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11月7日凌晨,湖南省永州東安縣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回應了“法官被指醉酒致休庭”一事的最新進展:決定報請縣人大常委會免去其蘆洪市法庭副庭長職務,并對其違紀問題進一步立案審查。此前有微博稱,8月22日下午3時許,“永州市東安縣蘆洪市鎮(zhèn)設在租著的門面房中的法庭開庭公開審理一起侵權責任案件,主審法官魏凱揚開庭時醉倒法庭,拿審判臺當床睡覺,最后導致休庭”。
這位法官酒后誤事,“拿審判臺當床睡覺”,因此被處理,可謂咎由自取。
去年7月14日,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出臺《關于禁酒的八條規(guī)定》,嚴禁法院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和工作日早、中餐飲酒。據(jù)湖南省紀委駐湖南省高院紀檢組副組長解讀,工作時間既包括正常工作日,也包括加班工作時間,不管是因公因私,不論何種場合,一律禁止喝酒。按湖南省高院的相關規(guī)定,魏凱揚在正常工作日因私飲酒,是不折不扣的違規(guī)。
魏凱揚只是一名鎮(zhèn)法庭的副庭長,談不上位高權重,但身為東安縣法院為數(shù)不多的入額法官,魏凱揚的行為頗值得剖析。眾所周知,員額制是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入額并不容易,符合條件報名之后,往往還需經過考試和考核兩個階段。從魏凱揚能夠入額來看,他的業(yè)務能力肯定不會太差,但他的守紀意識卻在這起事件中暴露出了嚴重的短板。
魏凱揚這次醉酒,就是壞在人情上——8月22日中午,他應同學楊某某邀請,陪同從廣州回東安的同學鄧某某、唐某飲酒,才上演了這樣一出丑劇。
法官不是不能講人情,也不是不能與故舊有來往,但明知工作日不能飲酒還硬來,一名法官持有這樣的人情觀,放在辦案上會不會因私枉法?這種行為十分令人擔憂。
“酒足飯停,不行也行;你我酒醉,不行也對”,坊間的一些順口溜,勾勒出公眾對權力可能被“灌醉”的擔憂。湖南省出臺規(guī)定,嚴禁法院工作人員與所辦案件的訴訟當事人、代理人、利害關系人和服務管理對象飲酒,嚴禁法院工作人員參與影響法院公務活動、影響法院形象的飲酒,正是為了回應公眾心中的擔憂。
試想,如果魏凱揚醉中判案,即便不會亂判,但頭腦不聽使喚,表達難以清晰,也不可能給出高質量的判決。魏凱揚是副庭長,也是具有獨立辦案資格的入額法官。身為主審法官,一旦辦錯了案,可能就要吃不了兜著走。從這個角度看,法官醉酒,除了影響法官、法院形象,還傷害了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這次的事件告訴我們,建立員額退出機制對凈化法官隊伍非常重要,對于不合格的法官,就應該將其堅決地清除出去。
【原載《中國青年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