對中間產品有著更大的需求;又因為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規(guī)模往往超過其它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其出口服務產品投入更多的中間產品和技術,這導致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技術增加值比重最大。endprint

        五、中日韓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對經濟發(fā)展帶來正向的影響,這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但是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經濟增長?不同技術密集度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否存在差異?中國、日本和韓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有何區(qū)別?這些問題仍然有待解決,思考并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把握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用經濟增長的出口技術彈性來測量,即經濟增長率與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增長率的比值,它反映了經濟增長對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變化的敏感性。令:

        e=■=■×■(10)

        上式中,e表示經濟增長的出口技術彈性,?駐X、?駐Y分別表示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變化量、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變化量,X1、X2表示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期初數(shù)和期末數(shù),Y1、Y2表示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期初數(shù)和期末數(shù)。本文用人均實際GDP表示經濟發(fā)展水平,用GVC地位指數(shù)來表示出口技術水平。

        通過經濟增長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彈性的計算可以考察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變化對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變化的敏感性。為了保證彈性計算的準確性,本文選擇2000~2014年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數(shù)據來測算經濟增長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彈性。結果如表4所示。

        (1)中日韓三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具有正向經濟效應,其中,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的經濟效應小于韓國,但是大于日本。中日韓的經濟增長的出口技術彈性分別為:4.22、1.12、9.83,表示當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每提升1%,中日韓三國的經濟增長4.22%、1.12%、9.38%,經濟增長速度高于服務貿易出口技術的提升速度,可見經濟增長對服務貿易出口技術變化非常敏感。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小于韓國,但是大于日本,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服務貿易起步較晚,技術相對落后,而且目前正處于工業(yè)化中期階段,對服務需求較旺盛,技術投入的邊際產出遞增,因此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中國以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為核心的貿易結構決定了服務貿易對其他產業(yè)的帶動能力較弱,技術溢出較少,從而制約了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升級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2)中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表現(xiàn)出較強的負向經濟效應;而日韓兩國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則呈現(xiàn)出顯著的正向經濟效應,以韓國最為突出。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彈性為-36.02,而日韓分別為1.74,10.27,這表示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不利于中國經濟增長,而日本和韓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進步則顯著地促進了該國經濟增長,尤其是韓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的經濟效應最突出。究其原因在于,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與發(fā)達國家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國外中間產品,利用國外先進技術來提升本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這種做法可能會削弱本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利于本國經濟增長;日本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技術投入的產出效率趨于下降,因此日本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的正向經濟效應相對較弱;韓國作為新加入的發(fā)達國家,其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的產出效率處于上升階段,因此,韓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的正向經濟效應較強。

        (3)中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呈現(xiàn)顯著的正向經濟效應,特別是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而日韓兩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進步則表現(xiàn)出顯著的負向經濟效應,韓國負向經濟效應較突出。中國、日本、韓國的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彈性依次為:66.02、-3.11、-5.09,低技術密集度服務出口技術彈性依次為:13.45、-0.74、-4.90,這表示中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進步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發(fā)展,而日韓兩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則阻礙了該國經濟發(fā)展。這可能是因為中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在國際市場中具有低成本優(yōu)勢,可以獲取較多的貿易利益,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帶動其他產業(yè)生產效率提高,從而有利于加快本國經濟發(fā)展,由于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產業(yè)關聯(lián)性較高,因此,中國的中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呈現(xiàn)出顯著的正向經濟效應;對于日韓這兩個發(fā)達國家而言,它們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不具有比較優(yōu)勢,如果提升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有可能擠占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生產資源,促使該國服務貿易“低端化”,降低經濟生產效率,從而不利于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因此,日韓兩國的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升級表現(xiàn)出顯著的負向經濟效應,又由于目前韓國正處于技術升級的關鍵期,須集中資源來提升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因此,韓國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提升的負向經濟效應較突出。

