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姣姣
【摘 要】合作學習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在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等方面效果顯著。
【關鍵詞】高中物理 合作學習 設計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46
由于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理論和策略,對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比理論研究少很多;這使得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夠理想,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影響了新一輪物理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和順利開展。鑒于此,本課題研究結(jié)合高中物理學科的特點,以合作學習理論為基礎,構(gòu)建了一種合理、操作性強的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模式,并對其進行實踐研究,旨在為高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及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提供實踐指導,推動并促進新一輪物理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發(fā)展。
一、分工明確,注意協(xié)調(diào)
筆者曾聽過這樣一堂公開課。教師講授“驗證機械能守恒實驗”這一課時。教師按照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與論證——評估與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在“進行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合作完成觀察任務和填寫實驗報告。筆者認真看著身邊的一個小組的整個實驗過程,基本上是由成績好的兩個學生包辦完成的,其他學生以看“熱鬧”為主。這樣做。分工不明,一部分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鍛煉和提高。
新課程標準指出: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小組實驗中每個學生都擔當特定角色,并且每個角色都是不可缺少,不能代替的,這些角色不僅明確了每個學生的任務,而且使他們體驗到個人的價值,避免了某些學生在小組實驗中無所事事。如果教師事先讓小組長給組內(nèi)的每個學生分工:甲安裝實驗儀器,乙做實驗,丙做數(shù)據(jù)記錄……最后大家再把整個結(jié)果進行交流,不但能避免有個別學生以小組為掩護來逃避實驗。而且人人都動了手、動了腦。
二、層次分明,認真分組
教師分組的方法通常是“圖方便”,將座位鄰近的幾個學生分成一組,這樣一來,在一個組中,可能全是優(yōu)生,或者全是后進生。等到了真正合作時,可能“后進生組”還沒有反應過來,“優(yōu)生組”早已把問題解決了。
為了形成“合作學習”的有效過程,就必須給學生進行合理編組和建立合作目標的導向。我在調(diào)查摸底的基礎上按照男女性別均衡、興趣愛好接近、知識能力綜合平衡、認知能力、動手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按“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為多個學習小組。區(qū)域定位在鄰桌6-8人為一組。我的小組評價指標導向是:①集體榮譽感強,團結(jié)守紀。②交流討論熱烈。井然有序。③自主學習能力強、敢于質(zhì)疑。④交往協(xié)作,作業(yè)完成好。⑤小組學習成績及格率高。
這樣能讓人人都能在合作中得到鍛煉、提高和有所收獲,我們就應該實施分層合作教學,在一個組內(nèi)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合作時學生之間就能互補。這種分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的水平,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而且對于改善和調(diào)動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心理氣氛,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發(fā)展也有積極的作用,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三、注重效果,不要形式
一位教師在多媒體教室上課,教學內(nèi)容是“有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本來準備是很充分的,課件做得很好。當教師在多媒體上把電路圖展示出來后,便要求學生按事先分好的小組在小組內(nèi)討論:電路中連接一個滑動變阻器,其作用有哪些?隨著教師的一聲“開始,時間兩分鐘”,課堂上馬上就活躍起來,教師便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巡視。一會兒,教師便說“時間到”。本來有的學生還在討論,可教師用教棍不停地敲打課桌,嘴里還在不停地強調(diào)“時間到了,安靜下來”,于是還有些正在討論的學生不得不“安靜”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從來就沒有彎下腰去和學生一起討論(師生互動、合作),而且有些不認真的學生他也沒有看到。更主要的是:為什么不根據(jù)學生完成的情況來決定討論是否結(jié)束呢?機械地規(guī)定兩分鐘討論完成,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了嗎?注重討論效果了嗎?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方面應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形成教師互動,另一方面教師應如實地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當基本上都完成時,再要求個別沒完成的停下來,教師小結(jié)、點評。
四、有選擇的進行合作
有些教學內(nèi)容很簡單,學生很容易理解,用講授的方法可以講清楚,而有的教師卻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組織學生討論,特別是公開課,有的教師認為,如果沒有合作這一項的話,很可能會被評為“不成功”的課,其實不一定,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浪費時間。教師備課時要分析內(nèi)容的性質(zhì)、難度,是否有合作學習的價值,可用其他教學方法就能達到目的的內(nèi)容,不必一律交由學生討論,切忌生搬硬套。有合作價值的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學習。
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構(gòu)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復習時學生以原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對知識進行加工、加深理解,由此構(gòu)建知識體系。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幾十個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因此在對知識整理復習構(gòu)建知識體系時,應注意師生角色的轉(zhuǎn)換,知識的結(jié)構(gòu)體系由學生分小組自主整理。學生的潛力很大,一旦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他們大多能開動腦筋,進發(fā)出智慧的火花。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進行分類整理,構(gòu)建比較合理的知識結(jié)構(gòu)網(wǎng)絡,最后達到補缺補漏,綜合提高,同時解決了差異問題。
合作學習吸收了當代最先進的教育科研成果,合作學習之所以立于不敗之地,是因為它具有先進性和代表性。但任何一種理論都有其局限陸,我們在實施利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其實質(zhì),真正有效的利用這一教學策略,使之服務于我們的教學。
[本文為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課題名稱:高中物理學科課堂教學設計研究。課題編號:PJG201718]
參考文獻
[1]羅伯特·E·斯萊文,王紅宇.合作學習與學生成績:六種理論觀點[J].外國教育資料,1993(01).
[2]阮婭麗,鄭艾萍.淺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