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德國南方距慕尼黑市二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名叫達豪的美麗小鎮(zhèn),而與小鎮(zhèn)安靜祥和的氣氛不協(xié)調的是,在鎮(zhèn)中央有一座二戰(zhàn)時期的故址——達豪集中營,它是納粹頭子阿道夫·希特勒的“杰作”。
1935年,達豪集中營關進來一個名叫科比尼安·艾格納的特殊犯人,罪名是“蔑視領袖”?!按_實如此,我是沒有服從領袖的旨意,但我卻不認為我有罪!”自被關進集中營后,每次接受審訊,科比尼安都重復著這句話。
被關進集中營之前,作為牧師的科比尼安,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為新出生的嬰兒洗禮。希特勒上臺后,許多父母將自己剛問世的孩子取名為“阿道夫”,以示對領袖的崇拜和支持,而當這些父母邀請科比尼安為他們的孩子洗禮時,卻遭到科比尼安毫不客氣的拒絕:“我不會為所有叫‘阿道夫的嬰兒洗禮,更不想讓這一純潔而神圣的洗禮儀式被玷污!”他這一“令所有人費解”的行為,很快被報告給了希特勒。領袖一生氣,后果很嚴重,希特勒立即下令將科比尼安逮捕。在審訊他時,面對圖案為“卐”的德國國旗,科比尼安義正詞嚴:“即使你們要判我死刑,我也只有一個要求,請不要在這個令人反胃的‘卐符號下對我進行宣判?!毕L乩諈s一反常態(tài),格外開恩地送他“住進”達豪集中營進行反省,并特意關照讓他在農場干活,企圖以繁重的體力勞動逼他就范。
科比尼安的待遇非常差,要進行繁重的勞動,每天從早上4點鐘起床,一直到晚上8點半才能回營,不久就被折磨得只剩皮包骨頭。表面上,他似乎老實了許多,但內心依然堅信,正義必定戰(zhàn)勝邪惡,希特勒遲早要完蛋。于是,科比尼安用與眾不同的方式迎來對新生活的希望,他在自己負責的地塊上種植了四棵蘋果樹,并悄悄分別命名它們?yōu)椤癒Z-1”、“KZ-2”、“KZ-3”、“KZ-4”,(“KZ”是德語“集中營”的縮寫),以此方式對納粹種族滅絕政策做無聲的抵抗。
由于長期遭受非人的折磨,科比尼安的體質每況愈下,隨時都有可能死亡。為了讓后人記住這段歷史,在反復考察后,他將四棵蘋果樹的秘密告訴了一位難友,語重心長地說:“我恐怕看不到那個瘋子完蛋的那一天了,如果你能活著走出這個魔窟,如果四棵蘋果樹能保存下來,就要讓它們不斷繁衍出后代,然后將結出的蘋果送給每一個德國人,使他們在吃到這個與眾不同的蘋果時,會馬上想到這段永遠難以抹去的歷史,以大家的努力,共同杜絕類似的悲劇再次重演。”難友含淚答應了他。
1941年6月的一個夜晚,科比尼安在病中含憤去世,他的尸體被送進了焚燒爐。不幸的是,那位答應照料四棵蘋果樹的難友,在科比尼安死后的第二年被納粹處死。臨死前,他又將照料四棵蘋果樹的重任托付給了其他難友……
就在希特勒被掃進了歷史垃圾堆的同時,四棵蘋果樹中,除“KZ-3”繼續(xù)存活外,其它三棵全部枯萎。盡管如此,活著的“KZ-3”依然顯出了它強大的生命力,一年又一年繁衍出新的后代。為了紀念科比尼安,人們將“KZ-3”重新命名為“科比尼安蘋果”,德國政府也因此專門做出決定:將“科比尼安蘋果”作為德國最珍貴的國禮,贈給來訪的外國政要,而在每個蘋果上,都被刻上這樣一句話:即使你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但當你每吃一口“科比尼安蘋果”時,就會提醒你歷史永遠在這里,請你不要遺忘,也希望你與我們一起努力,決不允許這段歷史重演。
【原載《特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