        六、政策建議

        隨著中國服務貿易開放度的進一步提高,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的程度有了顯著的提高,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分工地位迅速上升,出口技術水平大大提升。但是與此同時,我國服務貿易出現(xiàn)“低端化”、“下游化”的趨勢,主要表現(xiàn)于中國主要依靠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來推動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上升,而非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由于服務勞動力素質不高,研發(fā)能力不足,導致我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中仍處于較低的分工地位,并且中國還存在對國外中間產品依賴嚴重、本土化趨勢、負向經濟效應等問題,這嚴重制約了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高,同時阻礙中國服務貿易國際分工地位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攀升。

        (1)增加高技術密集度服務出口,同時減少國外中間品的進口,優(yōu)化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結構,這有利于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高。中國人口眾多,土地遼闊,物產豐富,為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這導致我國中低技術密集度服務出口比例相對較高,高技術密集度服務出口比例偏低,這種情況不利于我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提升。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服務生產技術水平不高,嚴重依賴國外生產要素和技術,在中國服務生產中投入過多的國外中間產品,這導致中國服務貿易在全球生產網絡中有“低端化”的趨勢,削弱本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應該鼓勵更多高技術密集度服務產品出口,提高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的出口比重,同時逐步減少對國外生產要素的依賴,增加本國生產要素的投入,以推動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提高。endprint

        (2)提高服務勞動力素質,培育具有研發(fā)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新增長理論認為知識、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發(fā)動機。長期以來,中國雖然擁有龐大的人口,但是由于中國服務業(yè)起步較晚,市場機制不夠完善,導致服務人力資本的積累是不足的,具有自主研發(fā)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服務人才更是缺乏,這導致中國服務生產嚴重依賴國外先進生產要素和技術,從而制約了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提高。針對這一現(xiàn)狀,應該通過完善服務勞動者教育機制,增加職業(yè)教育培訓,努力提高服務勞動者的素質,鼓勵企業(yè)聘用具有自主研發(fā)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服務人才,增加對研發(fā)活動的資金支持力度,充分發(fā)揮高素質服務人才的作用,提高服務貿易企業(yè)出口產品的技術水平。與此同時,通過完善市場機制和各種公共基礎設施,健全公共醫(yī)療,為高端服務人才提供更好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和技術交流平臺,從而促使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技術升級加快。

        (3)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開放領域,鼓勵更多優(yōu)質外商直接投資流入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目前中國市場機制有待完善,許多高技術密集度服務企業(yè)提供公共產品或者準公共產品,其市場化程度不高,有著嚴格的市場準入限制,這導致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難以真正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因此,應該降低中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領域的進入門檻,提供更多的政策優(yōu)惠措施,完善市場機制,吸引更多優(yōu)質外商直接投資進入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利用和吸收其技術溢出,提高本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

        (4)建立高技術密集度服務外包基地,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服務技術和理念,從而有利于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技術水平的提高。隨著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入發(fā)展,服務生產過程被分割得越來越細,每個國家只承擔某一服務生產環(huán)節(jié)。對于發(fā)達國家而言,主要負責高端服務生產環(huán)節(jié),把中低端服務生產環(huán)節(jié)以外包或者FDI的形式轉移到發(fā)展中國家。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有利背景,主動承接來自發(fā)達國家的高技術密集度服務外包,在與上游生產環(huán)節(jié)的互動中,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服務理念,帶動中國服務貿易出口水平的提高。為了爭取更多高端服務外包,中國應該努力完善交通和通訊等公共設施,為高端服務外包基地提供優(yōu)良的工作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戴翔,張二震.服務業(yè)開放的國際分工地位提升效應——基于江蘇數(shù)據的實證研究[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5,(1):45-52.

        [2] 杜修立,王維國.中國出口貿易的技術結構及其變遷:1980-2003[J].經濟研究,2008(7):137-151.

        [3] 樊綱,關志雄,姚枝仲.國際資易結構分析:貿易品的技術分布[J].2006(8):70-80.

        [4] 關志雄.從美國市場看“中國制造”的實力——以信息技術產品為中心[J].國際經濟評論,2006,(4):5-12.

