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甜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296-01
我們知道,提問是一切科學研究的開端,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發(fā)現(xiàn)并總結了一切科學原理。在高中英語教學方面,提問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高中英語教師如何在新課標及素質(zhì)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課堂有效提問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在英語課堂教學眾多環(huán)節(jié)中,課堂提問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當下很多學校和老師都在倡導把課堂還給學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課堂提問無疑是在發(fā)揮著愈來愈中的作用。正如鄭樹棠、衛(wèi)乃興(1996:147)所說,在教師的課堂話語中,“課堂提問依然是課堂教學中最主要的活動”。
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有導入新課、反饋信息、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等。所以,提問是教師最常用的課堂最佳手段,是教師課堂話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年來一直是語言教學所關注的一個焦點(Nunan 1991:192), 但是很大程度上這種關注和應用是相當盲目的。筆者在家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通過對自己的課堂觀察和對同年級其他班的學生的觀察和談話中發(fā)現(xiàn),當前的高中英語課堂在提問方式的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高中英語提問形式的局限性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偏重采取集體問答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提問, 這樣提問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沒有完成對于個體目標知識掌握程度的考察,缺乏教學信息的反饋。所以教師在進行集體提問,集體回答的課堂提問方式,無法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進行問題的了解和接受,所以對于其他的學生群體來說,沒有收到教師對于個體的鼓勵,忽視了這部分學生的感受。
2、教師設計的問題的局限性
在筆者對一線教師的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問題主要是一些知識層面的問題,有的甚至是一些無用問題,這樣的提問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英語課堂中,學生更應該培養(yǎng)的是對語言的組合和表達能力,然而很多老師在課堂提問時對這一方面的重視不夠。
3、教師提問的認知操作需提高
通過對學生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老師實際課堂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提問頻率不一樣,而這與學生期望的被提問的頻率相差較大,并且教師在實際課堂中對學生答案的評價與學生期望的評價也差距較大,因此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英語課堂中,教師應適當調(diào)整自己的提問選擇和評價方式。
根據(jù)前面對高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筆者提出一些建議作為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途徑。
首先,設計問題是課堂提問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筆者通過對本校英語教師的交談了解到,課堂上大部分的提問都是老師臨時組織的問題,并沒有經(jīng)過課前的構思。這樣問出的問題缺乏結構性和語言的準確性,也影響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教師在課前是需要對課堂提問的問題做準備的。1)問題需要有明確的目的。老師提問的目的從根來講就是達到教學目的。以閱讀課為例,讀前階段的問題應該是去吸引學生對語篇的興趣或者是對之前課堂知識的簡單回顧;在讀中階段,問題應主要是為學生讀篇章的理解服務;而在讀后階段,問題應該圍繞開發(fā)學生對篇章深層一些文化方面的認知。2)教師對問題應該有清晰明了的描述。尤其是當老師用英文給出問題的描述,要特別注意去使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去恰當?shù)孛枋鰡栴}內(nèi)容。這一點是需要老師在課前做充足的準備的。3)問題應該與學生的認知結構一致。在設計問題之前,老師一定要清楚地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語言水平?!疤惶?,夠得到”是最理想的提問。
其次,在提問階段,老師應該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同樣的發(fā)言機會,對給予不同難度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給成績較好的學生一些挑戰(zhàn),還可以給成績較差的學生一些建筑自信和成就感的機會,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英語成績。教師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老師應該給予贊揚和肯定 。當學生的答案和標準答案的你心里有差異,教師不能著急,要有耐心,給學生一些提示,降低問題的難度,或者添加一些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另外,對學生的答案怎樣給出反饋對整個提問環(huán)節(jié)也有重要影響。教師對學生答案的不同反饋對學生的影響甚大。積極的反饋能幫助學生建立語言學習的自信,提高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反,老師消極的反饋,如對學生錯誤答案的批評甚至嘲笑,會讓學生感到羞愧,挫敗自信,打擊學習興趣,會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敢回答問題。因此,老師應給學生積極的反饋。但積極的反饋并不是簡單的”good”或者”thats right”。老師應該給出的是更加具體的有個性的評價。比如當一個學生速度很快地給出完全正確的答案時,老師應該把答案中的亮點講給其他學生;又比如當學生沒能給出正確的或者完整的答案時,老師應該適當?shù)亟o以引導或者提示,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答案。
最后,教師在提問過程中的態(tài)度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心理學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會使他們往往在課堂上存在怕聽不懂怕說不好的羞怯心理,故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情緒的掌握和引導。當學生答不出問題時,教師語言中帶有批評,語調(diào)上帶有責備,情緒中帶有煩躁都會使學生情緒低落,也影響整個課堂的氛圍。而當學生答對問題受到表揚時,他會積極地參與到其后的教學活動中來。因此,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用信任的目光對待學生;當學生回答不出來時,教師要耐心地鋪路搭橋,盡可能引導學生找出答案,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這種成功的體驗會使學生更進一步地愿意去嘗試,也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英語課堂的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