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紅
摘 要:在生活中處處都能發(fā)現(xiàn)語文的身影,語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生活。所以,從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老師必須做到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實際情況,再結合中小學生在課本中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有助于提升中小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興趣是心理偏向的主動性的體現(xiàn),它有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中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探索知識的奧秘,享受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中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對策
閱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計劃中的重點。由于新課程變革力度不斷加深,公眾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又有更高的標準。老師在教學語文課程中,不僅向學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還要引導中小學生塑造語感、累積語言和擴展思維,從而能夠逐步地提高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老師要用最基本的一般方法去帶領中小學生進行閱讀。首先從小文章閱讀入手,再到大閱讀的鍛煉,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目前,對于中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并沒有得到家長和學校的足夠重視,甚至是忽視。這種情況不利于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在中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脫節(jié)現(xiàn)象。很多小學生升學進入中學后,開始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誤區(qū),學生慢慢地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排斥學習語文,給教學質量帶來不利的影響。那么就如何提高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問題展開分析和提出方案。
一、 結合語文課堂學習,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一) 結合課堂所學,引發(fā)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從目前中小學的語文課本的內(nèi)容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課本還是比較真實反映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的。這樣對幫助中小學生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有很大的益處的。中小學生目前正處于對知識比較渴望的時期,老師應該抓住這一點,實事求是,根據(jù)在課堂上傳授的內(nèi)容推薦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文章,可以引導中小學生自主地去閱讀。譬如,小學五年級上冊課本有一篇課文叫《假如沒有灰塵》,老師可以在對這篇文章講解完后,讓同學去圖書館去查找類似的文章進行閱讀,并作出對比,闡述自己的讀后感。
(二) 講聽故事誘發(fā)閱讀的興趣
絕大多數(shù)的中小學生對待事物都是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的,他們尤其向往聽故事。通常老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們都是目不轉睛、全神貫注的,眼中充滿著對故事接下來的內(nèi)容的好奇。由此,語文老師應該抓住中小學生這一特點,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班級集體講故事活動,來引導中小學生主動地去課外閱讀。例如,老師多給那些閱讀量比較豐富的學生一些機會來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由此可以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和喜悅,并從中體會很多的知識。
老師也可以自己來講解,可以通過設置懸念的方法來引導閱讀。在學生對所講故事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之后,突然地停下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最終使得學生有非常想看原文的探知欲望。
二、 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
由于自身的年齡和閱歷的局限性,中小學生通常表現(xiàn)為活潑的、好動的,同時非??释宫F(xiàn)自我的。在語文這門學科領域,中小學生愛表現(xiàn)尤其明顯。對此,教師們應該多給予學生一些表現(xiàn)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能夠得到滿足,并能從中獲得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在某種程度上對促進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語文教師在班集體內(nèi)舉辦好書推薦會。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每月的第一個班級會議日,展開一次讀好書的活動。讓學生們在課外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通過一個月的閱讀積累,在推薦會上展現(xiàn)自己的閱讀成果并說出自己推薦給其他同學的理由是什么,同時還要說出自己讀完后的感想,以及讀后引發(fā)的思考。開展這一活動可以給學生建立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臺,而且還能帶動其他學生去閱讀并體會閱讀的樂趣。從而有利于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三、 遵循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在中國,父母和老師管制都是比較嚴苛的,但中小學生對此表現(xiàn)的非常抗拒。在學習方面父母和學校都給予學生過多壓力,也造成他們對父母和老師都有一種排斥的心理。因此,要想課外閱讀活動順利開展,幫助中小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首先,我們要做的是針對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幫他們選擇適合他們自身的好書。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的發(fā)展,同時又可以促使中小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好感和欲望。中小學生在進行閱讀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對其管制太多,要給中小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閱讀氛圍。中小學生在興趣和好奇心的促使下閱讀課外讀物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中小學生選擇的閱讀書籍對他們的發(fā)展是有促進作用,家長必須給個孩子給予支持和鼓勵。但是有些家長會在中小學生閱讀過程提出很多不好的要求,如閱讀時間和速度限定、閱讀范圍的規(guī)定等,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成效,也完全違背了閱讀的初衷。對此家長應該注意自身的教育方式,要慢慢地放開教育管制,讓中小學生培養(yǎng)獨立閱讀習慣,并自行體會閱讀的樂趣。
四、 創(chuàng)立科學、綜合和規(guī)范的教學管理體系
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把中小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落實到實處,那么就必須對中小學生的閱讀提出一定的點評。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有效地鼓勵熱愛閱讀的學生和激勵不愛閱讀的學生。開始時,教師可以在班級集體里開展一些評選活動,如:閱讀之星、書香班級等。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而對于得到肯定和認可的事物,他們也會努力發(fā)展下去的。對此,首先教師要鼓勵和表揚那些熱愛閱讀的學生;其次,積極地在班集體中進行展示閱讀成果活動;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課外閱讀檔案。在眾多閱讀活動的渲染中,中小學生一定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閱讀進步??偟膩碚f,教師要有效地管理學生的課內(nèi)外閱讀。比如:積分制管理。這種管理方法能夠有效地刺激中小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單絲不線,孤掌難鳴”。只是單單的憑借課內(nèi)或者課外閱讀來培養(yǎng)中小學語文閱讀是不可行的。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做好課內(nèi)外閱讀交流的契點。一般來說就是,老師的語文教學的兩只羽翼就是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如果單單憑借一只羽翼就能翱翔于九天是異想天開的。這就需要教師從實踐基礎上出發(fā),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索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同時在課堂外也不斷地獲得收益。endprint
五、 創(chuàng)造人人愛閱讀的良好氛圍
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想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單憑以上幾條建議還是遠遠不足夠的。因為不管開展怎樣形式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也只是單單的一部分。那么應該怎樣擴展這一部分呢?
(一) 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書
在開學初始時,教師可在學生家長送學生歸校之時,向學生家長們進行交流說明閱讀在學生日常學習中的重要性,甚至對學生的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并認識到課外閱讀的作用。家長應該響應學校的號召,如果在外,外出回來時應為自己的孩子多帶一些沒有閱讀過的適當?shù)臅妥钚碌男畔ⅰS械募议L不時?;貋淼脑?,請一定經(jīng)常與孩子通電話,和他們交流和分享他的生活和學習。同時也可以把自己待的地方的事物講給他們聽,如: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書店等,這樣做能夠激發(fā)孩子接觸外面世界的渴望。一旦孩子有了這種渴望之后,就會更加自主地關注有關信息的閱讀。使他們的需求從閱讀中得到滿足滿足。家長在空閑時間充裕的時候,應該主動和孩子一起看書閱書。還要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去書店看書、買書,耳濡目染共同成長。
(二) 班級內(nèi)建立圖書角
可以在教室內(nèi)建立一個圖書角,便于中小學生把自己家里不錯的書放在圖書角里。讓班里的學生可以在早自習、課間或者午休及教師在課堂上布置學習任務已完成之后的空閑時間能夠互相傳閱。這樣既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又做到了資源交流共享,而且還給很多家長們節(jié)省了部分書籍方面的開銷。
結論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的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我們應該采取各種形式的措施去激勵和提升中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同時也使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得以提高。書籍是人類探知社會的重要通道和途徑之一。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也是如此。中小學生們能通過閱讀獲取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還會讓他們對社會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以便于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中去。
參考文獻:
[1] 郝佳昕.朝鮮族學校小學生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5.
[2] 劉樺洋.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研究[D].長江大學,2015.
[3] 隗媛媛,蹇世瓊.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2):8-10.
[4] 劉倩.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endprint