        [5] 郭晶,趙越.高技術產業(yè)國際分工地位的影響因素:基于完全國內增加值率視角的跨國實證[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2):87-95.

        [6] 何敏,田維明.中日韓農產品出口貿易技術結構及演變——基于出口復雜度的實證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2 (5):104-113.

        [7] 江靜,劉志彪.世界工廠的定位能促進中國生產性服務業(yè)發(fā)展嗎[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3):62-68.

        [8] 湯碧.中日韓高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技術特征和演進趨勢研究——基于出口復雜度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2(10):93-101.

        [9] 拓曉瑞,左連村.基于增加值核算的我國出口產業(yè)競爭力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5 (6):46-56.

        [10] 王厚雙,李艷秀,朱奕綺.我國服務業(yè)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5 (8):11-19.

        [11] 王嵐.全球價值鏈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貿易:框架、測度和應用[J].經濟評論,2013 (3):150-160.

        [12] 楊紅,王晶.中日韓三國服務貿易技術結構及其演進研究——基于出口復雜度的實證[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2):6-12.

        [13] 姚洋,張曄.中國出口品國內技術含量升級的動態(tài)研究——來自全國及江蘇省、廣東省的證據[J].中國社會科學,2008(2):67-82.

        [14] 周松蘭.基于產業(yè)技術水平分類的中日韓貿易結構比較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09(5):54-58.

        [15] AMITI,M.,F(xiàn)REUND,C..An anatomy of china' s trade growth[R].IMF Working Paper,2007.

        [16] HAUSMANN,R,J.HWANG and D.Rodrik.What you export mat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6,12:1-25.

        [17] KOOPMAN,R.,WANG,Z.,WEI,S.J..Estimating domestic content in exports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2,99(1):178-189.

        [18] LALL,S.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1985-1998[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00,28(3):337-369.endprint

        [19] LALL,S.,JOHN,W.and JINKANG ZHANG.The sophistication of exports:a new measure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J].World development,2006(34):222-237.

        [20] MICHAELY,M..Trade,income levels,and dependence[M].North-Holland,Amsterdam and New York,1984.

        [21] XU BIN and JIANGYONG LU.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 sophistication of

        Abstract: Based on accounting method of trade in value added, GVC index of export technological level of service trade and export technology added value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rt technological level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is presently at low level, but the rising speed of the export technological level of service trade of China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driving force of upgrading of the export technological level of service trade of China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low-tech and medium-tech service trade while the driving force of upgrading of the export technological level of service trade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high-tech service trade. The reason for the low level of the export technological level of service trade of China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service trade in China is indirect and the fact that the added value of domestic technology of service trade in China are low while the added value of foreign technology is high.

        Key words:global value chain;service trade;export technology;trade in value added;accounting method

        (責任編輯:張積慧)endprint

        猜你喜歡
        服務貿易
        內蒙古旅游業(yè)服務貿易發(fā)展的對策研究
        中國經貿(2016年22期)2017-01-16 17:13:26
        中國服務貿易發(fā)展分析
        大經貿(2016年11期)2017-01-06 13:01:51
        美國服務貿易發(fā)展與中美服務貿易互補性分析
        世界服務貿易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
        中國服務貿易現(xiàn)狀分析
        中國和韓國的服務業(yè)及服務貿易發(fā)展研究
        基于貿易轉型背景下的大連服務貿易發(fā)展對策研究、
        服務貿易進口技術含量與我國工業(y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的關系與建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成立對廣西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服務貿易結構優(yōu)化路徑研究
        国产一级r片内射视频播放|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品| 内射合集对白在线|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 人妻有码av中文幕久久|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诱惑| 99久久精品人妻少妇一| 人妻在卧室被老板疯狂进入|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国产思思久99久精品| 青青草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亚洲青涩在线不卡av| 日韩精品极品系列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中文|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av一区二区在线|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六月婷婷亚洲性色av蜜桃|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亚洲香蕉毛片久久网站老妇人 | 国产99页| 国产情侣自拍偷拍精品|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国产|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在线免费欧美|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播放 |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被黑人猛烈30分钟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